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灭亡后,周王室衰微,诸侯国已经不再服从周天子的管制。

尤其是周宣王还破坏了宗法制这一统治基础,违反嫡长子继承制,以天子的权威强立鲁国立武公的少子戏为国君。引发鲁国政治动荡,引起诸侯国的不满。还有一个“烽火戏诸侯”的周幽王。

可见,西周的灭亡可真的是时运不济、不义之君当道所致。

随后,周王室东迁到洛邑一带,开启了“东周”这一历史时期。“东周”又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的周王室有多惨(为什么称为春秋时期而不是冬夏时期)(1)

春秋的名字来源

为什么称之为“春秋”而不是“冬夏”呢?

一是,在中国的传统节气之中,“春秋”比“冬夏”来得更重要,春是一年之始,耕种之始。秋是一年辛苦劳作丰收的日子,硕果累累。

“春秋”在中国文化的含义比“冬夏”要更加重要。

二是,“春秋”是当时史书常见的名称,这一时期当中孔子所修订的《春秋》,大约是公元前722年-公元前481年,与东周的时间大致吻合,所以称之为“春秋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的周王室有多惨(为什么称为春秋时期而不是冬夏时期)(2)

周王室衰微

东周时期的周王室权威比西周时期要弱,从王畿(周天子直接管辖的区域)范围不断缩小就可以知道了。周天子刚迁到洛邑的时候,王畿的范围还有六百公里方圆大小。

后来,经历了大大小小的战争,大部分被外部抢夺。部分又需要分封赏赐给随从作战,有功之臣。

所以王畿的范围不断缩小,最后竟然只有方圆一百多公里。大概就是今天河南西部的地区,周天子直接能够掌握的区域已经不足一省之大。

没有了强硬的军事实力,怎么能够号令诸侯呢?周天子虽然是天下共同的“王”,但是随着各诸侯的实力不断增强,他们开始“挟天子以令诸侯”,竟然自作主张代替周天子发话。

开启了诸侯兼并战争,谋求春秋霸主的地位。

春秋战国时期的周王室有多惨(为什么称为春秋时期而不是冬夏时期)(3)

周王室衰微体现在军事和政治上,带来的直接影响便是诸侯不再缴纳贡赋。周天子没有了这部分税收,生活一下子变得拮据起来,只能朝诸侯借钱。

春秋时期,周天子们真的是绞尽脑汁寻找各种借口要钱,比如周桓王、周顷王就以“求赙”(丧葬费)、“求饥”(伙食费)、“求车”(交通费)的借口找强国要钱。

经济不独立,就难以寻求政治上的独立。周王室和诸侯国的地位一下子倒换过来了,西周时期是周王室接受诸侯上贡,赐予诸侯赏赐;东周时期周王室祈求诸侯国给钱,自然就不能够建立权威。

春秋战国时期的周王室有多惨(为什么称为春秋时期而不是冬夏时期)(4)

周王室已经是名存实亡的存在,在政治上变成一个工具人,接受诸侯国的摆布。周天子经常要接受诸侯额邀约,参加诸侯召开的会议,位坐高堂的已经不再是周天子。

“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周天子挥臂一振,各诸侯云集响应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社会已经进入了一个大动荡、大混乱时期,各种社会矛盾、诸侯国之间的矛盾错综复杂交织在一起。

春秋时期系列文章还在更新中,欢迎关注历史风物鉴赏

春秋战国时期的周王室有多惨(为什么称为春秋时期而不是冬夏时期)(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