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月满天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鹏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诸葛亮是一个成功的人吗?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诸葛亮是一个成功的人吗(他是一个孤独的神人)

诸葛亮是一个成功的人吗

凉月满天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鹏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一首《蜀相》名诗,咏的诸葛卧龙。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蜀汉丞相,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发明家、军事家。他幼时命苦,三岁丧母,八岁丧父。叔叔诸葛玄受袁术委任为豫章郡太守,带他和弟弟诸葛均一同前往任职,结果东汉朝廷说话不算话,改派了朱皓,诸葛玄无路可走,只好投奔刘表,前往荆州,就此把家安在了南阳郡的邓县,号曰隆中--于是才有了后日有名的“隆中对”。

诸葛玄病死时,诸葛亮十六岁,还是个少年,躬耕陇亩之间,一天天长大。平时好念《梁父吟》,还自比管仲和乐毅。管仲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霸主,乐毅辅佐燕昭王振兴燕国,公元前284年,统帅五国联军攻打齐国,连下七十余城!此二人皆是经天纬地之才,重量级只比保得周朝八百年基业的姜太公稍差一点点。所以诸葛亮活该被人鄙视。潜龙在渊,困龙在滩,人们眼中所见皆非龙也,不过是体积大一点的蛇。

他有二知交:崔州平和徐庶。崔州平是荆州名士,徐庶也是一代名士,且后来名气只比诸葛亮小一点点,歇后语“徐庶入曹营--一言不发”和“身在曹营心在汉”,说的都是他。当初他投刘备,刘备赞其有“王佐之才”。徐庶说我算什么,诸葛孔明才是天下奇才。这两个人理解他,懂他,所以全天下人都不理解,不懂得,其实都没有什么,有那么一两个人理解和懂得就够了。

诸葛亮读书有特色,别人读书恨不得字里行间抠个清楚,惟有他看一个大概,意思搞明白就得,绝不当抠字虫。平常没事的时候,晨昏早晚,抱膝长啸。对和他一起读书的徐庶等好友说你们三个人将来可以官至刺史郡守,那三位就问那你呢?他笑而不答。

就这么高端、大气、上档次。

结果这么一个人,身高一米八四,大帅哥,饱读诗书,胸有丘壑,却给自己娶了个丑老婆。有一天,一个叫黄承彦的老头对诸葛亮说,听你说在给自己挑媳妇,我家有个丑姑娘,黄头发,黑面皮,不过才华和你挺相配的。孔明于是就把这个叫黄月英的丑丫头娶回家,为此乡里人还编成顺口溜笑话他:“莫作孔明择妇,正得阿承丑女。”

也是,一团牛粪糊在鲜花上了。

不过,诸葛亮娶黄月英是不吃亏的。她妈妈是蔡讽的女儿,外公蔡讽是襄阳地区最大的豪族,蔡讽的另一个女儿嫁给了荆州牧刘表,儿子蔡瑁也权重一时。这么一来,诸葛亮就有了一个荆州地区最高行政长官当姨父,有了荆州地区大员当舅舅。福利真的很大啊。

不过,孔明不是一个市侩算计的人,他必定看到了丑妻美好的一面。世人用肉眼看人,他用心眼看人。世人看中的是皮相,他看中的是智慧。单就此一点,就强人多矣。

总之,就在他躬耕陇亩的这段时间,种地是副业,他是在给自己也山做方方面面的出山准备呢。不信你看:学识,有了,整天读书不就是提升才学嘛;人脉,有了;家庭,有了;关系网,有了。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东风就是他要效力的主人。

他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不适合当皇帝,适合扶人上马做皇帝,不当为明君,而当为贤相,所以他就要给自己挑老板。

那是个乱世。胸怀稍有抱负,身上稍有一点本领的人,都想找一个好主子效劳,给自己挣一身功名。那么,找谁好呢?

