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郢人①垩漫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匠石运斤④成风听⑤而斫⑥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⑦。宋元君⑧闻之,召匠石曰:“尝试为寡人为之。”匠石曰:“臣则尝能斫之。虽然,臣之质⑨死久矣。”(《庄子·徐无鬼》)

古文教人处事(文言短文精讲系列之一百四十九)(1)

【注释】

①郢:春秋战国时楚国的国都。“郢人”楚国人。

②垩:白色的土,可用来粉饰墙壁。

③匠石:名叫石的匠人。漫:通“墁”,涂抹。

④运斤:挥动斧头。

⑤听:听信,听任。

⑥斫:砍削。

⑦失容:改变神色。

⑧宋元君:宋元公。春秋时宋国国君,名佐,前531—前517在位。

⑨质:对象,这里指搭档。

【评析】

这世界上芸芸众生,可谓多矣。于是,相应的也有不少奇人出现。这奇人比达人还要厉害,能使出同样本事的可谓绝无仅有。

其中就有这个名叫石的匠人。他的惊人之处,就在于能够把人鼻尖上的白灰用斧头砍下来。需要强调的是,他既能把人家鼻尖上的白灰砍得一点不剩,更能不伤到别人的鼻子。这种自信心和对斧子的熟悉,绝非是一个普通人所能掌握的。

匠石的所作所为,在外人看来很可能是一种卖弄或者说是一种冒险,是不值得提倡的。其实,这对于匠石而言,再平常不过了。由于对于技艺的掌握程度不同,自然思想上也不可能处于同一水平。

这里特别需要提出的是,与匠石配合的郢人。试想,一般人是承担不了这个角色的,如果因为害怕,头部稍微有所晃动,那鼻子,甚至是脑袋就危险了。所以,郢人也是一个厉害的角色,他对于匠石能够充分信任,保持自己内心的平静,能够一动不动。

因此,匠石能够运斤成风,不但是他一个人的杰作,也绝对离不开郢人的完美配合。一个巴掌拍不响,好花也得绿叶衬。所以,郢人也是难得的高人啊。离开了郢人这个好搭档,匠石也变得不自信起来,也就无法施展出运斤成风的技艺了。

高超的技艺和默契的配合,才给我们留下了一个如此精彩的典故,无论是匠石,还是郢人,缺一不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