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在古希腊神话中,有一个长着狮子躯干、女人头面,身后带有翅膀的怪兽——斯芬克斯,它喜欢坐在忒拜城附近的悬崖峭壁上,向过路的人出谜语:“什么东西早晨用四条腿走路,中午用两条腿走路,晚上用三条腿走路?”若过往的路人猜错了那就是死路一条。

然而有一天,俄狄浦斯路过,听了谜语,思忖过后,就猜中了这个谜语的谜底是“人”。斯芬克斯目睹自己的谜语被破解,遂跳下悬崖而亡。于是后人就把斯芬克斯比作谜语或者谜一样的人。

小说斯芬克斯简介(深度解读斯芬克斯)(1)

图片来源于网络

而在世界现代文学史上,有一位作家被称为“我们现代文学中的斯芬克斯”,这位作家我们并不陌生,她就是《呼啸山庄》的作者“勃朗特三姐妹”之一的艾米莉·勃朗特

那么,人们为什么认为艾米莉·勃朗特是谜一样的作家,其一生中唯一的一部小说《呼啸山庄》又有怎样神秘永久的魅力呢?让我们在本文中一探究竟吧!

小说斯芬克斯简介(深度解读斯芬克斯)(2)

图片来源于网络

“现代文学的斯芬克斯”艾米莉·勃朗特:被误读的天才女作家,探索人与自然的关系

如果我们回望十九世纪的英国文坛,会如数家珍般地说出一大批优秀女作家的名字:简·奥斯汀、夏洛蒂·勃朗特、安妮·勃朗特、伊丽莎白·盖斯凯尔、乔治·艾略特……

她们或许描摹了浪漫优雅的贵族庄园生活,或许展示了绅士与淑女之间的美好爱情,或许塑造了有丰富细腻内心活动的人物形象……

然而有一位作家完全可以说是“反其道而行之”,她是那样的不同,甚至一开始被叫做异类,在她的作品里,没有暖融融的阳光、没有闲适温馨的下午茶、没有彬彬有礼的典雅贵族范。相反,你能看到的只有狂风席卷虬枝枯叶、暴雨侵袭荒凉原野、炽热燃烧的爱、深入骨髓的恨、因复仇而扭曲的人性与深渊般的堕落……

小说斯芬克斯简介(深度解读斯芬克斯)(3)

她就是艾米莉·勃朗特《呼啸山庄》出版之初,有评论家抨击说:“是哪一个人写出这样一部作品来,他怎么写了十来章居然没有自杀?”更有人嘲讽说:“恐怖的、可怕的、令人作呕的小说,应该改名为《枯萎山庄》才对。”甚至连艾米莉的姐姐夏洛蒂·勃朗特也无法理解妹妹的思想。

被误读的女作家,只是因为思想超前、异于他人,便深陷被质疑与被抨击的漩涡。然而今天的我们都知道,好的作品,是经得起旁人质疑与时间锤炼的

一直到差不多半个世纪以后,有评论家指出:“在十九世纪,《呼啸山庄》是一位女作家所能写出的最好的散文诗。”更有人在二十世纪初提出:“艾米莉·勃朗特是三姐妹中最伟大的天才。”

这位曾经被误读的女作家,声誉渐渐蒸蒸日上,人们像发现了宝藏一样,甚至一度出现了“艾米莉热”

小说斯芬克斯简介(深度解读斯芬克斯)(4)

图片来源于网络

艾米莉·勃朗特出生于1818年,然而这位女作家仅仅度过了30年光阴便离开了人世。她的一生虽短暂,却过得独立自主、率真坦荡、纯真豁达、刚毅坚定。

艾米莉生于一个贫寒的牧师家庭,母亲在她三岁时便离开了人世,她随着姐姐们去学校读书,但生活条件恶劣,两个姐姐相继死去,她只得停学回家。

本身就性格内向的她开始了漫长孤寂的童年生活,在英国北部约克郡的偏僻山区,她将兴趣寄托在书籍上,疯狂阅读文学作品中的传奇故事。后来长大成年,担任过半年教师,又去布鲁塞尔学习了法语跟德语,但时间也不长。

小说斯芬克斯简介(深度解读斯芬克斯)(5)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返回家乡后的她开始进行文学创作,写作《呼啸山庄》,也书写了大量诗歌。1847年,《呼啸山庄》出版。