刘表太差,不会用人。曹操是个奸雄,和自己的世界观不一样;而且他势力大,人才多,自己去了也不值钱。孙权身边也不缺人手,左有张昭,又有周瑜和鲁肃,谋臣武士俱全。刘备虽也有武士,却缺谋臣--别的谋士胆子太小,做战术谋画还行,战略眼光差点;而且此人礼贤下士不说,他自己还有一点点龙血脉,若是将来事业做大,当个皇帝也能服众望。

就是他了。

刘备再孬,也是龙种,所以徐庶出发去曹营前,向他推荐诸葛亮,他居然要诸葛亮自己去见他。徐庶说不行呀,您得自己去请。

结果一访没访着,游山去了。

二访访着人了,却不是诸葛亮,而是其弟诸葛均,拥炉抱膝,歌曰:“凤翱翔于千仞兮,非梧不栖;士伏处于一方兮,非主不依。乐躬耕于陇亩兮,吾爱吾庐;聊寄傲于琴书兮,以待天时。”歌子很雅,气派很大。打道回府的路上,又见一骑驴老头吟诗:“一夜北风寒,万里彤云厚。长空雪乱飘,改尽江山旧。仰面观火虚,疑是玉龙斗。纷纷鳞甲飞,顷刻遍宇宙。骑驴过小桥,独叹梅花瘦!”结果仍旧不是诸葛亮,而是他的丈人黄承彦。都是有才的人,却都不是诸葛卧龙。好比一首歌的副曲都如此吸引人,正歌该是怎样令人神往啊!

到第三回,刘备就跟娶媳妇似的,先请人卜了吉期,然后提前斋戒三日,出发前还沐浴更衣,把关羽和张飞气的。这回去了倒是在家,可是睡大觉呢。刘备不令人叫醒,而在旁边乖乖侍立,张飞憋一肚子火,要给他点火烧房子,把卧龙熏出来。就这样,诸葛亮在刘备目光注视之下,足足又睡了一个多时辰,才悠悠转醒,吟诗一首:“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完了问一句“有俗客来吗?”

他假装看不见刘备拱立阶下。

童子报曰:“刘皇叔在此,立候多时。”

诸葛亮这个神人,骂童子道:“咋不早说,我去换衣裳。”然后摇摇晃晃到后堂。这一去又是半晌。

这就叫摆谱。

这个谱摆得大,就让他摆一摆吧,因为他此后就要跟着这个人打天下,鞠躬尽瘁,呕心沥血,死而后已啊。

诸葛亮最大的神奇不是披发仗剑,步罡踏斗,借东风,布八阵图,拜星借寿,而是未出隆中,先定计三分天下。他先替此时还弱得谁都能捏一把的刘备制订出了行动总纲,此后刘备种种作为,皆是围绕着这个纲领来施行的。当时战火纵横,乱象纷纭,天下不是棋盘格,分不清谁输谁赢,今日你王我寇,明朝你败我胜。他怎么生了一双看透天下的眼睛?

定计的总体方针就是避硬,欺软:

第一,不跟曹操争。此人兵多将广,又“挟天子以令诸侯”,惹他好比惹皇帝。

第二,不跟孙权争。孙权的老爹孙坚和老哥孙策已经替他把江东打理得根基稳固,他自己又能干,那边能人又多,占着天时、地利、人和,所以只适合当朋友,不适合做敌人。

第三,想办法夺荆州做根据地。当时的荆州牧刘表没有本事,守不住。不过,最好巧取,不要豪夺,毕竟刘表是他的姨夫,所以,等吧。机会总会来的,它也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除此而外,还有益州,沃野千里,物产丰富,而且刘璋暗弱,也守不住。

拿下这两个地方之后,你这位“帝室之胄”就可以有一个自己的独立王国了。然后,抓紧时间充实力量,强大自己,再联合孙权,一旦天下有变,“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两路大军一路进攻洛阳,一路进攻西安,霸业可成,汉室可兴。说白了,就是一旦天下打成一锅粥,你就可以分兵两路,扫平天下,自己当皇帝了。

可惜,我们只看到了魏、蜀、吴三国相争,却没看到蜀国一统江山的那一天。诸葛亮得其主而不得其时,最后遗恨五丈原。

时也,运也,命也。

不过,大纲是制订出来了,展现在刘备面前的是一个三分天下的草图,里面的枝枝叶叶有待日后用鲜血和生命把它着急,涂满。刘备缺的就是有这份高瞻远瞩,能够把纷纭复杂的现状抽丝剥茧、条分缕析的能人,所以他对诸葛亮高兴地说:“善!”

