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提早安排身后事(邓小平提早安排身后事)(1)

邓小平

前言

邓楠的女儿在访谈中提起邓小平的生死观,他总是以乐观的态度来看待这一问题,他曾表示,我个人是不重要的,我历来不赞成由一个人来决定国家的命运。而邓蓉的女儿羊羊也回忆起邓小平在生前也常常拿生死来开玩笑,说死了以后什么都不要留,把骨灰直接拿到马桶冲掉算了。

对于生死,邓小平直言不讳,而在多年的革命历程以及后来的工作过程中,邓小平所表现出来的生死观体现为生命不息,奋斗不止。但对于自己的身后事,邓小平却始终记挂着这么一件事,更是在1989年就告诉中央的同志:这件事拜托你们了。

邓小平奋斗终身的生死观

作为一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为了国家的兴衰和共产主义事业,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而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他的崇高品格和风格,体现在他全部的革命实践活动中,不管是吃苦还是牺牲,邓小平表现出为党、为国、为人民而奋斗终身的生死观。

邓小平提早安排身后事(邓小平提早安排身后事)(2)

1921年3月,邓小平在法国的留影

其实早在五四运动时期,邓小平就产生了工业救国的想法,为此,他远赴法国寻找真理,而在法国,仅仅18岁的邓小平就将自己的生命与祖国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为党的事业奉献了自己全部的青春。

而在后来回忆这一时期的情景时,邓小平说道,那个时候我们的生活很苦,职业化以后生活来源就是公家,但也只能吃点面包,煮点面条。那个时候加入共产党是多大的事呀!真正叫做把一切都交给党了,什么东西都交了!

而在后来,邓小平表示自己从法国来到莫斯科的时候,更加坚决地把我的身子交给我们的党,从此以后,愿意绝对地受党的训练,听党的指挥,始终为无产阶级的利益而斗争。

此后,邓小平身体力行,用自己的证明了他的誓言。

大革命失败之后,邓小平作为党中央的秘书长在上海工作,在当时的腥风血雨中,邓小平没有丝毫畏惧,用他自己的话说,当时“那是吊起脑袋在干革命”。但就是在如此险恶的环境中,他不断地变换着身份,将工作安排得井井有条。

1943年10月到1945年6月,在近两年的时间内,在大批高级领导去延安学习的情况下,邓小平一人独挑大梁,领导着中共北方局、八路军总部、一二九师和整个晋冀鲁豫全区,出色地完成了党中央军委的任务。

邓小平提早安排身后事(邓小平提早安排身后事)(3)

邓小平

后来,邓小平的女儿毛毛还问他,那个时候只有你一个人在前方也不容易的吧?而邓小平却微笑地说道:我并没有干什么事,只干了一件,那就是吃苦!在后来几十年的革命和政治生涯中,邓小平始终坚定信念,走过了那段曲折坎坷的道路。

邓小平毕生都在为党、国家和人民的事业而奋斗,即使在退休之后,仍在探索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道路。从入党的那一刻开始,邓小平就将自己全部的身家性命交予党和国家,他也曾多次说道,我的生命是属于党、属于国家和人民的,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

在邓小平的生死观中,他表示自己要活到一百岁,然后去见马克思。临近退休的时候,他改变了主意,希望自己能够活到20世纪末,看到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看到党的兴旺发达,国家的繁荣昌盛、人民的幸福富裕,因此,他希望自己活得更久一点。

邓小平的生死观不仅仅与党和国家紧紧联系在一起,更是将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人生意义的标准。在几十年的革命历程中,邓小平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把“一切为了人民”、“人民拥不拥护”、“人民赞不赞成”作为制定一切政策的依据。

邓小平提早安排身后事(邓小平提早安排身后事)(4)

邓小平

1947年6月,刘邓大军进入中原受到了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而在此时,邓小平作出指示;在对待生死问题上,我们只能有一种选择,为人民的利益着想,我们要生存下去让敌人去跳黄河。邓小平真正践行了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对外,邓小平有着自己明确的生死观,那么在孩子那里,邓小平又是如何谈论自己的生死呢?邓楠的女儿眠眠在访谈中说道,邓小平生前是常常提到生死的,但始终都抱着一种乐观的心态。他曾说道:

“我个人是不关重要的,哪天去,哪天走是不关重要的,我从来不赞成由一个人来决定国家的命运。剩下的时间我只是想多看一看,对我个人来说现在正是时候,你们要想透这个问题。”

而邓榕的女儿羊羊也回忆邓小平经常用生死来开玩笑,他说死了以后什么都不要留,把骨灰直接拿到马桶冲掉算了,对于这个话题,老人家是从来不忌讳的。

邓小平提早安排身后事(邓小平提早安排身后事)(5)

