绚烂的烟火下,一盏盏风格独特的花灯,年味渐浓。兴宁是“中国花灯之乡”,其花灯与我国元宵佳节花灯一脉相承,是花灯文化的一朵艺术奇葩。据考证,兴宁花灯起于明朝,盛行于清代、民国,历经600多年。

1月30日至2月1日,广东省第七届花灯文化节暨兴宁市首届花灯文化旅游节在兴宁市熙和湾·客天下花灯文化特色小镇举行。此次花灯节由省文明办指导,省文联、省民协和兴宁市委、市政府联合主办。来自全省各地的23个代表队242盏(组、套)花灯参加展览,最高的花灯达6米,最长的花灯达8米。

花灯节闭幕后,2月2日至2月19日为花灯展示期,依旧在熙和湾开展,现场还有大型灯光水秀、文艺演出、灯谜晚会、烟火晚会、千人徒步活动、书法家免费挥春、客家美食节等丰富的活动内容,将为春节元宵期间到兴宁观光游玩的各方游客提供一个好去处。

梅州景区中秋节花灯(来梅州兴宁赏花灯迎新年)(1)

两百余盏形态各异花灯点亮“童话世界”

在熙和湾景区大门入口处的左侧,布展着花灯主展区。主展区的入口有一个高达6米的花灯,底盘上写着“盛世大彩灯”。主展区内,除了兴宁各镇(街)的花灯外,还有来自梅州梅江区、丰顺,湛江,陆丰,东莞等省内各地的花灯。“此次参展的共有来自全省各地的23个代表队和兴宁市本地的花灯共242盏(组、套)。”主办方相关负责人说。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夜幕降临,花灯亮起,主展区好似一个五彩缤纷的童话世界,让人不由得想起了这个千古传诵的词句。自花灯节开展以来,前来看展的游客和市民络绎不绝,他们或仰头欣赏花灯,或与花灯合影,或了解各个花灯的造型区别等。

梅州景区中秋节花灯(来梅州兴宁赏花灯迎新年)(2)

“我是从东莞过来的,我很喜欢花灯,这里有花灯博览会,过来看看,顺便逛逛景区。”游客王先生说,放假以后,他便带着一家人开始了广东自驾游。“今年带家人过一个不一样的春节,但年味还是要让孩子们感受一下的,花灯节就是个很好感受年味的地方。”

从花灯主展区一直到远处山顶的花灯楼,还展示着许多花灯及兴宁的花灯文化。途中还伴有灯谜晚会、水幕电影、焰火晚会、文艺演出等,活动形式多样、热闹非凡。

在兴宁当地,“灯”在新春期间有着比其他地方更为重要的意义,在兴宁素有“赏灯”大过年的说法。

“赏灯寓意着添丁发财、人丁兴旺、美满幸福,家族全部亲友都会参加。”兴宁市图书馆馆长黄红亮对兴宁花灯研究多年,在兴宁花灯展区,他向人们介绍兴宁的文化等。他说,在兴宁,“赏灯”与客家话“上丁”同音,人们家中添了新丁(生了孩子),就会选择在赏灯节期间隆重庆祝。“上”是把寓意“丁”的“灯”(花灯)挂到祠堂上,以此告慰祖先,且含传承血脉之意。

兴宁赏灯节从正月初八开始至十九结束,主要分为请灯、上灯、赏灯、暖灯阶段。每年正月初九开始“赏灯”,因此年初八就成了“请灯”“迎灯”“接灯”的日子。各姓氏族人或各村将组织人力,把一担担鞭炮编在长长的竹篙上,组成请灯队伍敲锣打鼓,浩浩荡荡前往存放花灯的祠堂或店铺,甚至有舞龙、舞狮队一路助兴。花灯“请”回村后,同村同姓族人一般都会在老祖屋迎花灯、升花灯,为家中新出生的孩子上族谱、摆酒席庆贺等,其间会增加或者结合其他一些民俗庆典活动。

赏灯日,家家户户宾朋满座,爆竹声、唢呐声、锣鼓声此起彼伏,热闹非凡。同时还有放烟花、烧焰火、舞龙、舞狮、放孔明灯等丰富多彩的喜庆活动。“暖灯”也称作“散灯”,就是将花灯从祖公厅大梁上“请”下来,意味着赏灯节正式结束。“在兴宁,‘赏灯’比任何一个节日都隆重,在外的游子即使没时间回来吃年夜饭,却也会千方百计赶回老家赏灯,直至‘暖灯’过后,才陆续打点行装外出。”黄红亮说,前来看兴宁花灯展的游客不妨到兴宁村镇走走,参与热热闹闹的赏灯仪式。