其时,距离曹操和刘备青梅煮酒已经八年,八年间曹操势焰张天,刘备丧家之犬,八年后,曹操最得力的谋士郭嘉去世,刘备却得了卧龙。

诸葛亮过江东是一场好戏。这场戏得由他亲自去唱,因为是他提出的联吴抗曹的方针。旁人唱戏,会唱坏,唱走样。

说实话,江东人是瞧不起刘备的。一个草鞋王,要兵无兵,要将无将,虚撑起来的花架子,和曹操的名将如云,兵如飞蝗相比,真的是一个在地下,一个在天上。在这种情况下,面对曹操南伐,东吴就破成了两派,一派主战,一派主降。孙权不知道听哪一派的好。他若肯战,蜀国能胜;他若是降,蜀国必败,诸葛亮也小命不保。他是天平上的砝码,一念决定大势走向。

诸葛亮铜心包着铁胆,胆包着身躯,就那么去了。

一群人严阵以待。

张昭说:我听说尊驾自比管仲、乐毅,可是您未跟随刘备之前,他尚且能够兵马纵横,割城据地;你跟了他,他却一路大败亏输。人家管仲和乐毅是你这么干的吗?

诸葛亮说:燕雀不知鸿鹄之志。人得了重病,不能直接下猛药,要用性宽和的药慢慢调理。我主刘豫州没有地盘,寄住在刘表那里,所有人马加起来不满千人,大将只有三个:关羽、张飞、赵云。就这样,我还能够指挥火攻博望坡,水攻白河,吓得夏侯惇和曹仁之辈要死。管仲和乐毅在这种情况下用兵,也不过如此吧。再说,寡不敌众,胜败乃军家常事,汉高祖皇帝刘邦跟项羽打仗,那不也是败了又败?到最后垓下一役方显战功,那是因为听用了韩信。不过韩信用兵再神,他也不是战无不胜。总的说来,“国家大计,社稷安危,是有主谋。非比夸辩之徒,虚誉欺人:坐议立谈,无人可及;临机应变,百无一能。诚为天下笑耳!”一句话说的张昭无话可答。

虞翻说:现在曹公领百万雄兵,千员猛将,要吃掉你们,你们退到江夏,不是胆小鬼是什么?

孔明说:我们家刘豫州就几千人,怎么跟百万人打?所以退守江夏,以待时机成熟,再行反攻。我们才不像江东的某些人,明明自己的地盘又大,兵员又多,粮食又充足,又有长江做天险,还怕那个老贼,劝主子屈膝降曹,只为保自己身家性命。你们怕曹操,我们不怕曹操!

虞翻被说得脸通红--他是力主降曹的。

又有一个叫步骘的人说:孔明,你不过就是长了一张利口,就跑来游说我们东吴,效仿苏秦和张仪了!

孔明说:人苏秦和张仪怎么了?人家是辩士,更是豪杰。苏秦仙六国相印,张仪两次相秦,那都是有真本事的,那种畏强凌弱、惧刀避剑之人,没资格跟人家比。你们听了曹操夸大话说有百万雄兵,还没见着真章呢,就吓得请求降曹,怎么敢笑话这两个人?

步骘脸通红。

一个叫薛综的人说:孔明先生,你觉得曹操是个什么样的人?

孔明说:是汉贼。

薛综说不对,汉朝传到现在,天数将终。人家曹公一个人占了三分之二的天下,刘备不识时务,非要拿鸡蛋碰石头,不败才怪呢。

孔明真气坏了,厉声骂他:你怎么敢说这么无父无君的话!人生于天地之间,忠君孝亲是根本。你是汉臣,吃的汉家的饭,穿的汉家的衣,见曹贼那种有不臣之心,想要篡国的人,就该发誓一起灭了他,如今却这么替他说话。你没资格和我说话,闭嘴!

