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剧中对“秀才”的描述。
就是满口“之乎者也……”。
文不得,五不得的穷酸样。
而实际上秀才在古代真的是那副模样吗?
这要从古代的科举制度先说起。
科举制度诞生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
至于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
科举制度是古代中国选拔人才进入仕途最公平的选拔制度。
收到中国科举制度的影响。
日本、朝鲜、越南等国都效仿中国的科举制度。
因为中国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
在古代。
只要你的学问到达一定程度。
不管什么出身。
都可以参加科举考试。
而且这是唯一入朝为官的途径。
那么。
古代科举考试内容又是什么呢?
因为儒家思想的影响。
当时的考试内容都是文学方面。
简单来说。
就是写一篇文章。
监考官通过考生的选题、文字用语、中心思想等方面进行选拔。
在古代。
有关于数学、物理、化学等相关的工科方面的知识。
都被当成三教九流,不入流的学问。
这就是古代为什么不考工科学问的原因。
那么科举制度具体是怎么实行的呢?
唐朝的科举和如今的高考差不多。
每年举行一次。
到了宋朝的太宗年间发生了变化。
科举考试改为两年一次。
宋英宗在位期间。
又将科举考试改为三年一次。
科举考试总共分为六个级别。
按规模从小到大分别是:
县试、府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
一、秀才
科举制度从诞生到结束。
总共经历了一千二百多年。
而科举制度发展到比较完善。
还是在唐宋年间。
因为当代很多影视剧的错误描述。
很多人都觉得考取“秀才”。
就像是囊中取物般容易。
实际上。
考取秀才并不那么简单。
在古代。
只有有钱的公子哥才能坐在私塾听老师讲课。
很多贫穷家庭的孩子。
都是独自在家中埋头苦读。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秀才的考试包含三个阶段。
被称为“童试”。
“童试”即“县试”、“府试”、“院试”的统称。
“童试”并不是字面意义上的儿童考试。
它只是一种考试的名称。
“童试”不分考生年龄大小。
参加考试的考生被成为“儒生”或者“童生”。
通过“童试”的考生被成为“学员”。
而“学员”就是我们口中“秀才”。
“秀才”虽然是当时最低级。
相当于入门级的考试合格者。
但是“秀才”的学问实力不容小觑。
因为。
考取“秀才”后。
相当于有半只脚已经踏进了为官的仕途。
“秀才”在当时会受到很多优待。
比如。
“秀才”可以免去徭役;
“秀才”在县官老爷面前不用下跪。
……
而“秀才”拿到如今来说。
相当于本科的学历水平。
朋友们还会小看“秀才”吗?
二、举人
童生通过童试之后成为秀才。
但是并不是成为秀才之后就可以马上进行更高一级的考试。
秀才往上就是举人。
举人相对于秀才。
那含金量就完全不一样了。
秀才要参加举人的考试。
还需要通过本省的学政考试。
按照选拔人数的数量。
从参考的秀才中。
从最高成绩开始选拔。
名列前茅的秀才才能参加举人的考试。
考取举人的考试就是“乡试”。
“乡试”通常在八月举行。
因为时逢初秋。
所以又称为“秋闱”。
“乡试”中举的秀才就成为了“举人”。
考取举人后。
基本上在朝廷某个一官半职。
那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当时有一种说法。
“举人”实际上就是朝廷命官的后备人选。
考取举人后。
有一部分人就已经停止再往上考取功名了。
而是选择从此进入仕途为官。
当然其中也有没有考上“贡士”和“进士”的举人。
“举人”拿到如今来讲。
相当于“研究生”学历。
三、贡士
举人再往上就是“贡士”。
选拔“贡士”的考试就是“会试”。
“会试”已经是最高级别的考试了。
“会试”在京城举行。
通常都是在“乡试”的第二年举行。
通过“会试”的举人就被称为“贡士”。
“贡士”在古人的科举制度中。
已经算是最高学历的了。
古代的科举制度建立在封建社会的基础上的。
做了“贡士”。
最终还得经过最后的选拔。
选拔中中举的人立即就会被朝廷委以重任。
而所有这些最终的决定权在皇帝一个人手里。
“贡士”拿到现在来讲。
相当于如今的博士生学历。
四、进士
通过“会试”成为“贡士”之后。
科举制度中对考生所有的学问考核就到此结束了。
那为什么还有最后一个叫“殿试”的考试呢?
“殿试”是又皇帝亲自出题。
皇帝亲自监考放榜。
“殿试”的考试内容通常没有确定。
完全凭皇帝个人喜好。
通过了“殿试”的贡士即为“进士”。
“进士”在古代的科举制度中是最高学历了。
皇帝从参考的“贡士”中挑选前三名。
依次被称为“状元”、“榜眼”和“探花”。
可以这样理解。
“状元”、“榜眼”和“探花”也是“进士”。
他们只不过是众多“进士”中的佼佼者。
看到这里,朋友们应该能完全明白了。
文中如有描述不妥的地方。
敬请各位朋友指正。
笔者万分感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