日常生活中,人们会时不时地提到“黑天鹅”三个字,比如美国2001年的911事件、2008年的次贷危机、2016年特朗普赢得总统大选,2020年特朗普竞选总统失败;比如日本2011年的地震;国内的黑天鹅事件比如2013年光大“乌龙指”事件;2015年证券市场暴跌事件;2020年的冠状病毒流行事件像此类的黑天鹅事件,《黑天鹅》一书的作者塔勒布归纳了三个特点:第一,事件发生在预期之外;第二,会产生极端影响;第三,事后人们可以寻找各种理由去解释它,让它看起来可以预测,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关于黑天鹅与灰犀牛的文章?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关于黑天鹅与灰犀牛的文章(黑天鹅读后李卫广)

关于黑天鹅与灰犀牛的文章

日常生活中,人们会时不时地提到“黑天鹅”三个字,比如美国2001年的911事件、2008年的次贷危机、2016年特朗普赢得总统大选,2020年特朗普竞选总统失败;比如日本2011年的地震;国内的黑天鹅事件比如2013年光大“乌龙指”事件;2015年证券市场暴跌事件;2020年的冠状病毒流行事件。像此类的黑天鹅事件,《黑天鹅》一书的作者塔勒布归纳了三个特点:第一,事件发生在预期之外;第二,会产生极端影响;第三,事后人们可以寻找各种理由去解释它,让它看起来可以预测。

用黑天鹅来说明此类事件源于17世纪之前,欧洲人认为天鹅都是白色的,这个观念不可动摇,直到在澳大利亚发现了黑天鹅之后,这个观念崩塌了。

本书中提到的黑天鹅事件,实际上不仅指负面黑天鹅事件,还有正面黑天鹅事件。比如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过程,本来是设置了去印度的航线,却意外地到达了美洲;贝尔实验室两名天文学家发现天线有噪声,以为是鸟粪导致,于是爬到天线去找鸟粪,但最终发现了宇宙背景微波辐射;在化学中,苯环结构的发现,实际上也是那位化学家做的一个梦给予了启示,梦见一条蛇咬住自己尾巴,并且不停旋转。

现在回到书中的内容,作者在工作中不断地思考随机事件,通过他诸多亲身经历的事件,以及设计的一些实验,在略显散乱的叙述中,实际上在层层递进地在告诉我们“黑天鹅”事件形成的过程及原因。

作者设计了这么一个实验:把一张模糊的消火栓图片,模糊到人们无法认出图片上是什么,给两组人看。对其中一组,分十次逐渐提高图片清晰度,对另一组分五次提高清晰度。在两组人看到相同清晰度图片的时候停下来。结果是经过较少中间步骤的那一组能更快递辨认出消火栓。这意味着,(在同样模糊的情况下)人们获得的信息越多,就会形成越多的假设,结论就越糟糕。他们看到了更多的随即噪点并将其当成了信息。由此推及,每小时收听广播新闻比阅读周刊要糟糕得多,因为较长时间间隔能够过滤掉一些信息。这样看来,好像为如下说法找到了证明:应该阅读一些有深度的文章,而不是被碎片化的信息所左右思想。

所以说日常经营的琐碎知识可能是无用的,甚至是有害的。拿到证券市场上,很多人整天盯着指数、盯着价格的变动,于是心绪也随之波动,一有点风吹草动总是显得很亢奋,实际上就是受到了很多噪点影响,当成了信息。而对于价值投资者,并不怎么关注波动的过程,通过认知到企业应有的价值,买入并持有,并不被一些噪点信息所困扰。从这个角度来讲,价值投资具有更强的生命力,会更加持久。

作者认为黑天鹅事件的产生是这样一个过程:信息越具有随机性,事务就越复杂,因而难以概括。你越概括,让事务越有条理,随机性就越低。因此,正是我们的简化行为使我们以为世界的随机性比实际上小。而黑天鹅现象是我们不去简化的事物。比如作者也提到了“三体”问题。大意是系统中只有两个物体时,运行状态很容易预测出来,但再加入一个物体,成为“三体”问题时,第三个物体的加入,会对整个系统运行的复杂性产生决定性的影响。从此可以看出预测困难的急剧提升来自这个系统稍稍增加的复杂性。看过刘慈欣写的《三体》小说,大概也能明白这个过程的复杂性

对于黑天鹅事件产生的原因,作者用平均斯坦(正态分布)和极端斯坦的对比做了阐释。作者提到的平均斯坦,我认为指的是基于高斯分布(正态分布)认知世界的一种方法,高斯分布的主要理论是,大部分观察结果集中在中等水平(平均值)附近,随着对平均值的远离,偏离平均值的可能性下降的越来越快(呈指数下降)。传统的高斯方法只关注平均水平,把意外当做附属问题,正态分布在理论上鉴于较大离差的稀少性,对总体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而作者思考的极端斯坦认知世界的方法,是把高斯方法中的意外当做起点,把平均水平当做附属问题。因为作者认为正态分布曲线的不确定性计量方法忽视了跳跃性或者不连续变化发生的可能性及影响,因此无法适用于极端斯坦,在生活中正态分布并不具有普遍性。举例来说,在人群中挑选两个年收入加起来为100万元的人,各自的收入最可能是多少?在平均斯坦,最可能的组合是各50万元,而在极端斯坦,最可能的是5万元和95万元。在现实生活中,每次我们公布社会平均工资时,很多人都直呼拖了后腿,大概就是这个原因。