这家伙满面羞惭,不能对答。

然后,陆绩出马。“陆绩怀橘”的主角就是他。六岁那年,在九江见到袁术,袁术让人拿橘子给他吃,他不但吃,还往怀里揣。袁术逗他,说你不但吃,还要揣,想干嘛呀?他说这橘子好甜啊,我想带回去给娘吃。

如今他长大成人,在孙权营里效力,说:曹操这个人是不好,挟天子以令诸侯,可是他家世好,是相国曹参之后;哪像刘备,虽然号称是中山靖王之后,可是无据可考,眼下不过就是个卖草鞋的。他哪哪都比不过人家曹操,有什么资格和人家抗衡呢?

孔明说陆郎啊,你这话不对。曹操是相国之后,那他不是汉臣。他如今这么干,就既是不忠,又是不孝,既是汉室乱臣,也是曹族贼子。我们刘豫州可不是无出处啊,就连当今圣上也给他查家谱赐爵位呢。而且,卖草鞋怎么了,咱们汉高祖当初也不过就是一个小小的亭长罢了。你说的是小孩子的见识,不配和我对话。

陆绩被堵得出不来气。

在刘备与曹操之间比对哪个最优的话题,已经被孔明说得没有人敢再提,又有一个叫严峻的人换个角度挑衅:孔明先生,您平素读的是何经典?

孔明说:腐儒读书才寻章摘句,你看古代那些有名的人,比如伊尹、子牙、张良、陈平、邓禹、耿弇,他们都有匡扶社稷的大才,你能说出他们平常读什么书吗?我们是干大事的人,怎么能够效仿那些穷酸书生,在区区笔砚之间数黑论黄,舞文弄墨?

严峻低头丧气。

一个叫程德枢的人大叫:你就爱说大话,没有真才实学,徒有虚名,正是被读书人笑话的那种人。

孔明说:读书人也分君子之儒和小人之儒。君子之儒,读书致用,忠君爱国,守正恶邪,胸怀大志,要泽被当时,名留后世。小人之儒下笔虽有千言,胸中实无一策,只会卖弄词章,一点节操不讲,谁给的官大谁就是娘。这种人,就算他像杨雄那样下笔万言,又有什么用!

好一场刀光剑影。

旁人面对如此多的能人辩士,恐怕早吓得腿肚子转筋,他却能够转圜其中,自在游刃。

但是,还有一个最大的人需要说服,就是孙权。

孙权不想降曹,一旦降曹,别的人加官晋爵,他死路一条。可是,他又怕实力不强,抵抗不住曹操。正在犹豫之间。

诸葛亮给他分析:我们豫州兵力一万,刘琦兵力一万,孙权兵力十万。而曹操虽然号称大军八十万,但是长途奔袭,累得臭死,恐怕两三个人都当不了一个人使;而且曹操的军队都是北方人,跑到南方来打仗,一方面水土不服,另一方面不识水性。咱们却不同,以逸待劳,天时、地利、人和占尽。在这种情况下,蜀、吴联合起来把曹操打败,赶回北方,他的力量削弱,而荆州力量有一个长足的增长,东吴也能够保全,三方势均力敌,从此鼎足三分,再也不用担心曹操吞并,这样难道不好吗?

于是大局定矣。蜀、吴联盟。

真神。

事情走到这一步,真的按照诸葛亮当时隆中对的方案来了。天下鼎足之势被他一步步推动着,正在走向完成。

此后火烧赤壁,曹操败走华容道,天下就此三分。至于“借东风”,“草船借箭”,那不叫神,叫妖。他不是妖,他是士,“士为知己者死”的士,“为国捐死生”的士。

可惜,得其主,不得其时。

此后运筹帏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大大小小战役战斗,不计其数。和曹操斗,和孙权斗,和刘表斗;和天时斗,和地理斗,和人文斗;争地盘,争兵员,争粮草,争民心--外带着争主公。刘备到东吴招亲,差点贪恋枕席之欢,不肯回来打天下。若非他锦囊妙计,刘备就真成了孙权的妹夫,吴国太的上门女婿了。

