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敬如宾(相待如宾):夫妻之间相互敬重爱护,如同对待宾客一样;

采葑采菲:采葑采菲,无以下体,出自《诗经》,葑、菲是两种植物,意思是不要因为下面不好,导致上面也不采摘了,指不要因为人有短处而舍弃了长处不用。

相敬如宾的释义(成语相敬如宾相待如宾)(1)

春秋时,晋文公的大臣胥臣外出公干,路过冀邑的时候,看见郤缺正在田中锄草,郤缺是晋国历史上很有作为的政治家,不过此刻还没发迹,因为受到父亲的牵连,不能做官,只能在家种地。他的妻子给他送饭,胥臣看着他们二人相处,互相敬重,如同对待宾客一样(相敬如宾),大受触动。

相敬如宾的释义(成语相敬如宾相待如宾)(2)

等到胥臣回去之后,对晋文公说起这事:“敬是德的表现,能敬的人必有德行,有德就能治理民众,请君主任用他。并且我听说,出门时的态度像是去会见宾客,做事时的态度像祭祀一样,这是仁爱的表现。”

晋文公重耳说:“可是他的父亲有罪啊,可以任用他吗?”

郤缺的父亲郤芮是晋惠公(重耳的弟弟)、晋怀公(重耳的侄子)的大臣,在重耳回国夺位的时候,倒向重耳,但后来又害怕被当成旧臣清算,所以打算谋杀重耳,事情失败后逃亡秦国,被秦穆公所杀,冀邑本来是他们家的封地,也被剥夺了。

胥臣回道:“当然可以,从前鲧因为治水不利而获罪,被舜帝所杀,可舜帝后来却重用了他的儿子大禹。管仲本来是齐桓公的敌人,后来也被任用为国相。《康诰》上说:‘若是父亲不慈爱,子女就会不孝顺,若是哥哥不友爱,弟弟就会不恭敬,其实这之间没有太大的关系。’《诗经》也说:‘采葑采菲,无以下体’,不要因为植物的下面不好,导致上面也不要了。君主用人,选他可用的地方就好。”

相敬如宾的释义(成语相敬如宾相待如宾)(3)

晋文公于是让郤缺担任下军大夫。周朝军制,天子有六军,诸侯大国有三军,分上、中、下,中军为尊,上军次之,下军又次之。

等到晋文公去世,晋襄公即位,一次,晋国在箕地与狄人作战,郤缺擒获了狄人的首领,战后晋襄公特别封赏了胥臣,表彰他推举郤缺的功劳,又提拔郤缺为卿(高级官员),将冀邑这个地方重新分封给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