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劳动节又称“五一国际劳动节”“国家示威游行日”,是全世界劳动人民的节日。

大家肯定好奇为什么又叫示威游行日呢?我们一起来了解劳动节的历史和由来。

在19世纪,许多美国欧洲国家正在从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发展,为了刺激经济高速发展,资本家不断增加工人的工作时间和工作强度。工人每天要工作14到16个小时,甚至18个小时,但是工资很低,工人们知道只有团结起来通过罢工才能与资本家斗争,实现八小时工作制。

1866年,第一次在国际会议(第一国际日内瓦会议)上提出了八小时工作制的口号。

1877年,美国历史上第一次全国罢工出现,工人阶级罢工上街示威游行,美国国会迫于压力制定了八小时工作制法律。但是在资本主义下、在当时的情况,资本家对法律条文根本不予理睬,继续压榨工人们。

五一劳动节的由来历史(五一劳动节的由来和历史)(1)

美国报道罢工的记者

1884年10月,美国和加拿大的八个国际性全国性工人团体,决定在1886年5月1日举行总罢工。

1886年5月1日,以美国芝加哥为中心,约有35万人参加罢工和示威游行。5月3日芝加哥政府出动警察进行镇压,开枪打死2人。5月4日,事态扩大,在干草市场广场举行抗议,有不明身份者向警察投炸弹,警察开枪。导致4名工人、7名警察死亡。史称“干草市场暴乱”“干草市场屠杀”。

五一劳动节的由来历史(五一劳动节的由来和历史)(2)

干草市场暴乱纪念碑

1889年7月,在恩格斯组织召开的第二国际成立大会上宣布将每年的五月一日定为国际劳动节。1889年7月14日,由各国马克思主义者召集的社会主义者代表大会,在法国巴黎隆重开幕。大会上,会代表一致同意:把5月1日定为国际无产阶级的共同节日。

工人阶级胜利了。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1949年12月将5月1日定为法定的劳动节。全国放假一天。

1999年9月18日,中国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第一次修订了1949年12月23日发布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将每年春节、五一劳动节和国庆节法定节日加上调休,全国放假7天,形成了3个“黄金周”(当时是为了刺激经济发展,刺激消费)。

五一劳动节的由来历史(五一劳动节的由来和历史)(3)

之后又经历的多次调整形成了现在的“五一”五天假期。

为什么又叫示威游行日呢?

因为每逢这一天世界各国的劳动人民都会进行集会、游行、示威,争取合法权益,以示庆祝,并向公众公示放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