刘备和他,真的是如同腹心。历来君臣相忌多于相亲,相害多于相托,能够处成刘备和诸葛亮这对君臣模范的人,真是少之又少。不是主公没肚量,就是臣子有野心。结果刘备和诸葛亮,一个是有肚量,一个是无野心,于是情好日密,胜似兄弟。

可是刘备要死了。当时曹操已死,曹丕受汉帝禅让登基建立魏国,于是刘备在白帝城嘱托诸葛亮,说你的才干十倍优于曹丕,既然他能当天子,那么,若是刘禅的才干足以让你辅佐,你就辅佐之;如果他没本事,那你就取而代之。

诸葛亮顿首哭拜,说主公您说哪里话来!亮自当竭忠尽力,辅佐幼主,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他说到了,也做到了,从此他就是刘禅的相父,名为君臣,实如父子,事无巨细,皆由他一口一手一心调度。从此蜀汉天下,惟他为尊。

可是他却没有一星一毫的谋权篡位的野心。单凭这份绝对的忠诚,就可以称得上千古第一神人。

且看他的《出师表》,老臣心。

公元226年五月,魏文帝曹丕死,诸葛亮决定出征伐魏。他要去替暗弱的刘禅打天下,可是又实实在在对留守国都的傻孩子放心不下,于是就像天下每一个父母一样,挂肚牵肠,千叮万嘱,写成了这篇千古名文,要教刘禅广开言路,亲贤臣,远小人,赏罚严明。

“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这十三个字,是诸葛亮这么多年来的生活状态。没有谁是真的神人,只有算无遗策的聪明人,肯动脑筋,会动脑筋。可是大脑整日价高速运转,能睡得着、吃得香才怪。当初日上三竿尚且高卧不起的卧龙,如今日日忙于施云布雨,煎熬寸心。说到底,他是肉身的人,不是成圣的神。这样的生活状态,真的很可怜。

真的是千古忠靖老臣心。

他在《出师表》里说:“先帝知臣谨慎”,“谨慎”是他的最大特点。他到江东舌战群儒,是事先做足了功课的,知道东吴有哪些人,这些人都是什么履历,有什么特长,有哪些弱点,若是此人如此之说,我当如此应对;若是彼人如彼之说,我又当如何应对……所以这场仗才打得精彩,打得漂亮,打得东吴马翻人仰。

还有名扬千古的锦囊妙计。刘备招亲,他把招亲不成功如何,成功了又如何;主公记得回家怎样,不肯回家又怎样,都事先考虑周详。

还有一次次的兴兵打仗,打仗前,自家兵员多少,粮草如何,谁适合做前锋,谁适合做策应,你去哪里埋伏,你去哪里布疑阵,这边哪里有条宽多少丈的河,那边哪里有一个山坡一块密林,都种种参虑周详,烂熟于心。

诸葛亮北伐撤兵,司马懿纵马查看蜀军大营,发现营垒里锅灶粮草茅厕,都安排得井井有条,不由叹曰:“真奇才也。”

这就是他的谨慎。能谨慎到连锅灶怎么安排,厕所安在哪个方位都考虑周详,真的很神。

因为谨慎,所以马谡自告奋勇守街亭,诸葛亮又把王平叫来吩咐:“下寨必当要道之处”,还有,“安营既毕,便画四至八道地理形状图本来我看。”这还不算,还又埋伏了魏延和高翔两路人马做接应。

可惜,他谨慎,碰上了一个名叫马谡的自认聪明的傻大胆,才有了如今的京戏《失空斩》。它的全称是《失街亭、空城计、斩马谡》。

这个故事发生在诸葛亮一出祁山。

蜀汉建兴六年(公元228年)春天,诸葛亮上《出师表》,然后率主力向祁山方向进攻。吓得三郡同时背叛魏国,投降诸葛亮。姜维就是在此时收归蜀军营帐。

魏明帝命大将张郃应战,诸葛亮则派马谡带兵。马谡自告奋勇守街亭,王平让他在五路总口下寨,他不肯听,非得要在山上屯军,说是要效仿孙子的“置之死地而后生”,如果魏兵绝了我军汲水之道,蜀兵一定会拼死力战。

