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6月14日是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节日——端午节,当这两个节日遇到一块儿,会碰撞出什么火花呢?

刻在记忆中的端午节:文化和自然遗产日(1)

为进一步加强非遗宣传、保护、传承工作,同时营造良好的端午节节日氛围,近日斜土街道结合非遗、端午、戏曲等元素,为社区居民献上了一系列“我们的节日· 端午节”非遗文化盛宴。一起来随小编看看吧!

刻在记忆中的端午节:文化和自然遗产日(2)

刻在记忆中的端午节:文化和自然遗产日(3)

斜土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

(斜土社区文化活动中心)

端午赏非遗 好戏练练看

吃粽子是端午节最广为人知的传统习俗,快到端午节时家家户户都在包粽子,空气中都带着糯米的香味。包粽子大家都包过,但是一边赏戏一边包粽子又别有一番滋味。6月8日下午,斜土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内举办了一场“端午赏非遗 好戏练练看”主题活动,现场社区居民边包粽子边欣赏戏曲《白蛇传》片段,感受端午节这一传统节日的多重魅力。

刻在记忆中的端午节:文化和自然遗产日(4)

刻在记忆中的端午节:文化和自然遗产日(5)

刻在记忆中的端午节:文化和自然遗产日(6)

刻在记忆中的端午节:文化和自然遗产日(7)

DUAN WU

刻在记忆中的端午节:文化和自然遗产日(8)

刻在记忆中的端午节:文化和自然遗产日(9)

大手护小手 端午节安康

“五月五,过端午,划龙舟,敲锣鼓。”一首朗朗上口的童谣道出了“端午节”的文化习俗。6月10日下午,位于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的社区育儿指导站内举办了一场“亲邻童乐中国节之大手护小手 端午节安康”的亲子活动。宝宝们通过识粽子、闻香囊、敲小鼓、划龙舟等亲子游戏,体验了端午节的风俗习惯,度过了快乐的亲子时光,成为了非遗小传人!

刻在记忆中的端午节:文化和自然遗产日(10)

刻在记忆中的端午节:文化和自然遗产日(11)

刻在记忆中的端午节:文化和自然遗产日(12)

刻在记忆中的端午节:文化和自然遗产日(13)

各居民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

提起端午节,大家第一时间就会想到香囊、艾叶、粽子。近日,斜土街道的社区居民们在家门口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内与亲邻共赏非遗经典民俗、共品端午传统文化,通过互动、体验亲手制作非遗相关的文化产品,进一步了解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刻在记忆中的端午节:文化和自然遗产日(14)

画彩蛋

端午节许多地方有吃蛋的习俗,蛋是人们赋予孕育新生命的,在鸡蛋涂上各种颜色,称五彩蛋,象征圆圆满满。

刻在记忆中的端午节:文化和自然遗产日(15)

刻在记忆中的端午节:文化和自然遗产日(16)

刻在记忆中的端午节:文化和自然遗产日(17)

刻在记忆中的端午节:文化和自然遗产日(18)

捏面人之粘土粽

面塑源于山东、山西、北京的中国传民间艺术。大朋友和小朋友们用面塑捏出了一个个可爱的粽子。

刻在记忆中的端午节:文化和自然遗产日(19)

刻在记忆中的端午节:文化和自然遗产日(20)

DUAN WU

刻在记忆中的端午节:文化和自然遗产日(21)

刻在记忆中的端午节:文化和自然遗产日(22)

端午焚香·香事体验

香文化,发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端午节民间自古就有焚香避邪除秽,防疫驱虫的习俗。亲手制作一块香牌,感受生活,感受香的熏陶。

刻在记忆中的端午节:文化和自然遗产日(23)

刻在记忆中的端午节:文化和自然遗产日(24)

刻在记忆中的端午节:文化和自然遗产日(25)

刻在记忆中的端午节:文化和自然遗产日(26)

香囊DIY

香囊幼教香袋、香包、荷包等,佩戴香囊,是端午传统习俗之一。除了常见的传统香囊,社区居民还体验了竹编香囊、荷包香囊、粽子香囊。

刻在记忆中的端午节:文化和自然遗产日(27)

刻在记忆中的端午节:文化和自然遗产日(28)

刻在记忆中的端午节:文化和自然遗产日(29)

刻在记忆中的端午节:文化和自然遗产日(30)

刻在记忆中的端午节:文化和自然遗产日(31)

刻在记忆中的端午节:文化和自然遗产日(32)

刻在记忆中的端午节:文化和自然遗产日(33)

刻在记忆中的端午节:文化和自然遗产日(34)

刻在记忆中的端午节:文化和自然遗产日(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