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突然很想看虐心的爱情电影,便发现了韩国电影《雏菊》,也不负所托的让自己肆意地悲伤了一番。这部电影的评分也不错,里面有两个很吸引我的元素,一个是雏菊,在大学校园里有一大片白色的雏菊,所以我对这种花并不陌生,在早春的时候盛开,有着君子的风度和天真烂漫的风采。电影中的男主便用到了雏菊来表达爱意(雏菊的花语是深藏在心底的爱)。另一个元素是杀手的爱情,就像大家认知中的那样,杀手本该断绝七情六欲,似乎杀手和爱情是最不搭的。而偏偏拥有爱情的杀手才会更有韵味,就像《这个杀手不太冷》中的男主雷昂。

如果一个喜欢雏菊的人摘走了玫瑰(雏菊我爱着不怀抱任何希望)(1)

​电影中有大篇幅的自白,整部电影缓缓进行,没有过多台词的渲染,更突显了演员的实力,电影取景于荷兰的阿姆斯特丹,这个城市的浪漫景色也让人深深地沉醉。通俗来说这是一个三角恋的故事(大部分人都这样认为),可我觉得严格意义上来说并不是,我更愿意弱化男二的出现,因为如果不是女主的误会,可能就会是一个相亲相爱的故事,只是避免不了悲伤的结局。我也不愿意把自己喜欢的故事只用世俗伦理去衡量,所以我不太喜欢“三角恋”这个描述。

如果一个喜欢雏菊的人摘走了玫瑰(雏菊我爱着不怀抱任何希望)(2)

​杀手在结束第一个任务后回到乡下,遇见了在为自己的第一次画展准备的女主惠瑛。惠瑛喜欢上了那片长满雏菊的田野,她说:雏菊就是她的“向日葵”(著名的画家梵高很喜欢画向日葵)。因为去那片田野要跨过一个独木桥,而自己有一次不小心跌倒,包也被水冲走了,只好作罢。男主特意为她搭了桥,也捡回了包,而她回赠了他一幅雏菊的画。这便是他们的初次交集,爱情伊始也不过如此了吧。只是活在黑暗中的男主并没有出现在惠瑛的面前,他希望她可以真的幸福,而那样光明又安稳的陪伴他给不了。

如果一个喜欢雏菊的人摘走了玫瑰(雏菊我爱着不怀抱任何希望)(3)

​男主想她的时候便会在她的店门口送一束雏菊,喊一句“flower”,然后躲起来远远地看着她。而惠瑛也从未见过送花的人,所以一直等待着,等待着那个属于自己的人,相信命运会让他们遇见。每逢周末,惠瑛会在广场上画肖像,她遇见了男二,他也是韩国人,而且他拿了一束雏菊,他知道自己住哪里,他出现之后自己就再也没有收到花,种种的迹象让惠瑛相信了他就是那个人。而警察(男二)也动心了,他没有办法承认自己是,也不能否认自己不是。任务完成后男二回国养伤,女主因为受伤失声了。男主看着一切的发生,默默地保护着女主,他知道警察比自己更适合陪伴惠瑛。

如果一个喜欢雏菊的人摘走了玫瑰(雏菊我爱着不怀抱任何希望)(4)

​男二因为工作一直待在韩国,惠瑛等不到心爱的人整日郁郁寡欢。男主终于鼓起勇气出现了,可惠瑛无动于衷。他送她回家,陪她聊天,因为喜欢惠瑛自己去了解莫奈,甚至会读惠瑛的唇语……终于男二回来了,坦白了自己只是利用了她,惠瑛伤心欲绝。因为警察们想要引出杀手,男二用自己作饵,不慎牺牲。惠瑛看着心爱的人离自己远去,伤心欲绝。男主心疼的陪伴着惠瑛度过了一年的时光,应该很幸福的吧,只是惠瑛依旧深爱着那个人。

如果一个喜欢雏菊的人摘走了玫瑰(雏菊我爱着不怀抱任何希望)(5)

​因为一些线索,惠瑛发现了男主的秘密。男主迷晕了她,去执行最后一次任务。惠瑛醒来发现了那幅雏菊的画,原来一直陪伴在自己身边的人就是自己日思夜想的人。她去阻止男主(这一段超催泪),男主也选择了放弃行动,幸福来得太突然。结果大boss出手了,惠瑛替男主挡了一枪,盛开雏菊的画上溅满了鲜血,幸福也消失得太突然。明明两个人兜兜转转才发现了各自的深爱,却就在这样的遗憾中永别了。后来男主为惠瑛报仇,和大boss同归于尽了……

如果一个喜欢雏菊的人摘走了玫瑰(雏菊我爱着不怀抱任何希望)(6)

​电影便在这样的惋惜中结束了,脸上的泪痕未干,心也跌到了最低处。正如张爱玲所说“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从尘埃里开出花来。”男主就是这样的存在,明明深爱着,很多次的欲言又止,最终还是选择了默默守护着。片尾曲传来了惠瑛的呼唤,“我梦寐以求的爱情,原来近在咫尺”,终于认出他了,死也不能放弃,可只能离开了……醒悟太迟的爱情,比起永远无法相见的爱情岂不是更令人悲伤。

如果一个喜欢雏菊的人摘走了玫瑰(雏菊我爱着不怀抱任何希望)(7)

​就像缪塞的诗那样写道:

我爱着,什么也不说,只看你在对面微笑;

我爱着,只要我心里知觉,不必晓得你心里对我的想法;

我珍惜我的秘密,也珍惜淡淡的忧伤,那不曾化作痛苦的忧伤;

我曾宣誓,我爱着,不怀抱任何希望,但并不是没有幸福

——只要能看到你,我就感到满足。

如果一个喜欢雏菊的人摘走了玫瑰(雏菊我爱着不怀抱任何希望)(8)

​耳边回荡着那一声声熟悉的“flower”,原来三个人曾躲过同一个下雨天的屋檐。

所以别担心,雨总会停的,阳光会更加灿烂。有一天你终会找到属于你的那个人,他会是一个守旧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