结果因为他一意孤行,丢了街亭。幸亏诸葛亮不辜负他“谨慎”的美名,预先埋伏下两彪人马接应,否则魏延和王平都得死在阵前。

司马懿乘胜追击,诸葛亮被逼无奈,使出一个大胆,唱了出“空城计”。京剧里诸葛亮铮铮抚琴,悠然吟诗,城门大开,司马懿带领大军杀到,诸葛亮还热情欢迎他进来坐坐,听我弹弹琴。正所谓:“我正在城楼观山景,耳听得城外乱纷纷,旌旗招展空翻影,却原来是司马发来的兵……既到此就该把城进,为什么犹豫不定,进退两难为的是何情?左右琴童人两个,我是又无有埋伏又无有兵。你莫要胡思乱想心不定,你就来来来请上城来听我抚琴。”

他越这么说,司马懿越不敢往里进,挥手退兵。他前脚退兵,后脚诸葛亮抹把冷汗,脚底抹油,快溜!

诸葛亮收拾了危局,回过头来就斩马谡。马谡临终给诸葛亮写信,说您看待我如同亲生之子,我看待您如同亲生父亲。希望您能够贯彻杀鲧而用禹的大义,使你我的平生之交不亏于此,那么我就是死了,也在九泉之下含笑无恨也。当时十万大军为之流泪。他死之后,诸葛亮亲临致祭,好生抚育他的遗孤。

诸葛亮难。法纪与人情,哪一头重?哪一头轻?严明了法纪,就不能顾念人情;可是严明了法纪,那被杀的人什么也不知道了,这个下令杀人的,心里多么难过。所以他才会哭。

诸葛亮为严明军纪,自请连降三级。

此后就是二出祁山、三出祁山,四出祁山,五出祁山。历时七年,师劳功微,最终心力耗尽,命丧五丈原。

在他四出祁山的时候,做木牛以运粮。

“木牛流马”,都是诸葛亮的发明。单凭这一手,他就可以跻身发明家之列。可惜,这个光环被他政治家、军事家的光环给掩盖了。据诸葛亮文集里记载,木牛流马的做法如下:

“木牛者,方腹曲头,一脚四足,头入领中,舌著于腹。载多而行少,宜可大用,不可小使;特行者数十里,群行者二十里也。曲者为牛头,双者为牛脚,横者为牛领,转者为牛足,覆者为牛背,方者为牛腹,垂者为牛舌,曲者为牛肋,刻者为牛齿,立者为牛角,细者为牛鞅,摄者为牛鞦轴。牛仰双辕,人行六尺,牛行四步。载一岁粮,日行二十里,而人不大劳。”

流马的尺寸及做法如下:

“流马尺寸之数,肋长三尺五寸,广三寸,厚二寸二分,左右同。前轴孔分墨去头四寸,径中二寸。前脚孔分墨二寸,去前轴孔四寸五分,广一寸。前杠孔去前脚孔分墨二寸七分,孔长二寸,广一寸。后轴孔去前杠分墨一尺五分,大小与前同。后脚孔分墨去后轴孔三寸五分,大小与前同。后杠孔去后脚孔分墨二寸七分,后载剋去后杠孔分墨四寸五分。前杠长一尺八寸,广二寸,厚一寸五分。后杠与等版方囊二枚,厚八分,长二尺七寸,高一尺六寸五分,广一尺六寸,每枚受米二斛三斗。从上杠孔去肋下七寸,前后同。上杠孔去下杠孔分墨一尺三寸,孔长一寸五分,广七分,八孔同。前后四脚,广二寸,厚一寸五分。形制如象,靬长四寸,径面四寸三分。孔径中三脚杠,长二尺一寸,广一寸五分,厚一寸四分,同杠耳。”

