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巧夺天工的悬空寺出来,到浑源城边吃了午饭,驱车前往大同,路过了太阳照着的桑干河,。大同是山西省省域副中心城市,山西省第二大城市,位于山西省北部大同盆地的中心、晋冀蒙三省区交界处、黄土高原东北边缘,实为全晋之屏障、北方之门户,且扼晋、冀、内蒙之咽喉要道,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有“北方锁钥”之称。大同充满商业气息的框架结构新建城墙。

晋北行大同(晋陕行之九大同)(1)

中国煤都蓝天白云下面的仿古街。

晋北行大同(晋陕行之九大同)(2)

大同古称云中、平城,曾是北魏首都,辽、金陪都,境内古迹众多,著名的文物古迹包括云冈石窟、华严寺、善化寺、恒山悬空寺、九龙壁等。先参观华严寺。

晋北行大同(晋陕行之九大同)(3)

华严寺,位于大同古城内西南隅,始建于辽重熙七年(公元1038年),依据佛教经典《华严经》而命名。兼具辽国皇室宗庙性质,地位显赫。后毁于战争,金天眷三年(1140年)重建。华严寺坐西向东,山门、普光明殿、大雄宝殿、薄伽教藏殿、华严宝塔等30余座单体建筑分别排列在南北两条主轴线上,布局严谨。

晋北行大同(晋陕行之九大同)(4)

晋北行大同(晋陕行之九大同)(5)

晋北行大同(晋陕行之九大同)(6)

薄伽教藏殿,意为佛教的经藏殿。面阔五间,进深四间,单檐九脊顶,正脊两端矗立着高达3米的琉璃鸱吻。屋顶坡度平缓,出檐深远,檐柱显著升起。薄伽教藏殿内右侧椽底题有“维重熙七年(1038年)岁次戊寅九月甲午朔十五日戊申午时建”字样,表明这是一座历经辽末保大之乱后幸存的辽代建筑。

晋北行大同(晋陕行之九大同)(7)

晋北行大同(晋陕行之九大同)(8)

大雄宝殿:在华严寺内北隅,是现存辽金时期最大的佛殿之一。始建于辽,保大之乱(1122年)毁于兵火,金天眷三年(1140年)依旧址重建。殿身东向,大殿面阔九间,进深五间,单体建筑面积达1559 平方米 ,矗立在4米余高的月台上,月台前正面置有石级,周围装勾栏,台上有一清式三间牌坊,左右分别是明代增建的六角钟鼓亭。殿的前檐装板门三道,都是壶门,单檐庑殿顶,举折平缓,檐高9.5米,出檐达3.6米。正脊上的琉璃鸱吻规模很大,高达4.5米,由八块琉璃构件组成,北吻是金代的原物;南吻是明代制作,也是中国古建筑上最大的琉璃吻兽。顶部覆盖筒瓦,黄、绿色琉璃瓦剪边。大殿外檐斗拱为双抄重拱五铺作,计有7种,形制硕大有力。

晋北行大同(晋陕行之九大同)(9)

华严宝塔是根据《辽史·地理志》上的记载恢复建造的。木塔平面呈方形,包括塔刹在内总高43.5米 ,为三层四檐纯木榫卯结构,每层面宽、进深各为三间,均按辽金时期建筑手法营造。继应县木塔之后全国第二大纯木榫卯结构的方形木塔,塔内分层供奉着香檀木雕刻的释迦牟尼佛、观世音菩萨、交脚菩萨像。

晋北行大同(晋陕行之九大同)(10)

大同老城,正在拆老房子,建仿古街。

晋北行大同(晋陕行之九大同)(11)

登塔俯瞰华严寺。

晋北行大同(晋陕行之九大同)(12)

晋北行大同(晋陕行之九大同)(13)

远望蓝天白云下的新城。

晋北行大同(晋陕行之九大同)(14)

从华严寺出来,看到了钟楼。

晋北行大同(晋陕行之九大同)(15)

右拐沿清远街往东,来到了四牌楼。

四牌楼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旧城中心,由四个相连的牌坊组成的建筑。四牌楼建于明代洪武年间,当时大将军徐达受命修筑大同城,为壮军威、颂功德,在城中心修筑了这座建筑。

晋北行大同(晋陕行之九大同)(16)

四牌楼曾是古城大同的标志性建筑。

1937年9月13日,日军进入大同城的照片,系在四牌楼南(永泰街)拍摄。

晋北行大同(晋陕行之九大同)(17)

借自网络

建筑为木构,四个牌坊分别面向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牌坊均有三个门,即正中的正门和两边的旁门。牌坊高三丈余,正门上有五朵斗拱,旁门上各有四朵斗拱,顶为悬山顶,覆瓦。每个牌坊都有四根通天柱,均为朱红色,顶上覆黄色琉璃。正门的枋额上有清代大同书法家王德馨书写的街名,“和阳街”、“清远街”、“武定街”、“永泰街”,均为黄底黑字,欧体。

1952年,因妨碍交通,四牌楼被拆除。

2012年复建。

晋北行大同(晋陕行之九大同)(18)

今年2月4日凌晨一段名为山西大同某标志性建筑被撞受损并起火的短视频在社交平台上疯传,甚至一度登上了各大平台的热搜榜。

晋北行大同(晋陕行之九大同)(19)

借自网络

从网传视频中的个别细节可以看到,这一受损建筑写有“永泰街”的字样。经过证实,原来它确实就是山西大同的标志性建筑——四牌楼。

晋北行大同(晋陕行之九大同)(20)

借自网络

从四牌楼往东不远,就是大同九龙壁。

晋北行大同(晋陕行之九大同)(21)

九龙壁位于山西大同市区大东街路南,建于明代洪武末年,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三子代王朱桂府前的照壁。

晋北行大同(晋陕行之九大同)(22)

80年去北京,看到了故宫、北海九龙壁,回来看资料,中国有三大九龙壁,还有一座在大同,没想到要过38年才能看到,虽然对伟人来说,是弹指一挥间。

大同九龙壁的龙,龙爪、鳞片排列、龙尾及飞腾姿势皆不同于北京北海公园、故宫的九龙壁。大同九龙壁的飞龙为四爪,且没有尾鳍,尾部类似蛇的尾巴,龙身鳞片是条形叠加分布,而故宫九龙壁的分布形式更像现实中鱼类的交错分布。大同九龙壁的9条龙均为侧向,故宫九龙壁中间黄龙为坐龙,这是为了区别代王与皇帝的地位差别,不过这也足见代王在当朝的地位。

晋北行大同(晋陕行之九大同)(23)

晋北行大同(晋陕行之九大同)(24)

比较一下。

晋北行大同(晋陕行之九大同)(25)

故宫九龙壁(借自网络)

晋北行大同(晋陕行之九大同)(26)

北海九龙壁(借自网络)

在停车场停车的时候,问收停车费的老师傅:善化寺比华严寺如何?,答:去过华严寺,善化寺就不用去了。就没去善化寺。

找地方住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