畸言异行的徐致祥,喜好以弹劾朝廷重臣以示自命不凡,同僚们对其敬而远之,私下称其为‘大嘴巴’,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科举史上最豪华阵容?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科举史上最豪华阵容(科举进士系列之:大嘴巴)

科举史上最豪华阵容

畸言异行的徐致祥,喜好以弹劾朝廷重臣以示自命不凡,同僚们对其敬而远之,私下称其为‘大嘴巴’。

徐致祥:字季和。生于清道光十八年(公元一八三八年),卒于清光绪二十五年(公元一八九九年)。江苏嘉定(今上海嘉定)人。清咸丰十年(公元一八六零年)会试第一位,得“会元”称谓。清咸丰十年庚申恩科钟骏声榜第二甲第七十五名。授翰林院庶吉士。

面容方正、体型高大的徐致祥,出生于嘉定望族。祖父徐经是清嘉庆二十四年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国史馆纂修、官至代理按察使。父亲徐邺为清道光二十三年举人,曾为内阁中书,署理侍读学士。叔父徐郙为清同治元年科举状元,官至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

徐致祥科举入仕后,曾为庶吉士、翰林院编修、礼部侍郎、内阁学士、顺天学政、浙江学政、大理寺卿、安徽学政、兵部右侍郎。

从徐致祥入仕起,同僚们就察觉到一个怪异的现象。徐致祥总在躲避着张之洞,如若躲避不及,徐致祥均会腰躬如虾面带羞愧。张之洞则总是轻蔑地淡然一笑。有好事同僚经数番打探,终于搞明了其中原委。当年张之洞参加会试策题为《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因张之洞观点超前,会试落榜。咸丰十年会试,策题为《大学之道》。徐致祥曾背诵过张之洞《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策论,在会试时徐致祥将张之洞这篇策论稍加增删以做应试,岂料竟然得中会试第一名,获“会元”美誉。这位同僚将徐致祥这件糗事悄然传开,使徐致祥更觉难堪。

光绪十年(公元一八八四年),法国与越南战事爆发,有大臣呈奏、清廷应趁机同法国讲和,清廷犹豫不决。待福建局势日渐危机,徐致祥呈奏,何王景、张兆栋不堪担任统帅,举荐杨岳斌、张佩纶担此重任,清廷采纳了徐致祥呈奏。从此内心压抑数年的徐致祥,呈奏激情难于自抑,只要朝廷有事,他就会不甘人后地急忙呈奏,成为了每事必奏的‘大嘴巴’。

徐致祥在呈奏弹劾礼亲王世铎、山西巡抚阿克达春、庆亲王奕劻、北洋大臣李鸿章后。光绪十九年(公元一八九三年),出任大理寺卿的徐致祥,将弹劾的目标对准了湖广总督张之洞。弹劾张之洞怠慢政务、重用恶吏、滥耗钱财、开建铁路、架设湖南电报线引起共愤。

已经亲政的光绪皇帝接到徐致祥呈奏,为严肃吏治,当即旨派两广总督李瀚章、两江总督刘坤一彻查。李瀚章是李鸿章的哥哥,跟张之洞一向不和。刘坤一与张之洞曾有过节,当年张之洞曾经参劾过刘坤一。

但是同为总督的刘坤一,并不愿因此事交恶张之洞。刘坤一给指派去查张之洞的属下定了原则,若查某事有疑,错在具体办事官员。“决不令香帅(张之洞号香涛,时人称其为‘张香帅’) 有为难处”。李瀚章内心也明白,查张之洞是光绪皇帝下旨,慈禧太后并不知情。在关键时张之洞总在维护慈禧太后。若张之洞出事慈禧太后绝不会坐视不管。因而李瀚章料定,光绪皇帝并不敢轻易处置张之洞。

两月后,刘坤一呈奏:“(张之洞)谋国公忠,励精图治”。李瀚章呈奏:“(张之洞)被参各款,均系传闻失实”。张之洞也极识时务地呈奏光绪皇帝:“臣所聘幕僚赵凤昌‘小有才能’,却‘揽权招摇’,臣已将其驱逐回籍”。光绪皇帝只好就此了结了徐致祥对张之洞的弹劾。徐致祥弹劾张之洞未能如愿,还被同僚嘲笑为:“徐季和(徐致祥,字季和)可谓以怨报德,宁忘中‘会元’抄套‘大学之道’时乎?”

光绪二十年,刘坤一奏请修筑天津至清江铁路,徐致祥呈奏弹劾。向来不合的李鸿章、张之洞联合呈奏光绪皇帝,恳请罢免徐致祥官职。光绪皇帝无奈颁旨,将徐致祥降职、令其致仕(退休)。

屡次弹劾朝廷重臣,而未受到重臣们打压报复,并非重臣们对徐致祥的宽容。其‘大嘴巴’得以长期存在的主要原因,是与他同龄的叔父,同治元年科举状元,官居协办大学士,受到慈禧太后特别恩宠的徐郙有关。徐郙为慈禧太后御用代笔者,亦是随时可向慈禧太后进言之人。投鼠忌器的重臣们是怕受到‘有才无德’的徐郙暗算。而这次李鸿章,张之洞的联合呈奏,已使徐郙不敢再有作为。

光绪二十五年,徐致祥去世。留有其一生呈奏的结集《徐公奏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