有爱做手工的朋友,试着做一下吧。

此后是五出祁山,既要对百姓秋毫无犯,单靠流马运粮,粮草又怕接济不上,所以诸葛亮施行屯田。可是毕竟是出去打仗,仍宜速战。可惜对手是司马懿,老奸巨猾,说什么也不肯出战,怎么骂阵也不出!有受不了骂要求出战的将领,他为了安抚他们,就假惺惺向皇帝上表,请求出战--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你要不要出兵打仗,用得着问山高皇帝远的皇帝吗?一看就是假招子。皇帝也聪明,知道配合他演戏,一道命令下来:不许出战。于是都消停了。

诸葛亮着急了。他派人送给司马懿一套女人的衣服,说你畏首畏尾,像个娘们,还是穿上这身衣裳,捏着兰花指绣你的花去。你要有血性的,咱就约个日期光明正大打一场。

司马懿假笑两声,把衣裳居然收下了。然后开始套使者的话,说你们诸葛公一顿吃多少饭啊?一晚睡几个时辰的觉啊?平时工作忙不忙啊?累不累啊?看起来好像很关心诸葛亮的健康,使者感动了,说:我们大人可累了,天天睡得比狗少,起得比鸡早,罚军棍二十以上的刑罚他都要亲自过问,只吃一点点饭。

司马懿一听就笑了--诸葛亮快把自己活活累死了。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啊。

可是诸葛亮也不想死。所以他才运用神通,想给自己续命,点燃七星灯,七盏大灯,周围环绕四十九盏小灯,七日内主灯不灭,可寿增一纪,就是多活十二年。

他自己沐浴更衣,拈香祝拜:

“亮生于乱世,甘老林泉;承昭烈皇帝三顾之恩,托孤之重,不敢不竭犬马之劳,誓讨国贼。不意将星欲坠,阳寿将终。谨书尺素,上告穹苍:伏望天慈,俯垂鉴听,曲延臣算,使得上报君恩,下救民命,克复旧物,永延汉祀。非敢妄祈,实由情切。”

不是不知道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可是到了此时,汉室未克,壮志未酬,实在是顾不得了。

于是晚上乞上天赐命,白天抱病理事,计议军机,想快快把自己累死了算。真矛盾。他未出山时,看梅花,访朋友,踏瑞雪,读书,清啸,高卧,哪一样不是享受生活?他出山后,制订纲领,辅佐人君,出使江东,排兵布阵,运筹帏幄,三十六计计计使全,哪一计不是使的自己的心血,哪一天是顾惜自己的生命?

算起来出山不如不出山,从政不如不从政,做一个算无遗策的神人,不如做一个悠游卒岁的普通人。

结果祈禳六夜,还差一夜,被魏延一脚踏灭主灯。延寿未成。

临死,他把一切都传授给了姜维,又安排了自己的身后事,若是魏延反叛,当如何如何;若是司马懿趁虚来攻,又如何如何。然后,“强支病体,令左右扶上小车,出寨遍观各营;自觉秋风吹面,彻骨生寒,乃长叹曰:‘再不能临阵讨贼矣!悠悠苍天,曷此其极!”

好痛。

一场只活了五十四岁的人生。

公元234年8月28日,夜,孔明归天。

他死了,司马懿果然带兵来追。结果他一追到,姜维马上下令,旗帜掉头,战鼓咚咚,后队变前队,好像要向司马懿进攻。司马懿一看,又中计了,撤!然后汉军从容离去,大举哀声。有人报告司马懿说诸葛亮真死了,司马懿长叹一声:“我能料生,不能料死!”

