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筹备代表会议会场,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全国工商联是干什么用的?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全国工商联是干什么用的(全国工商联是怎么产生的)

全国工商联是干什么用的

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筹备代表会议会场

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筹备代表会议纪念章

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简称“全国工商联”)是中共领导的具有统一战线性质的人民团体和民间商会,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组成单位之一。

中共领导的工商联最早出现于解放战争时期的东北。但此时仅在少数城市建立过工商联组织。1949年8月,中共中央作出成立工商业联合会的决定,一些大中城市又相继成立工商联地方组织。

建立全国性工商界的组织,则在1949年筹备政协会议时曾有过动议,但转而即放弃了。因为当时工商界本身的条件限制了这个组织的建立。

1951年10月,周恩来在政协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的政治报告中指出:“私营工商业内部的经济改组已在开始,工商业联合会将逐渐成为全体工商界的、即包括各城市、各阶层和各行业的、并使中小工商业者享有平等权利的组织。”会议期间,全国政协常委会随即推定陈叔通、李维汉、章乃器负责推动全国工商联的筹备工作。经过征询工商界代表的意见,与有关部门协商后成立了由18人组成的筹备处。沙千里任筹备处秘书长。

1952年6月20日至30日,全国工商联筹备代表会议在北京举行,出席会议代表413人,其中大部分来自私营企业,有319人。这是一次以民族资产阶级工商业者为主体的会议,也是中共对民族资产阶级集中进行统战工作的一次会议。中共中央对这次会议很重视,提出会议的方针是要在消除“五毒”的基础上,团结民族资产阶级。这次筹备会,成为成立全国工商联的前奏。

与会的私营工商业代表中多数人在“五反”运动中受到冲击,同时在生产经营中也受到“左”的干扰。比如,有关部门普遍压低了加工订货的工缴费和货价,使他们资金缩减,生产困难。因而,他们对共产党和政府有疑虑和牢骚。

针对这种思想状况,会前各地利用接见赴京开会的代表等时机,积极宣传中共政策。

如谭震林、陈丕显、陈毅等曾专门邀请江、浙两省代表座谈,陈毅专门作了形势任务报告,反复讲解中共统战政策,强调中共对资本主义企业不是剥夺,而是“利用、限制、改造”,对于资本家不是消灭,而是“团结、教育、改造”,把资本家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陈毅还鼓励说,“只要你们真正遵守共同纲领,积极搞好生产,搞好国计民生有利的事业,跟共产党走,走社会主义道路,前途肯定是光明的”。

会议期间,筹备处主任陈叔通在开幕词中既指出“五反”的重大意义,又说明私营工商业在消除“五毒”后仍有光明的前途,鼓励工商界发挥生产和经营的积极性。周恩来到会作了关于学习《共同纲领》的报告。毛泽东亲自接受了会议献旗。

会议安排了两天进行分组讨论。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陈云就代表们提出关于加工订货的合理利润、“五反”运动中部分私营工商业发生呆滞的现象、银行利息、税收、劳资关系和防止“三害”“五毒”等问题,一一作了明确的回答,宣布决定在“五反”后新的情况下进一步调整工商业,照顾工商业者的合法权益。陈云提出关于利润的合理规定和降低银行利率等措施,受到工商业者的欢迎。

最后,会议在充分酝酿协商的基础上,于6月30日选举产生了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筹备委员会。主任为陈叔通,副主任有李烛尘、南汉宸、章乃器、孟用潜、盛丕华、许涤新、荣毅仁等13人。

这次工商联的筹备代表会议,是一次很成功的会议。通过会议,贯彻了中共对民族资产阶级的方针政策,注意与民族资产阶级协商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就连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政务院财政委员会主任陈云在会上的报告,事先也与陈叔通、黄炎培、章乃器等人进行了研究。

通过这次会议,缓和了“五反”运动后紧张的阶级关系,安定了资产阶级的情绪。许多代表说:“低着头去(开会),抬起头回来”。

1953年4月,中共中央同意全国工商联筹委员党组关于筹备正式成立全国工商联问题的请示报告和中央财政经济委员会、中央统战部的意见。同年5月,全国工商联筹委会举行第四次常委会,着重讨论召开会员代表大会,正式成立全国工商联的问题。10月23日至11月12日,全国工商联第一届会员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讨论通过了《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章程》,选举全国工商联领导机构,正式成立了中共领导的以团结民族工商业者为主的统一战线组织――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

【徽章与荣誉】badge_honor

专业人士精心打造 原创文章每日呈现

回望历史 关注荣誉 铭记功勋

自媒体中体裁唯一 独家推出

凤凰、头条、新榜多次上榜公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