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治帝(1856年4月27日-1875年1月12日),爱新觉罗氏,名载淳;汗号“布伦札萨克汗”,西藏方面尊为“文殊皇帝”,年号“同治”。同治帝乃咸丰帝长子,5岁(虚岁六岁)登基,原设年号为“祺祥”,随后不及一年发生辛酉政变,最终由其嫡母慈安太后与生母慈禧太后共同垂帘听政(史称“两宫听政”),并改设年号为“同治”。直至1875年驾崩,时年仅19周岁,死后庙号穆宗,谥号毅皇帝。他是清朝第九位皇帝,在位于1861年至1875年,也是清兵入关后统治中原以来的第八位皇帝。

清朝康雍乾皇帝列表(大清同治皇帝爱新觉罗)(1)

《游艺怡情图》

同治十二年春正月乙巳,两宫太后以亲政届期,颁布懿旨,鼓励同治帝“祇承家法,讲求用人行政,毋荒典学”。勉廷臣及中外臣工“公忠尽职,宏济艰难”。丙午,同治帝亲政,下诏“恪遵慈训,敬天法祖,勤政爱民”。

亲政时,同治帝年方十八岁。在位期间,欧洲列强未有入侵,而太平天国亦已经被消灭,清室亦兴办洋务,颇有发愤图强之心。此段时期被称为同治中兴。

清朝康雍乾皇帝列表(大清同治皇帝爱新觉罗)(2)

同治帝生母叶赫纳拉氏(即慈禧太后)

同治十三年十月己亥,因同治帝有病,命李鸿章代阅奏章。十一月,命恭亲王奕䜣处理批答清文折件。己酉,命内外奏折呈两宫太后披览。十二月初五日(1875年1月12日),同治帝崩于皇宫养心殿,年仅19岁,为清朝寿命最短的皇帝。同治无后,慈禧即挑出咸丰之弟奕譞之子载湉入嗣大宗为帝,是为德宗(光绪帝)。

据正史记载,同治帝是死于天花。相同纪录亦出现于《翁同龢日记》,说同治帝得了天花,导致毒热内陷,最终“走马牙疳”而死。不过,在民间传说同治却是死于梅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