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高考公布成绩后,各类媒体报道考生成绩时,不知是记者为了彰显自己深谙古代历史知识,还是为了使新闻更具文化色彩,往往用“位列三甲”来概括名列前三名的考生。殊不知,将前三名称为“位列三甲”,实在是荒诞不经。

科举制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1300年,一直是中国最为重要的选拔性考试,特别是宋代,对科举考试流程制定了严格的规章制度,明清因袭。

三甲好还是非三甲好(不要炫耀自己位列三甲)(1)

科举考试图

明清时期,考生首先要参加由府县组织的考试,又称“童子试”,考中者称为“秀才”。具备“秀才”身份后,须要参加由府县组织的岁考,考中者称为“科举生员”。“科举生员”考试,即是获得参加“乡试”的资格考试。

乡试以省为单位,逢农历子、卯、午、酉年的八月进行,又称“秋闱”,乡试是严格的淘汰考试,考试合格者称为“举人”。乡试第一名称为“解元”。举人须进京参加次年(即丑、辰、未、戌年)二月,由礼部组织的考试“会试”,又称“春闱”。会试同样是极为严格的淘汰考试,会试合格者称为“贡士”,会试第一名称为“会元”。

科举考试放榜图

三月,贡士再参加由皇帝亲自组织的考试,称为“殿试”,殿试不是淘汰考试,只是重新排名。殿试分三等录取,前三名,称为“一甲”,即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又称“三鼎甲”。一甲赐“进士及第”。如果乡试、会试、殿试均获得第一,被称为“连中三元”,然而连中三元者在明清时期凤毛麟角,明朝有黄观、商辂二人,清朝也有两人,钱檠和陈继昌。

“二甲”若干人,二甲第一名(即该科殿试的第四名)称“二甲传胪”,二甲进士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人,赐“同进士出身”。

显而易见,“三甲”不是前三名,而是殿试成绩相对最差的群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