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列车模型(解剖列车-手臂前深线前表线)(1)

解剖列车模型(解剖列车-手臂前深线前表线)(2)

解剖列车模型(解剖列车-手臂前深线前表线)(3)

臂前深线

臂前深线的肌肉起点为第3、4、5肋前面的胸小肌复合体。这块肌肉实际上嵌于胸锁筋膜内,伏行于自锁骨至腋区的胸大肌之下,包括胸小肌与锁骨下肌群,与该处的神经血管束和淋巴组织连接。整个胸锁筋膜的大小与胸大肌接近,形成这条路线的起始轨道;在这个复合体内,胸小肌是给肩胛骨提供支撑的主要可收缩结构,而较小的锁骨下肌也会拴住锁骨。

胸小肌远端的车站是喙突,是肩胛骨的一个突起,从锁骨下方向前伸出,像一个大拇指或一个"鸟喙"(因此得名)。另外两块肌肉从此处向手臂外延伸,即肱二头肌短头和喙肱肌。胸小肌和这些远端肌肉间有明显的肌筋膜连续,但是依据解剖列车规则,这一连接似乎是违规的,至少在放松的站姿下是这样。这使胸小肌彻底改变了方向。而当手臂外展于水平或更高的位置(例如网球正手击球),特别在悬吊姿势(例如树上摆荡的猴子或做引体向上)时,这些肌筋膜单元就连接成一条线。标准的"手臂下垂"姿势中,臂前深线的近心端短缩,向下牵拉喙突造成肩胛骨前倾,形成所谓的"圆肩"。

臂前深线是一条主要的保持稳定的路线(与下肢的前深线相比较),从拇指延伸到胸部的前侧。在四足动物里,以及在橄榄球争球时或瑜伽的"平板式( plank )"中,这条路线就将会掌管(限制或允许)上半身左右侧的运动,在手臂的开链运动中,臂前深线主要通过拇指来控制手部的角度及抓握能力。

解剖列车模型(解剖列车-手臂前深线前表线)(4)

解剖列车模型(解剖列车-手臂前深线前表线)(5)

臂前表线

臂前表线( SFAL )在肩部跨在臂前深线上,起始点是一个宽的包括许多肌群的扇形连接。这条路线起始于胸大肌前方,从锁骨到中部肋骨部分都与胸大肌有广泛的一系列连接。背阔肌(源自胚胎时期之" latissimus ventri ",它是一块位于胸肌旁并牢固连接在肱骨前表面的肌肉,因此勉强称之为臂前表线的一部分)从胸椎下半部的棘突、腰骶筋膜、髂嵴和下外侧肋骨处散出来。在胸大肌和背阔肌之间,臂前表线有几乎一整圈的连接点,对上臂在身体前侧和体侧的运动有多角度控制能力。

背阔肌从肩胛骨外侧缘搭载了大圆肌,这三条肌肉缠绕并集成肌腱束,于肱骨前下侧缘并排相连。这些肌束环绕并且连接到内侧肌间隔(即上臂屈肌和伸肌群的筋膜隔墙)的起始点,从那里带着我们向下到下一个骨骼车站,即肱骨内上髁。

屈肌共同肌腱的轨道从上髁开始向下,在前臂下方与多层纵向肌群相连。这些肌群内较短的肌肉走向腕骨,浅屈肌群走向手指中部,而深层肌群走向指尖。我们要注意这里的变化,更深的肌群一般更短。这些走向手指的肌群于屈肌支持带下方穿过腕管,并向外分散到腕腹和指腹。

我们在第一段已经提到,臂前表线控制着手臂在身体的前面与侧面的大范围动作。胸肌和背肌这样的大肌群提供内收和伸展等大动作的推动力,例如游泳划水或打网球、板球等击球动作。通过控制手腕和手指,臂前表线和臂前深线都参与抓握功能。虽然作者对禽类解剖不熟悉,但在大部分鸟类中,臂前表线同时提供展翅的推动力和副翼﹣外羽的控制力。在四足动物中,臂前表线提供前腿向前的推动力和足趾的控制力。

为了说明臂前表线与臂前深线的区别,让受试者平躺于治疗床或硬板床边缘附近,上臂下垂,掌面向上,肩外展离开床面。这是对臂前表线的拉伸,可以感受到胸大肌或臂前表线上组织的伸展。手腕和手指过伸可加大拉伸程度。为了转换成臂前深线的伸展,可以将大拇指向上(肩内旋完成此动作),然后沿着其他手指的方向伸出,将大拇指向远离肩部的方向伸展,就像你的手臂离开床面悬空,大拇指伸出去抓身后的一张纸一样。这时你将感受到臂前深线(一直到胸小肌)向上的拉伸。

也可以换一种方式来做,你站在受试者后方并握住其手腕,让他像跳水开始的姿势一样从脚踝开始将身体向前倾,你来控制重心平衡,确保可以很轻松地扶着他使你和他都不会有跌倒的风险。受试者此时的两条臂前线是悬空并倾斜的。让受试者肱骨外旋(大拇指向上),握住他的手腕,让他向前倾斜,向你报告伸展到什么位置了。他很可能跟你说感觉是臂前表线的某些位置在伸展﹣﹣从胸大肌向外穿过手的屈肌﹣﹣这就可以让你了解到什么地方可能出现短缩或受限。

你再让受试者肱骨内旋(大拇指向下),然后抓住其手腕,让其身体向前倾。此时,受限的很可能是臂前深线的一些部位﹣﹣从胸小肌向外穿过肱二头肌和大拇指,这可以指导你相应的治疗。这两条路线的有限评估来自于大量的交叉肌肉,出于人类手臂功能的多样性,想做通用的评估是比较困难的。

解剖列车模型(解剖列车-手臂前深线前表线)(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