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言代表了当地的特色,因为方言的形成包括了社会、地理、历史等多个因素。例如,社会的分裂割据、人口的迁移、山川的阻隔等。众所周知,海南话来源于古闽南语,是由古代福建闽南地区汉族移民在向海南岛迁途的过程中,随之带进海南岛的一种方言。这种方言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海南话方言。

海南话在海南的使用是最广泛的,也是使用人数最多的,大部分主要分布在海口、文昌、琼海、澄迈、定安、万宁等市县。在不同的地方,海南话的声调也不一样,一般以文昌人的声调为标准。据了解,海南各地广播、电视的海南话播音以及招考的海南话播音员一般也以文昌口音为标准音。

除了海南话以外,还有一些身为海南土著民都不一定听得懂的语言,例如临高话、儋州话、黎语、迈话、苗语、客家话……身为老海口人,要是临高人和儋州人用方言笑着“diao”我,我都不一定知道他们在说什么。甚至觉得他们讲话语速稍快些,都像是在念什么神奇的符咒。因此,这座小岛虽然不大,但不一定都能用方言流畅沟通,这使得每个海南人都感同身受。

网友1:“海南话一般指狭义上的琼文片区的语言,是闽南语的一个分支。然而海南有好多地方讲的话不是“海南话”,比如儋州话、临高话、那大话、黎话,等等,讲“海南话”的地区是听不懂这些地方的话的。”

儋州与临高方言(海南方言有超多)(1)

(图源小红书)

网友2:“当然啦。东线西线,中线的方言各不相通,就连两个镇之间的都不相通。”

儋州与临高方言(海南方言有超多)(2)

(图源小红书)

网友3:“甚至有好多种方言,甚至出现海南人听不懂海南人在说什么的情况。”这句话也引起众多共鸣,纷纷表示会说海口话和临高话,却完全听不懂儋州话和琼海话。还有人表示,有时候听儋州话语速较快时,都以为他们在吵架。

儋州与临高方言(海南方言有超多)(3)

(图源小红书)

网友4:“海南方言可能你以为学会了海口话走到文昌,觉得好像前面学的不对,去到了三亚你发现更不对了,到了临高你发现你全部听不懂了,去了儋州你发现有时候听得懂,有时候听不懂。”看来这位网友感受很深。

儋州与临高方言(海南方言有超多)(4)

(图源小红书)

关于海南这座小岛的方言多样化,大家众说芸芸,感触很深。正是因为海南方言的多样化,形成海南独特的语言文化,体现了海南文化多样性的特征,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因此,海南话是海南文化重要载体之一,作为一项文化遗产,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特征,也是一个地方的特有内涵。

即便如此,在海南其实有一个隐藏现象正在漫行。你会不会发现,身边的90后和00后们,越来越多的年轻群体对于海南话的精通能力愈发减弱。他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能使用方言进行简单沟通,但若涉及某些词语时,会陷入困境,不知道如何用海南话表达出来。

根据《海南方言的发展困境和的对策》文献中,作者针对海南人对海南方言的传承和保护态度开展数据调查,结果显示,48%的海南人认为有必要对海南方言进行保护传承;34%的海南人认为有必要,但仅限于少数地区的方言;18%的海南人认为没有必要进行保护传承。在调查过程中,作者还发现海南本地许多年轻人甚至不会讲海南方言。甚至是有些人会讲但不想讲,认为海南方言较土,讲了会被嘲笑。

但方言是“家乡话”,是一个地方文化的活化石。哪个身处外地的漂泊打工人听见自己的家乡话不会热泪盈眶。所以,海南话以及各个市县的独特方言都值得我们每一个海南人的保护,我们应该站直腰板,提升文化自信,切莫让它变成过去,“dai v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