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多想和您合个影

青未了焦玉华妈(青未了焦玉华妈)(1)

元旦前,接了“星期三阅读沙龙”的一个任务:在时光嘉年华晚会上,待两位沙友朗诵完阿紫的《母亲》后由我演唱《烛光里的妈妈》,以达进一步烘托气氛渲染情感的效果。为更好地完成任务,我想为歌曲制作一个背景,思来想去决定发挥团队的力量玉成此事。我提议,群里每位朋友贡献几张自己和母亲在一起的生活照。没想到,倡议发出后,除沙主和周群沙友各自发来一张照片外,群里一度很是沉默。我再次恳请大家的支持,依然收效甚微。

群群发来合影的同时附了一句话:汗颜!和母亲的同框太少了!汗颜的岂止群群,提起和母亲的合影,我们大多数人是不是都十分心虚?有人感慨:真惭愧,竟然找不到跟老妈的合照。有人惊呼:翻箱倒柜,蓦然发现手机里、相册里的照片不少,和母亲在一起的却寥寥无几,甚至一张也没有。更多人感叹:找遍相册才发现大多是陪伴孩子的,陪伴老人的实在太少了。沙主说:检查照片库,才发现最亲近的人可能被忽视了。是啊,父亲母亲什么时候被我们悄悄忽视了呢?检视自己,拷问心灵,我们是不是真正将父母放在心上呢?在我们的相册里,似乎永远是孩子的出生照、满月照、周岁照、上学照、生活照、生日照……我们的父母不知何时已被边缘化了。

当我沉浸在反思中时,春英发来一张拼图,原因是“太多了,看看哪张都怪好,只好拼图”。我如获至宝,让她赶紧把每一张原图发来,多多益善。结果,她一口气发来了15张。

春英不愧是生活的有心人。照片上,她和老母亲那一个个温暖的瞬间被她用手机记录下来,一起散步的、一起吃饭的、一起在广场游玩的,那开心的笑,舒心的笑,爽朗的笑,原来人生的幸福就藏在这一个个不经意间。想起那次和春英同车时,她那80多岁的老母亲恰巧打来电话。她将电话放在免提上,我亲耳享受了一次温馨的亲情盛宴。电话那头,老母亲问这问那,嘱咐春英开车要慢,要照顾好自己,不能光顾着忙别人而顾不上自己;说她在家很好,不用时时牵挂她,路远事多不用经常回去……电话这头,春英温柔地答应着,叮嘱老母亲要好好吃饭,要慢慢走路,遇事不要着急。春英一口一个娘喊着,娘长娘短,真亲啊!此情此景,看得我眼热,听得我动容,可是,我却永远无法再拥有这世界上最美好的时光了。我的母亲已去世26年,母亲只能活在记忆里、思念里,烛光里。

快下班时,好友昕来到办公室,不无遗憾地告诉我她和母亲的合影一张也没有,内心懊悔极了。她说,下了班就回家接来爸爸妈妈,先去照相馆补上几张全家福,再带他们周末旅个游,以弥补这些年来对父母的亏欠。我羡慕地听着她的规划,久久不能平静。

我家的相册里仅有两张妈妈的照片。一张是爸爸妈妈1956年8月12日在锦州的合影,那时候哥哥刚满周岁,被妈妈幸福地抱在怀里。另外一张拍于1992年十月初六,那天是妈妈的生日。当时我还在上师范,因为放秋假正好在家。姐姐们都回来了,哥哥特意从乡照相馆里借了个相机照了一张全家福。照片上,爸爸妈妈坐在院子里,我们兄弟姐妹和九个孩子们幸福地围绕在他们周围。谁能想到,这张照片竟成了我们和妈妈唯一的同框。1996年8月,看起来一贯强壮开朗的母亲被癌症夺去了生命,那年她才62岁,幸福的日子才刚刚开始,她却没能享受。母亲去世后,年迈的父亲成了全家人的宝,大家用一切可能的时间去陪伴,去照顾。至今,我都从内心里感激2008年买的那台傻瓜相机。自从有了它,每次回家,我们都要为老父亲拍照,八十多岁的老父亲像明星一样不厌其烦地配合着我们,在院子里,在山坡上,在大树下,留下了一个个珍贵的瞬间。

莫怀成在《散步》一文中说:“儿子还小,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可是母亲老了……”是啊!我们的父母慢慢老了,他们变得越来越脆弱、无力,孤独,越来越需要我们。我们除了“常回家看看”,也要想法记录下在一起的幸福时刻,别给自己的人生留下太多的遗憾。

我的好友还有弥补亏欠的机会,而我呢,没有。

如果,妈妈还在,我一定要常常陪伴她左右,依偎在她身旁,听她说话,听她唱歌,听她讲好听的故事。如果,妈妈还在,我一定会常常回家看望她,带她去各地转转,带她重走他和父亲年轻时走过的路,北京、南京、锦州、鸭绿江,一定用手机相机随时记录下在一起的每个瞬间。最重要的,带她到影楼拍一张四世同堂的全家福。

如果,妈妈还在,多好!

青未了焦玉华妈(青未了焦玉华妈)(2)

青未了焦玉华妈(青未了焦玉华妈)(3)

青未了焦玉华妈(青未了焦玉华妈)(4)

青未了焦玉华妈(青未了焦玉华妈)(5)

青未了焦玉华妈(青未了焦玉华妈)(6)

青未了焦玉华妈(青未了焦玉华妈)(7)

壹点号 蒙山沂水—四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