邓小平和家人

邓小平是唯物主义者,注重的是生前的奉献,对于死后的归宿并不重视,而他也勇于打破旧中国的习俗,提前安排好了自己的身后事。

“这件事要拜托你们了”

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初,毛主席、刘少奇、朱德、周恩来等党和国家的主要领导人就主张不保留骨灰。而邓小平坚决同意这一次的倡议,于是便在火葬倡议书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那一次的会议,陈云因事尚未出席,所以在1959年2月10日,陈云就身后骨灰问题再从上书中共中央,表示赞成火葬的,特补此信,作为我的补签字。而当邓小平得知陈云这一举动后,大为赞赏,并与陈云在死后捐献遗体医学解剖的问题上达成了一致的意见。

邓小平提早安排身后事(邓小平提早安排身后事)(6)

陈云

尽管由于多种原因,毛主席等人的遗体并没有按照倡议书来火化,但周恩来和刘少奇等人的骨灰撒入大海的时候还是引起了国内外的强烈反响,对于自己的身后事,邓小平比他们做得更为彻底。

在退休的时候,他要求退休的方式越简单越好,不要歌功颂德,对他的评价也不要过分夸张,不要分量太重,更不要把他的规格放在毛主席之上。表示名誉太高是个负担。早在1989年9月4日,邓小平就对中央的同志表示了自己对于身后事的意见,他说道:“我死后丧事要简化,这件事就拜托你们了。”

而在对中央做政治交代之后,邓小平还对自己的后代交代了身后事。

据邓小平的孩子们回忆,生前在餐桌上,父亲就与他们谈论过如何处理骨灰一事,有人认为应该把骨灰埋在树下,但邓小平却幽默地说道,这样一来,就没人敢吃水果了。听到有人提议撒到大海的时候,邓小平笑了,拍手叫好:“这样最好。”

其实,在生前,父亲就谈起过去世的这个问题,说将来如果他去世了,不要建墓碑,也不要保留骨灰,他是属于大自然的,所以要回归大自然,所以,孩子认为,如果让他回归到大自然就真的是完成了他的心愿。

邓小平提早安排身后事(邓小平提早安排身后事)(7)

邓小平和家人在一起

从1994年春节之后,邓小平就几乎很少露面了,国外的媒体已经不下一百次说他已经病危,但他在北京却过得非常潇洒。但在1996年,邓小平却患上了帕金森综合症,这种病是没有办法根治的,而这种病也影响了他一切的日常生活。

邓小平晚年的生活每天需要看书、散步、或者是去打桥牌做些自己喜欢的事,但在1996年12月,帕金森综合征导致的咳嗽已经令他不能呼吸,不能吃东西,更无法完成这些活动。为此,大家只好把他送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但这一走,邓小平却再也没有回到家。

在医护人员的回忆中,邓小平的病情虽然得到了控制,但有时候还是非常痛苦的,一般人是难以忍受的。但是邓小平却始终很安静,并没有因为疼痛而发出过任何呻吟。对于医护人员的治疗,他也是非常配合的,在抢救的过程中,这样的病症到了最后非常痛苦,也是非常不容易的,但邓小平却没有一声怨言。

邓小平提早安排身后事(邓小平提早安排身后事)(8)

邓小平

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血管很不好找,常常要扎好几针才会找到血管,而邓小平却什么都会说,也不会提出换一个人来扎针。据医护人员回忆,自己在他的身边还是能够感觉到他是非常痛苦的,但他还是一声不吭,保持着平静。

对于这位老人的毅力,护士和医生们都非常佩服,闲聊时还会问他还有什么想说的话,但他却风轻云淡地回答:“该说的都说过了。”

2月7日,是这一年的大年初一,重病的邓小平没有回家,所有人都守在他的病房前,等待着奇迹的发生。但最终奇迹还是没有出现,这位93岁的老人硬撑了12天,到了2月19日,邓小平因呼吸循环功能衰竭,与世长辞。

邓小平提早安排身后事(邓小平提早安排身后事)(9)

邓小平和卓琳

一代伟人邓小平,就这样踏着世纪的风云,带着历史的尘埃离开了。

而在讨论邓小平的身后事时,中央发现,就在四天之前,卓琳子女联名中央写信,转告了邓小平的嘱托,不搞遗体告别仪式,不设灵堂,解剖遗体,留下角膜供医学研究,把骨灰撒入大海。

