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2日,由南京艺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南京艺术学院舞蹈学院中国舞编导系主任、中国古典舞系副主任陈静个人舞蹈作品专场暨原创舞剧《西出阳关》于晚19:00在南艺实验剧场隆重举行。

舞剧昭君出塞深圳(舞剧西出阳关举行首演)(1)

舞剧《西出阳关》之名出自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的诗句,“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悲壮悠远而又诗意盎然。该剧以“丝绸之路第一人”、“凿空西域第一人”张骞出使西域十三年的史实为创作蓝本,从中提炼出富有冲突和艺术表现张力的情节,进行再度创作。

汉武帝建元二年(公元前139年),张骞应募任使者,出陇西,经匈奴,被扣押十余年方得逃脱。时间线索上,该剧即以张骞首度出使西域之壮举为主线,通过序幕和《应征》《遇劫》《周旋》《归途》等四幕情节,在一个小时的时间中,小中见大,以少御多,充分展现了张骞十年如一日、持旌节不失、以报皇恩的赤子之心,在家国之间侠骨柔肠、舍小情而为大爱的无私无畏。

舞剧昭君出塞深圳(舞剧西出阳关举行首演)(2)

人物设置上,舞剧《西出阳关》通过张骞和随从堂邑父、匈奴妻子、匈奴单于等几大主要角色间错综复杂的联系,生动展现了张骞的所行所为、所思所感:与堂邑父并肩作战、共同进退的兄弟之情,颇有“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的古典英雄风范;与匈奴妻子之间荡气回肠、欲断绝而不忍、欲恋慕而不得的情感纠葛,让张骞跳脱出史书中的刻板形象,真正成为有血有肉、悲欢俱全的真实动人的艺术形象;与匈奴单于的正面对抗冲突,充分展示了张骞大义凛然,面对强大对手坚强不屈、不为所动的意志气节。

该剧主题突出,情节紧凑,舞美简洁而富于表现力,画龙点睛的多媒体运用,恰到好处地介绍了故事背景,推动了情节发展。音乐则空灵唯美而极具汉代风韵,几处主要群舞场面,无论是展现盛世风华的汉代乐舞,还是大漠风情的匈奴群舞,都可圈可点而极富看点。在全剧重头戏,展现张骞和匈奴妻子情感变化的双人舞段中,以《越人歌》为背景音乐,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两人复杂变幻、纠结冲突的情感世界。匈奴女子“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的知其不可而为之;张骞“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的悄然萌生的爱意和眷恋,在如泣如诉的楚汉乐歌声中,全部展现在观众面前。

该剧最大的创新之处在于,避开以往有关张骞题材的表现热点,独具匠心地将视线对准张骞出使之初、看似功业未成的“起始”阶段。并以此向观众昭示:英雄在未成就之初,壮举在未实现之前,最可贵而动人者,恰恰是那一点初心不改、意志不灭。沿着历史的河流溯游而上,以敬畏之心情、体贴之心意来重新面对这一传统题材,于历史和古人以富有温度的全新关照,故而显得格外清新温暖、温雅可亲。

舞剧《西出阳关》对于青年舞者在剧中的表现,总导演陈静认为,以青春之热血纯净来表现这一厚重历史题材,舞者首先应该做到“入戏”,将自己真正代入到张骞等人的身上,才能在丝绸之路这一宏大命题下,真正展现出属于“那一个”的喜乐悲欢。(扬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