1848年,她亲爱的哥哥由于长期酗酒,自甘堕落,最后染病而亡。这对艾米莉造成了不小的打击,因过度悲伤,她也衰弱下去,于同年12月19日郁郁而终,年仅三十岁。

她一生未婚,也不善交际,将大量的时光交付给了阅读、写作以及约克郡大荒原。很多人好奇她的人生,好奇她身为一名女性,为何有男性的思考模式与书写思维。

小说斯芬克斯简介(深度解读斯芬克斯)(6)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其实一切的谜底都可以在艾米莉·勃朗特的成长环境中找到答案。

艾米莉生长于约克郡大荒原,这个北部的苍茫山区塑造了她刚毅坚韧的性格。她终日与大自然相处,荒原、砂砾、岩石、峡谷、沼泽……没有其他一起玩耍的伙伴、没有女孩之间的细语呢喃,有的只是天地之间的她自己,远离尘嚣、土生土长,一切回归到最自由的大自然,她把在自然中汲取的能量源源不断地注入到了自己的作品中。

与大自然为伴,与诗歌小说为友的艾米莉一生都在探索人与自然的关系,天人合一的朴素宇宙观为她的生平及作品蒙上了神秘面纱。然而人类在诞生之初,本身就与自然相契,艾米莉的探寻不过是回归初心,拥有着最原始的真挚动人力量

小说斯芬克斯简介(深度解读斯芬克斯)(7)

孤绝之书《呼啸山庄》:一把矗立于荒原之上的利剑,对抗命运,剖开爱情,直指人性

我更愿意将艾米莉·勃朗特的《呼啸山庄》称作“孤绝之书”,首先这是她一生之中唯一的一部小说,其次整部作品表现出了决绝的气质,好似荒原上的孤风,雄劲且粗犷

女主人公卡瑟琳·欧肖从情窦初开之时便爱上了父亲收养在家的弃儿希克厉。但是一次偶然,画眉田庄的主人埃德加·林敦爱上了美貌的卡瑟琳,为了利用埃德加的财富帮希克厉摆脱哥哥的迫害,单纯的卡瑟琳毅然嫁给了埃德加。

希克厉得知心上人另嫁他人,痛不欲生,愤然离家。而一切的转折与风暴皆自此开始。希克厉后来为了报复,带埃德加的妹妹伊莎蓓拉私奔。

小说斯芬克斯简介(深度解读斯芬克斯)(8)

卡瑟琳与希克厉虽然都各自有了家庭与孩子,但从未忘记过彼此。世事的无常与复仇的激情阻隔了爱情的迸发,爱与恨仅在一念之间。

再归来之时,希克厉已经变成了满腔恨意的复仇机器,他要反抗命运曾加在他身上的不公,独占了曾经伤害他的辛德雷与埃德加的家业,并且让完全无辜的下一代也饱受苦果。惊世骇俗的叛逆精神就像神秘恐怖的荒原上的夜晚,笼罩了每一个人的人生。

小说斯芬克斯简介(深度解读斯芬克斯)(9)

有一次女管家纳莉问卡瑟琳究竟爱不爱自己的丈夫埃德加·林敦,卡瑟琳回答说爱。纳莉继而又问为什么爱?卡瑟琳说因为外貌、因为在一起开心、因为年轻、因为他爱自己。

而当纳莉问到希克厉,卡瑟琳情绪突然变得很激动

她嚷到:“他永远也不会知道我是怎样的爱他;而我爱他可不是因为他长得俊俏,纳莉,而是因为他比我更是我自个儿。不管咱们的灵魂是用什么料子做成的,他和我是同一个料子;而林敦呢,却就象月光和闪电光、冰霜和火焰那样和我们截然不同。”

卡瑟琳嫁给埃德加,是为了帮助希克厉抬起头来,安排希克厉从此不再受卡瑟琳哥哥的欺侮。但卡瑟琳内心真正爱的依然是希克厉啊,她把对希克厉的爱比作是脚下永恒的岩石,虽然快乐的源泉很少,但却是必不可少的。

“纳莉,我就是希克厉!他时时刻刻在我的心头——并不是作为一种欢乐,就象我不能老是我自个儿的欢乐一般,而是因为他就是我自身的存在。”卡瑟琳呐喊道。

有一种爱,可以掀起生命的波涛、灵魂的震颤,那就是我爱上了世界上“另一个我”——我的爱人,他就像我的镜子,他每次呼唤我,就像我的灵魂在呼唤我自己一样。

小说斯芬克斯简介(深度解读斯芬克斯)(10)