诸葛亮死了。刘禅好像又死了一回父亲。诸葛算无遗策,早就料到身后事,曾经跟刘禅说我在老家成都有八百棵桑树,十五顷薄田,足可以供给子孙。臣在外任职,衣食皆由国家供给,无需再置产业,添家财。待臣去世,要让家无余物,外有余财,否则便是辜负陛下恩宠与信任。

现在他死了,检点平生,果如斯言。

他遗言将自己葬在定军山。偌大个神人,多智近妖,却不讲风水,不虑后世,自己的墓穴仅能容纳棺材,一无陪葬。

才华横溢的一生,算无遗策的一生,殚精竭虑的一生,得其主不得其时的一生,一边戎马倥偬,一边搞发明创造的一生。“亮性长于巧思,损益连弩,木牛流马,皆出其意;推演兵法,作八陈图,咸得其要云。”木牛流马,连驽,八阵图。

说的是那年刘备为给关羽和张飞报仇,提兵攻打东吴,被东吴后起之秀的大将陆逊火烧八百连营,逃回白帝城。诸葛亮远在成都,刘备走投无路。一日陆逊正率军围攻,八阵图里一片喊打喊杀的声音。他提兵迎战,结果却是乱石一片。待回去再打,背后又响起杀声。这样来回往返,人困马乏,士卒战心离散。一个附近的老人告诉他说这是当年诸葛亮特意摆下的阵法,专门用来对付犯境吴兵。陆逊气怒,带人进阵,刚进去还艳阳高照,一进阵就漆黑一片,想出又出不来,在里面转圈圈。好容易见前面一点灯光,一个人影,随其导引,才能出阵。原来这个人是诸葛亮的老丈人黄承彦。

杜甫有诗《八阵图》:“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他还发明馒头。说的是当年七擒孟获,班师过泸水,要拿人头祭祀。诸葛亮就用面粉和面裹以肉做成人头状顶替人头用以祭祀。“馒头”原来是指顶替用来祭祀的俘虏蛮夷的头,所以是称为“蛮头”,后来就成了现在沿用的馒头。那时候的馒头,应该是我们现在吃的包子。

还有孔明灯。现在每当过年节,孩子们就会放飞孔明灯,还有恋人们也会放飞孔明灯,一点灯光飘飘忽忽飞到天上,带着美好的企愿。这却是当年诸葛亮被司马懿围困,特地做来求救的。

他还会书法,篆书、八分、草书。宋徽宗宣和内府的《宣和书谱》记载:诸葛亮“善画,亦喜作草字,虽不以书称,世得其遗迹,必珍玩之”。

还会画画。东晋常璩《华阳国志》记载:“南中,其俗征巫鬼,好诅盟,投石结草,官常以诅盟要之。诸葛亮乃为夷作图谱,先画天地日月君长城府,次画神龙,龙生夷及牛马驼羊。后画部主吏,乘马幡盖,巡行安恤。又画夷牵牛负酒赍金宝诣之之象,以赐夷,夷甚重之。”

他还工音律。《中兴书目》记载:“《琴经》一卷,诸葛亮撰述制琴之始及七弦之音,十三徽取象之意。”

神人啊神人。

他为什么不是发明家,不是音乐家、琴师,不是书法家,不是作家?皆因他的大才盖住了小能,大德盖住了大才。

所以他的传说最多,名声最盛。历来人们重的还是德行。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除了《出师表》,传诵千年,上口成诵的,还有这篇短短的《诫子书》。他四十六岁方得子诸葛瞻,儿子才长到八岁,他却要撒手归天。这封短短的家书,寄托着一个父亲的殷殷厚望。他用他一生行状,为儿子立下了榜样。他要儿子静以修身,他就没有浮躁之气;他要儿子俭以养德,他就没有奢侈之举,悖德之行。他要儿子淡泊宁静,因他自己就淡泊宁静。他要儿子爱学习,立大志,后世的人都跟随他的教德,学以广才,志以成学。他给儿子、也给后世人,树立了一个模板。

一首歌终将唱完,只余袅袅尾声,留给后世人抓住一个音韵的尾巴津津乐道,口口传诵。这样的人,世人跟不上他的脚步,所以他必定活得孤独。所以易中天才会如此评他:“……曹操是一个可爱的奸雄。诸葛亮则是一个备受推崇,其实却不被真正理解的孤独的人。”

一个孤独的神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