兴宁花灯与北京六方宫灯属同一品类

据资料记载,兴宁的“赏灯”民俗已有600多年历史。兴宁置县于东晋咸和六年(公元331年)。唐宋以来,尤其明代以来,北来南迁的汉民支系,在兴宁落居成为主流人群的客家人,把中原先进的文化和迁徙途中江浙地区观灯“闹元宵”的民俗活动传承下来,并加以发展,演变为省内和闽赣等地客属人家特有的赏灯节日活动。从唐代起有1390多年,从南宋至今也有880多年之久,可谓时代久远,底蕴厚重,异彩纷呈。

梅州景区中秋节花灯(来梅州兴宁赏花灯迎新年)(3)

“萤火虫、唧唧虫、桃树下、吊灯笼。灯笼光、照四方、四方暗、跌落坎、坎下一格针、检来送观音。观音门前一丘禾,割到一担又一箩,分给你来涯又矛。”这是流传至今关于兴宁花灯的民间童谣。兴宁花灯最大特点是六格外形结构以圆形为主,与现在北京的六方宫灯属同一品类。

兴宁花灯与北京六方宫灯外形相似的原因,已不可查,但民间流传着一个故事。相传在元代期间,兴宁黄氏两兄弟手艺高超,成为能工巧匠声名远播,后被当朝朝廷调往宫廷,专门服务宫廷的工艺制作,同时也制作宫廷的六方宫灯。后来兴宁黄氏两兄弟返兴宁故乡养老,就把宫廷制作六方宫灯的技艺传授给他们的后裔,世代相传,一直流传至今。

花灯一般提前到专业作坊订制,先设计花灯的图案后,再将所有图案组装而成。正因为如此,兴宁制作花灯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传统制作技术得以长期传承。随着社会发展,制作工艺也不断提升且广泛流传。

兴宁花灯的制作看似简单,其实十分复杂。须经过选料裁料、扎灯架、剪刻绘制图案、糊裱四道工序。据吴氏花灯的传承人吴镜彬介绍,所用竹料为两龄的垊竹或毛竹,纸张则一般选用红、白、金、黄、绿色纸。做灯师傅会根据客人订制花灯的大小尺寸进行裁料,其后要经过火熏、扎架、糊纸等步骤。传统的兴宁花灯为六格圆形灯,上下结构,中间分上、中、下共五层,分别用手工绘制“恭贺新禧”“状元及第”“仙君送子”“全家福满朝贵”“子孙满堂”“弦箫鼓乐”等图案的贴纸裱糊在灯的表面。

兴宁花灯制作在民间有广泛的群众基础,目前兴宁市17个镇、3个街道办都还有传承制作花灯的工艺师。各镇各村花灯的款式不尽相同,如大坪镇陈佛光师傅制作的“龙凤花灯”,外形结构为圆形,共有十二门,六大门、六小门代表一年十二个月;宁新街道办的吴国华、吴镜彬制作的吴氏花灯则是传统圆形花灯和观音灯。

梅州景区中秋节花灯(来梅州兴宁赏花灯迎新年)(4)

600年赏灯文化有了新发展新任务

面对现代文明的飞速发展,兴宁赏灯的民俗活动被有浓厚“根”文化的客家人延续下来,但因制作花灯经济效益不大,销售范围局限等原因,花灯制作的传承受到挑战。

为保护传承历史悠长的花灯文化,2012年,兴宁主动发掘资本,成功申报“中国花灯之乡”。位于兴宁永和镇的广东熙和湾文化旅游产业园建成了花灯外形的花灯博物馆,展示兴宁花灯的历史。兴宁民间也成立了艺术社,研究在传承的基础上不断改良和创新花灯的制作工艺。

而此次花灯节也是对兴宁赏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作出的有益探索。“兴宁作为‘中国花灯之乡’,一直以来积极推动岭南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在坚守传统文化的薪火相传、代代守护的同时,又与时俱进、推陈出新。”中国民协副主席、广东省文联委员、广东省民协主席李丽娜说,兴宁通过打造“花灯文化节”这一品牌,依托优秀传统文化根脉,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对于进一步擦亮兴宁“中国花灯之乡”文化品牌,为助推兴宁实现乡村振兴将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最民族的,就是最世界的。”在此次花灯节上,梅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陈晓建说,兴宁厚重的历史人文就是巨大的财富。希望兴宁依托花灯文化节这个平台,激活民俗文化资源,借助自身互联网产业优势,精心打造“兴宁赏灯”等知名文化品牌,放大文化效应,围绕乡村振兴,做精做优“兴宁花灯”,做大做强花灯产业,推动经济“换道超车”,加快兴宁振兴发展。“让‘无形’的文化为梅州兴宁带来实实在在的发展。”

