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之所以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和影响,就在于作者塑造了一批极具艺术感染力的人物形象,而贾宝玉是《红楼梦》中最具艺术魅力的人物形象之一。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作者写出了他的本真性情。所谓真性情就是不虚伪,不矫饰,不做作,是人与生俱来的最真实的生存状态。只有这样的人物形象才能引起广大读者的共鸣与感动,使读者获得精神上的享受。虽然贾宝玉生活在等级森严的大家庭,但是他一直保持着赤子之心,不愿受封建礼教的种种约束,追求自由平等。对于大观园中的众女儿,他摒弃等级观念平等相处,对于林黛玉的爱恋至纯至性,对于他所看到的一切自然之物饱含深深的情思。贾宝玉当之无愧地被称为真性情之人。下面从几个方面对贾宝玉真性情的表现进行分析。

贾宝玉是多情还是滥情(论贾宝玉的真性情)(1)

1.1 对众女儿的博爱

贾宝玉的本真性情首先就体现在对众女儿的博爱上。女孩子的世界天真烂漫,纯洁无瑕,她们整日在园中斗草簪花,嬉戏玩耍,从不会像男子一样费尽心机地想着如何升官发财,满足自己心中贪婪的欲望。故而贾宝玉就认为男子浊臭逼人,女子清爽无比,他以自由平等的观念与女孩子相处,大观园中的丫鬟都可以成为他的知心朋友。

与贾宝玉关系最好的是袭人,袭人虽然出身于贫寒家庭,家人在走投无路时,为了几两银子把她卖给了贾府做丫鬟,但是贾宝玉并没有像府里其他人一样把袭人当做女奴婢使唤,而是把袭人当做自己最亲近的人,用心交流,爱护有加。作者把贾宝玉尊重女性、爱护女性的赤子之心表现得淋漓尽致。第三十回写到贾宝玉无意间走到蔷薇花架下,看见龄官正痴痴地蹲在花下,一遍又一遍地写着蔷字,心里想到:“这女孩子一定有什么说不出来的大心事才这样,虽然看起来不十分伤心,但是她的心里一定非常的痛苦吧。看他的模样儿这般单薄,怎么能承受这样的痛苦呢,如果我要是能替你分担些就好了。”假如他没有一颗赤子之心,十分尊重女孩子的话,怎么会想到这些呢?“可恨我不能替你分些过来”,通过这句话可以看出宝玉是多么地疼爱这些女孩子。

贾宝玉是多情还是滥情(论贾宝玉的真性情)(2)

第四十四回写贾宝玉为平儿理妆,更加真切地表现出宝玉为那些整日受主人欺辱的女孩子担忧的心情。凤姐看到贾琏和鲍二家的在一起有气没地方出就拿平儿出气,打得平儿满怀委屈,寻死觅活。宝玉深感不平,他就出来为平儿主持公道,代替贾琏夫妇向受委屈的平儿赔不是,想到平日里贾琏夫妇只知道让平儿伺候他们,一点儿都不关心她,受他们欺负的时候,平儿却依然能尽职尽责地伺候贾琏夫妇;想到平儿不幸的遭遇,真性情的贾宝玉不禁泪湿青衫。第六十三回,香菱和众人在园中玩耍,不小心把自己的裙子弄脏了,宝玉让香菱换上袭人的新裙子,忽又为香菱的悲剧命运慨叹:香菱从小无亲无故,孤苦伶仃,偏偏又被卖给了品行不端的薛蟠,薛蟠娶过夏金桂以后,香菱的日子更不好过,处处受欺负,天真的贾宝玉希望能有个疗妒偏方使香菱免遭夏金桂的欺凌。后来金钏儿因为自己的连累跳井自杀,贾宝玉心里感到悲痛与惋惜,在金钏的祭日偷偷地去祭奠,表达自己内心的忏悔与怀念。

在女性地位不如男性的封建社会,贾宝玉用平等博爱的情怀对待处于社会最底层的众女儿, 在对女儿的关心爱护的过程中,本真性情得以彰显。

贾宝玉是多情还是滥情(论贾宝玉的真性情)(3)

1.2 对黛玉的深爱

在《红楼梦》中感人至深的莫过于宝黛爱情了,贾宝玉对林黛玉的深爱,展示了人类本真情感最深邃的内涵。“宝玉对众女儿的博爱与对黛玉的专情是不矛盾的。因为博爱,宝玉对黛玉的爱有更丰满的内涵;因为专情,宝玉对众女儿的友谊才显得更为挚诚。宝玉本真性情的自我超越,正是在博爱与专情的选择中不断反思升华而得以彰显。”[1]

第二十回,林黛玉听说宝玉在宝钗那儿久坐,不禁难过起来。宝玉知道后就去安慰黛玉“我是糊涂,却明白这两句话,头一件,咱们是姑舅姊妹,宝姐姐是两姨姊妹,论亲疏,他比你疏。第二件,你先来,咱们两个一桌吃,一床睡,长得这么大了,他是才来的,岂有个为他疏你的。”林黛玉啐道:“我难道为叫你疏他?我成个什么人了呢!我为的是我的心。”宝玉道:“我也为的是我的心,难道你就知你的心,不知我的心不成。”通过这几句冤家对话,可以看出贾宝玉和林妹妹已心心相印,宝玉早已把林妹妹放在比宝钗更重要的位置,他最爱的是黛玉,不是宝钗。

贾宝玉是多情还是滥情(论贾宝玉的真性情)(4)

随着故事情节的循序渐进,宝玉对黛玉的爱恋也越来越深。第二十三回,贾宝玉很直接的表达了对林黛玉的爱意,贾宝玉拿《西厢记》里面的主人公说“我就是个多愁多病身,你就是那倾国倾城貌”。第三十六回再次表现出了贾宝玉对林黛玉的这种赤诚真情,宝玉睡在正在做绣花针线的宝钗身边,黛玉、湘云走到旁边的时候,梦中的宝玉突然喊叫起来:“和尚道士的话如何信得?什么是金玉良缘,我偏说是木石姻缘。”第五十二回写众女儿聚集于潇湘馆叙话,散的时候,贾宝玉总想说一两句告别的话,却一时想不起来了,刚走到门口,又回过头来问道:“如今的夜越发长了,你一夜咳嗽几次?醒几遍?”这问题看似平淡,却融入了非同一般的贴心关爱。第五十七回写紫鹃为了试探宝玉对黛玉的感情深不深,故意骗他说,黛玉将要回苏州老家,对于一直痴情于黛玉的宝玉来说,此话又如晴天霹雳,本来他已够痴呆了,这句话对他刺激更大,顿时目瞪口呆,甚至发展到“两个眼珠儿直直的起来,皆不知觉”。即使黛玉死后,宝玉被迫与宝钗结为连理,心中依然深爱着林妹妹,如第一百零八回写袭人和宝玉在回去睡觉的路上,故意不让宝玉路过潇湘馆以免宝玉伤心,而宝玉尽管有些痴呆傻气,但他一直忘不掉林黛玉,越发想走进潇湘馆看他的林妹妹,听到里面有哭声,知是黛玉魂灵,痛哭涕零。

贾宝玉是多情还是滥情(论贾宝玉的真性情)(5)

“宝玉对爱的对象的自我抉择,在抉择中不断升华爱的体验,并以‘发泄一尽’的势能彰显无比深挚的爱情,这也是《红楼梦》呈现人类本真情感最动人心魄之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