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子叶植物纲—冬青目

真核生物域

植物界

被子植物门

双子叶植物纲

冬青目

直立冬青或蓝剑柏类植物(植物界全系列双子叶植物纲)(1)

冬青目(Aquifoliales)是双子叶植物纲的一类植物,在原来的克朗奎斯特分类法中是被分入卫矛目的。在新的APG 分类法中被单独分为一目,包括三个科:

冬青科

青荚叶科

叶顶花科

2016年的APG IV 分类法中,本目包含5科:

冬青科(Aquifoliaceae)

心翼果科(Cardiopteridaceae)

青荚叶科(Helwingiaceae)

叶顶花科(Phyllonomaceae)

金檀木科(Stemonuraceae)

1.青荚叶科

青荚叶科(Helwingiaceae)只有一属—青荚叶属,共8种,原生于从喜马拉雅山区直到日本的广大区域,中国有约5种,分布于西北部、西南部和东部。

1981年的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将这个属列入山茱萸科,2003年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 II 分类法将其单独列为一个科,放到新设立的冬青目中。

(1)形态特征

落叶或常绿灌木,稀小乔木,高1-2米,稀达8米。冬芽小,卵形,鳞片4,外侧2枚较厚。单叶,互生,纸质、亚革质或革质,卵形、椭圆形、披针形、倒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边缘有腺状锯齿;叶柄圆柱形;托叶2,幼时可见,后即脱落,常呈线状分裂或不裂。花小,3-4(-5)数,绿色或紫绿色,单性,雌雄异株;花萼小,花瓣三角状卵形,镊合状排列,花盘肉质;雄花4-20枚呈伞形或密伞花序,生于叶上面中脉上或幼枝上部及苞叶上,雄蕊3-4(-5);雌花1-4枚呈伞形花序,着生于叶上面中脉上,稀着生于叶柄上,花柱短,柱头3-4裂,子房3-4(-5)室。浆果状核果卵圆形或长圆形,幼时绿色,后为红色,成熟后黑色,具分核1-4(-5)枚。

(2)青荚叶属

青荚叶属(学名:Helwingia Willd.),青荚叶科,约5种,分布于亚洲东部的尼泊尔、锡金、不丹、印度北部、缅甸北部、越南北部、中国、日本等国。中国有5种,除新疆、青海、宁夏、内蒙古及东北各省区外,其余各省区均有分布。常生于海拔800-3300米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下至亚高山针叶林下,性喜阴湿。

直立冬青或蓝剑柏类植物(植物界全系列双子叶植物纲)(2)

(3)青荚叶

青荚叶(学名:Helwingia japonica)为青荚叶科青荚叶属下的一个种。常生于海拔3300米以下的林中,喜阴湿及肥沃的土壤。生长期喜阴湿凉爽环境,要求腐殖质含量高的森林土,忌高温、干燥气候。广布于中国黄河流域以南各省区。日本、缅甸北部、印度北部也有分布。

药用:苦、微涩,凉。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用于水肿,小便淋痛,尿急尿痛,乳汁较少或不下。叶:清热除湿。用于便血。果实:用于胃痛。

观赏:春天是青荚叶的开花季节,朵朵小花在页面上开放,到了6月初,页面上已开始结出1-3个绿色的小果,秋季果实成熟时,将转变成黑色,宛如一颗颗亮黑色的宝石,镶嵌在翠绿色的页面上。奇特的景象,使游人驻足观赏,并惊叹丰富多彩和神奇无比的植物世界。

2.叶顶花科

叶顶花科(学名:Phyllonomaceae),也叫叶茶藨科,只有1属4种,生长在从墨西哥南部到秘鲁的中美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本科植物为乔木或灌木,单叶互生,全缘,有小托叶;花小,生长在叶子上,在叶中脉顶端;果实为浆果,包含几个种子。

1981年的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将本属分入茶藨子科,属于蔷薇目,1998年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 分类法认为应该单独分为一个科,列在冬青目中。

3.金檀木科

金檀木科(Stemonuraceae)又名尾药木科,共有12属约80余种,分布在全世界热带和南半球亚热带地区,中国有2属3-4种,主要分布在云南和海南一带。

本科植物为乔木或灌木,单叶,全缘;花相当小,组成聚伞花序;果实为核果,扁,果实两面的颜色和表皮都不一样。

1981年的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将这些属都分在茶茱萸科中,1998年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 分类法没有改变,2003年经过修订的APG II 分类法认为这些属应该单独列为一个科,放在冬青目中。

直立冬青或蓝剑柏类植物(植物界全系列双子叶植物纲)(3)

(1)粗丝木属

粗丝木属(学名:Gomphandra)是金檀木科下的一个属,为乔木或灌木植物。该属共有33种,分布于亚洲热带地区至大洋洲。我国产2种,分布西南至南部,云南2种均产。

形态:乔木或灌木。单叶互生,具柄,全缘,无托叶。花小,雌雄异株,为腋生、顶生或对叶生的2—3歧聚伞花序,雄花序多花,雌花序少花;苞片4;花萼合成杯状,4—5裂;花瓣4—5,合生成短管,镊合状排列。雄花:雄蕊4—5,下位着生,花丝肉质而阔,长为花药的2—3倍,具棍棒状髯毛,很少无毛,与花冠管分离,顶部内侧稍凹陷,花药内向开裂,花盘垫状,与子房或退化子房融合;雌花:雄蕊不发育或无花粉,子房圆柱状至倒卵形,常无花盘,1室,2胚珠,柱头头状至盘状,有时2—3裂。核果顶部常有宿存的柱头,种子1,下垂,胚乳肉质。

(2)粗丝木

粗丝木(学名:Gomphandra tetrandra)为金檀木科粗丝木属下的一个种。生长于海拔500-2200米的疏、密林下、石灰山林内及路旁灌丛、林缘、箐沟边,是该分布区内常见的植物。产自云南东南部及南部、贵州、广西、广东。印度、斯里兰卡、缅甸、泰国、柬埔寨、越南、马来西亚、菲律宾、伊里安岛至澳大利亚东北部(昆士兰东北)也有分布。

【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地球生物与人类文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