梅州景区中秋节花灯(来梅州兴宁赏花灯迎新年)(5)

兴宁市委常委、市长丘孝东说,兴宁将以花灯为线,点燃民俗文化创新火种,照亮精神文明新风貌。丘孝东介绍,作为“中国花灯之乡”,兴宁一直积极推动岭南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创新。特别通过打造“花灯文化旅游节”这一品牌,依托优秀传统文化根脉,打造文化艺术服务平台,丰富群众节日文化生活,促进兴宁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强市”建设,彰显兴宁文化之乡的独特气质。“我们将以花灯为介,点燃产业发展绿色引擎,照亮生态富民新征程。”

除了是“中国花灯之乡”外,兴宁还有“华侨之乡、文化之乡、足球之乡”的美誉,也是“中国围龙屋之乡”。兴宁历史悠久,古称“齐昌”,是原中央苏区县,现辖17个乡镇、3个街道,总面积2105平方公里,人口119万。

兴宁崇文重教、人杰地灵,“百员将军出齐昌,千名教授同故乡,万千工贾遨商海,巨子遍布五洲洋。”“一桌两院士、一家三清华、一腹四知县、一屋五将军、一县六国脚”的佳话被广为传唱。兴宁现有遍布城乡的“民间宫殿”围龙屋2985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5项。

“立足粤北生态功能区的定位,兴宁将以花灯节为前哨,打响‘花灯小镇’文化品牌,并以此为龙头引领周边景区串点成线,推动‘农业 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生态旅游与绿色产业,形成‘一村一品’的文旅经济带,实现文化旅游与乡村振兴、精准扶贫的联动互补、合作共赢。”丘孝东说。

兴宁延绵600多年的赏灯文化,有了新发展和新任务。

梅州景区中秋节花灯(来梅州兴宁赏花灯迎新年)(6)

链接

来兴宁 过大年

春节期间,除了有花灯展外,兴宁还有许多丰富多彩、充满年味的活动迎接游客前来兴宁过大年。

1.花灯展

即日起至2月19日(正月十五)为花灯展示期。来自全省各地的23个代表队242盏(组、套)花灯参加展览,高度最高的花灯达6米,长度最长的花灯达8米。花灯展在熙和湾景区开展,现场还有大型灯光水秀、文艺演出、灯谜晚会、烟火晚会、千人徒步活动、书法家免费挥春、客家美食节等丰富的活动内容。

2.径南新耀火把节

元宵节(2月19日)当天,兴宁市径南镇新耀村将举行火把节。每年径南镇都将举行盛大火把游行活动。是晚6时许,由村中长者手举“星耀村元宵灯景”牌匾灯组成取火种队伍,先至公王庙举行拜祭仪式,并燃取火种至罗氏祖祠祖公厅,拜祭祖公后,族人纷纷点燃火把,按炮仗手、牌匾灯、舞狮队、鼓号队、火把灯子队之顺序依次出祖公厅,参加者达四五百人,手举火把或手提灯笼,在星夜中俨成长长之火龙,金狮起舞,锣鼓喧天,鞭炮轰鸣,烟花飞天,流光溢彩,热闹非凡。龙盘山林间闹,进村翻腾舞春风。

3.龙田金星暖灯

兴宁市龙田镇金星村,正月十八(2月22日)“暖灯”那天,全村几百户人家,既有以户、屋为单位邀请亲朋来做客,共赏灯会,也有以村场老祖屋为阵地的集群大型灯庆,白天宴请聚会,晚上竞放烟花爆竹,举行旗鼓在先的龙狮歌舞队全村巡行,五六千人闹至通宵达旦。

4.赏李花

二月李花开,最是赏花时。径南位于兴宁市北部,与梅县区相邻,距离兴宁市区约26公里,距梅城约32公里。205国道贯穿全境,为G205国道兴(宁)梅(州)线海拔最高路段,云雾较多,适合栽种李树及茶叶。径南镇自古便有种李传统,该镇有25个村落,几乎家家户户栽种李树。至今,该镇已达20000余亩,尤以东升村为最。从梅州城区沿着205国道进入兴宁,一路李花相迎,成片李花盛开,好似漫山“白雪”。

【撰文】张柳青 钟思婷 刘海阳

【作者】 张柳青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 客户端 南方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