图片来源于网络

卡瑟琳就是希克厉,希克厉就是卡瑟琳。就像上帝创造了亚当与夏娃,用的是同样的材料、同一个模具。而此时卡瑟琳对爱情的向往就不仅仅是追寻爱之激情那么简单了,她的追寻里包含了自我追求的成分,即在心心相印的爱侣身上,发现、探索、更深一步地认知自己。

卡瑟琳死后,希克厉也变成了荒原上的孤魂野鬼,他日夜思念着卡瑟琳,最终呼唤着爱人的名字离开了人世。

爱情进行到最后,爱与恨曾互为对立,最终又合二为一。艾米莉笔下的爱情,抛开了同时代“浪漫高尚”的模板,而是像一团火,有了自己强壮的生命力。

小说斯芬克斯简介(深度解读斯芬克斯)(11)

人性,一切都指向人性。整本《呼啸山庄》就是一把矗立于荒原之上的利剑,它揭开风和日丽虚伪平静的假象表面,剑挑苍穹,划开一个血淋淋的口子,充分暴露人性的堕落与觉醒,将复杂人性摊开给读者看。

从这个角度上,也印证了“斯芬克斯之谜”,谜底恰好是“人”,毫无疑问,艾米莉试图在对复杂人性的探索中表达自己的人道主义精神,让读者在感情上得到一种精神上的升华。

弃儿希克厉饱尝了人间的世态炎凉。亲生父母抛下他,他不知自己从何而来;养父家的儿子嫉恨他,终日报复迫害他,他不知自己该往哪儿去

好不容易从与卡瑟琳的爱情那里获得了丝缕暖意与深沉爱意,怎知“队友”卡瑟琳太过天真幼稚,半途抛弃了他们的队伍,嫁作他人妇,自以为牺牲求和平,殊不知正是这举动深深刺痛了希克厉的内心

小说斯芬克斯简介(深度解读斯芬克斯)(12)

图片来源于网络

他们两个本来是共同抗争命运的忠实伙伴,然而因为不同的选择,最终又各自负担了各自的命运。就像呼啸山庄画眉田庄——希克厉决定留在暴雨狂飙的荒原爱有多浓烈,恨就有多强烈,并开启了人性堕落的噩梦;而卡瑟琳一步步走入画眉田庄表面的温存却因为根本不爱自己所嫁之人,葬送了自己的青春与爱情,最后也葬送了生命。

卡瑟琳一死,发疯般的希克厉加速了他的复仇进度,人性被残酷地扭曲与摧残,他眼里看不见一点美好的东西,尽剩獠牙与暴力。仇人已死,仇人的家产也被他悉数掳走,甚至仇人的后代也惨遭他的折磨。

仿佛咆哮的北方席卷了山岗,草木尽灭、山川俱灰。

小说斯芬克斯简介(深度解读斯芬克斯)(13)

如此令人压抑、胆寒的叙述预示着故事要戛然而止了吗?复仇已经结束、目的已经达到,希克厉他还能再坏到哪里去呢?然而此时艾米莉笔锋一转哪怕是极端恶劣的天气也终会过去,大自然不相信无尽的恶,会有春风至,会有绿芽生,于是在小说最后,人性复苏了。

希克厉一心想拆散小卡茜与哈里顿,然而这对有情人因坚不可摧的纯洁爱情联合起来对抗希克厉,恍惚之间,希克厉仿佛看见了当年的卡瑟琳与自己,毫无防备的,心中的爱又破土而出、战胜了恨,他不忍心再无休止地报复,于是决定不再打压这对有情人。

人性的复苏也使希克厉的心不再是冰霜冻土,他深深的悔悟,放弃了心中狭隘的恨,在对卡瑟琳生死不渝的爱里,追随着卡瑟琳的脚步绝食而亡。

人性,这条贯穿全文的主线,最终向我们揭示:爱比恨更有力量。

小说斯芬克斯简介(深度解读斯芬克斯)(14)

结语

走近艾米莉·勃朗特,走近谜面本身,了解她的生平,解读《呼啸山庄》,我们会发现,谜底其实一点都不复杂。

一切不外乎“人”“人性”。海德格尔说“人,诗意地栖居。”这里的诗意不只是关于诗和远方的遐想,更是对人性中美好一面的召唤。对爱的需求是人的本性,而不管所在环境是多么的恶劣,人性的微光依然能点亮爱,让爱发挥其无与伦比的能量。

从这个角度来说,《呼啸山庄》因其深刻刻画人性、丰富的想象力和蕴含在字里行间咏叹调般的浓郁情感而散发出震撼人心的艺术魅力,值得我们一读再读

小说斯芬克斯简介(深度解读斯芬克斯)(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