而在此之前,邓小平也特别拜托大家,死后丧事也要简化。所以,中央决定尊重邓小平对自己身后事的安排。

完成最后嘱托,整个世界与中国同哀

1997年2月24日上午,遵照邓小平的遗愿将在北京火化,在301医院的小礼堂也为邓小平举行了简单的送别仪式。

2月9日上午9时,党和国家领导人胸戴白花,手臂上挂着黑纱缓缓来到了送别室,在邓小平的遗体前进行三鞠躬,以示对这位伟人的敬意和缅怀。随后,又与邓小平的夫人卓琳及子女一一握手表示了亲切的慰问。

9点28分,在哀乐声中,8名战士们抬着邓小平的遗体走出了送别室。9月31分,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护送之下,灵车缓缓驶向了八宝山革命公墓,八宝山的沿途站满了送别的人群,从301医院到八宝山,虽然只有短短的两公里半的路程,但却挤满了从各地赶来的群众,约10万人。路旁的人举着手中的“小平同志您走好”的横幅,不时传出低声的哭泣。

邓小平提早安排身后事(邓小平提早安排身后事)(10)

邓小平逝世

9时51分,灵车驶入八宝山革命公墓,送别小平同志之后,八宝山道路两旁的群众依依不舍,始终不肯散去,不少人将胸前的白花系在了道路两旁的松柏树上,整个世界沉浸在对邓小平无尽的哀思中。

上午十时整,邓小平追悼大会开始,与此同时,也对会场进行了现场直播,会场的哀乐声通过广播传到了祖国的每一处角落,亿万人民站在天地间含泪肃立,表达着对小平同志绵绵不绝的情思和哀悼。

追悼会结束之后,就要完成小平同志最后的心愿了,3月2日,邓小平治丧委员会有关领导和成员与邓小平的亲属一起向邓小平的骨灰和遗像默哀,并弯腰进行了三次鞠躬。随后,邓小平的子女捧着骨灰盒走出怀仁堂,准备去大海撒放邓小平的骨灰。

在西郊机场,载着邓小平骨灰的专机缓缓向大海飞去,到达撒放地点之后,卓琳强忍悲痛,呼唤着邓小平的名字,将花瓣和骨灰撒入大海。邓小平的子女们也轻轻地捧起骨灰,将其洒向了宽广的大海,邓榕哽咽着说道:“爸爸,您回归大海,回归大自然,您的遗愿得到了实现,您安息吧!”

这位时代伟人从历史的烽烟走来,最终回归大自然,与天地万物融入一体,实现了他最后的心愿,而妻子和子女也完成了他最后的嘱托。

邓小平提早安排身后事(邓小平提早安排身后事)(11)

邓小平和毛泽东

邓小平曾说过,如果没有毛泽东,中国人民至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候,而我们也认为,如果没有邓小平,中国人民就不可能有如今的新生活。邓小平的辞世,不仅仅是国内,全世界的新闻同时报道了邓小平逝世的消息。

时任联合国秘书长安南,也对邓小平的逝世深感悲痛,并在声明中指出了邓小平一生的功绩,它不仅仅对中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整个世界也从他追求和平与发展的努力中获益。因此,邓小平的逝世不仅对中国,甚至对整个世界都是巨大的损失。

美国总统克林顿得知邓小平逝世的消息之后,也称邓小平是“世界舞台上一位非凡的人物”,表示他也为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法国总统雅克·希拉克也第一时间发表声明,对邓小平的逝世表示哀悼,在电文中写道:

“获悉邓小平逝世,深为悲痛,邓小平最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人物之一将永远为人们所怀念。”

消息传到日本之后,日本政要立即来到了中国大使馆进行吊唁,日本国会议员竹下登向邓小平遗像鞠躬示哀之后,写下了自己的名字,这位日本的前首相是中国的老朋友了,多次访问中国,也与邓小平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他深切地表示,邓小平的逝世对于中国来说是失去了一位伟大的领导人,但对他个人来说,却是失去了一位最尊敬的朋友。

邓小平提早安排身后事(邓小平提早安排身后事)(12)

邓小平

其实就在邓小平逝世时,据龙永图回忆,那个时候的他正在日内瓦进行紧张的入世谈判,当时在谈判外贸经营权的时候双方有较大的分歧,但当国外代表团的成员得知邓小平逝世的消息之后,都非常难过。

几天之后,邓小平追悼会在电视上转播,他看到代表团成员都在收看小平的追悼会,第二天一早,他们就感觉外国谈判代表的气氛有了明显的变化,对他们很客气,不像以前那样剑拔弩张,而这也能够看出外国人对邓小平的尊敬和敬意。

天地含悲,山河鸣泣,大海呜咽,全世界都在向世纪伟人作最后的告别,全世界都在送别同一个亲人,那声长鸣的哀乐,包含着思念、告别、缅怀、敬意,久久萦绕在世界的上空,不曾消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