应对黑天鹅事件的解决方案,作者也有自己的看法。处理最大值与平均值相差不大的变量时,用平均斯坦;如果非常大的数值不会出现,用平均斯坦;如果存在强大的均衡力量,当情况偏离时会迅速校正,也可以用平均斯坦,大量经济学研究以均衡为基础,就是利用了可以把一些经济现象当做高斯变量处理。对于作者认识到的极端斯坦,核心思想是非对称。虽然不可能知道极端斯坦里的未知因素,但可以猜测它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基于可能产生的影响做决策。比如不可预知地震发生的可能性,但可以想象地震对城市造成的影响,从而做预防措施;再比如所购买的组合会受到市场崩盘的影响,但市场崩盘的可能性是不可预知的,能做的就是购买保险,或者看跌期权,或者退出不玩。

回归到资本市场的一些实务,比如一些公司在做员工股权激励时,做的股票期权激励计划的公允价值,有时用的就是布莱克-斯科尔斯期权定价模型计算出来,涉及到授予日价格、行权价格、无风险利率、有效期、股息率、股价或行业波动率。而斯科尔斯期权定价模型第一个假设就是股票价格行为服从对数的正态分布,而正态分布又是作者认为产生平均斯坦的原因。但所有的金融资产的定价基本都是以正态分布为基石的,发展到现在几百年不可能推倒这些已经形成了的金融定价大厦,所以黑天鹅事件应该是值得关注和深思的问题。

我认为作者写这本书,说明了其通过望远镜望到了黑天鹅事件的原因,——“我们向人们传授平均斯坦的方法,却让他们在极端斯坦中自生自灭。我们在面对极端斯坦的问题,却“近似地”使用平均斯坦的方法。”但还远没有用显微镜,哪怕是放大镜来精确描述黑天鹅事件的成因,也不能像基于正态分布为基础的数学家们证明的一些公式定理一样来证明随机事件。大概是随机事件没有规律,不可量化,只能感性地去认知。但这种思考方法是有益的,作为哲学问题来思考可能更有意义。

同时应该看到黑天鹅事件具有相对性与绝对性,绝对性的黑天鹅事件对所有人都适用,比如911事件,各种不可预知的地震、病毒传播等,几乎没有人能够预测到事件的发生。而 相对性的黑天鹅事件,拿资本市场为例,有些事件对一些人是在预期之中的事情,但对其它人来讲是预期之外的事情,比如近期处理的中行“原油宝事件”,这个事件对中行来讲是黑天鹅,说明中行的交易系统存在缺陷,但对其它银行来讲,并没有发生至少倒贴钱的黑天鹅事件。沃森生物周末公告的低价出售子公司也是一个相对性的黑天鹅事件,有些投资者可能能从该公司管理层历史事件中推知其管理能力,可能能做出预防措施,而有些投资者仅根据该公司具有“疫苗”概念,就不断追捧,忽略了公司的管理存在缺陷,于是发生了这种黑天鹅事件。绝对性黑天鹅事件不可预知,但相对性黑天鹅事件却可以预防,具体做法无它,充分做验证标的是否有价值的工作。

曾经也看过另外一本书,《不确定条件下的决策方法研究》,书中提出现行的决策方法是西方的思维方法,其中预期效用理论是不确定条件下决策的主要理论基础,里面有主观概率和效用值两个重要概念,隐含的假设前提是主观概率和效用值是可以预测的,而实际中,不同的决策者掌握的信息是非对称的,不能准确预测是普遍的现象。该书挖掘了中华文化思维模式中蕴涵的不确定性思想的光芒,借用先天《易》,特别是“先天六十四卦方圆图”的符号体系,通过对六爻内涵与排列顺序做出了新的定义,建立了“二元六维图像”的分析方法,貌似具备了玄学与科学的对立统一,但我没有看明白,无法理解。但1940年代时,中国有一位叫刘子华的年轻人,在巴黎大学读书时写过这么一篇文章《八卦宇宙论与现代天文》,将八卦中原有的天文意象,做了进一步阐发,使之能够符合太阳系的总体规律,从而推导出了太阳系中第十大行星存在的结论。物理学中对于是否存在第十大行星,以及其速度和密度仍然存在争议。但是这个事情的意义在于,说明中国古代的一些思维方法仍然是有生命力的,可能就是因为太复杂,不易理解而无法广大应用,也说明人们更喜欢简单、有规律的东西。

通过读此书,对黑天鹅事件有了较为深入的思考。黑天鹅事件游离在“正态分布”之外,我认为作者好像是拿着望远镜望到了一些问题,但绝不可能改变这些现状,虽然人们习惯将问题规律化、简单化,黑天鹅事件往往发生在这些规律之外,但人们肯定继续按照这条线往前进,也可以断定,黑天鹅事件依然会不断发生,直到人们对随机事件有了完整的认识。虽然可以预见到黑天鹅事件仍然会不断发生,还是应该创造有秩序的世界,在有秩序的世界中认识黑天鹅。

壹点号齐鲁金融茶座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我要报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