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三个过程及护理(发烧护理的七个关键点)(1)


最近发烧的孩子特别多,之前我们写过很多如何应对发烧的文章(见文末“相关阅读”),但是当孩子发烧的时候,我们除了用儿推等绿色方法给孩子调理之外,做好护理也是非常重要的。


发烧三个过程及护理(发烧护理的七个关键点)(2)


发烧三个过程及护理(发烧护理的七个关键点)(3)


我们一定要注意观察孩子手脚的温度,发烧的时候,我们要随时用手背去感知孩子手心和脚心的温度。


如果发现手脚开始变凉,甚至变化非常的快,迅速变凉,那说明热量传导开始受阻了,热量达不到末梢,用中医的话就叫“厥症”,阴阳不能够顺接了,这种情况如果不去处理会使病情趋于恶化。


这时我们就需要给孩子用热水来泡热手脚,或者用搓的方式或者温敷的方式让手脚变热,这样才能够让阴阳得以顺接,让热量能够到达四肢末梢并散发出来。

我们不能够采用退烧贴、冰敷等寒凉的物品降温方式,我们曾在 这篇文章中具体讲过,无论中医西医,都不推荐使用温水擦浴退热,更不推荐冰水或乙醇擦浴退热。


从中医角度来讲,不管冷水还是热水,都会干涩毛孔司开合的作用,导致更加闭塞,不利于散热,同时也会引起局部阳气的损失,降低阳气的战斗力,甚至还会增加再度着凉的风险。所以物理降温不光不能从根本缓解病情,反而会帮倒忙,加重发烧,或让发烧反复。


发烧三个过程及护理(发烧护理的七个关键点)(4)


在孩子发烧期间,饮食一定要清淡、易消化。


生病的时候,脾胃其实是非常虚弱的,因为我们身上的气,大部分都要用于与邪气抗争,而且这个时候也往往有病邪存留在体内,所以此时最重要的不是如何去补,而是要让脾胃得到充分的休养生息。


因此饮食上要保证口味清淡、易于消化,同时也不能吃太多,七分饱就可以了,有利于康复。


最重要的要忌口肉、蛋、奶、水果、糖类。这些都会增加脾胃的负担,酿生湿热。当然也不能吃一些寒湿的食物。

如果是风寒发烧,我们应该注意避风寒,适当穿衣服,多喝热水,不能喝凉水,不吃水果、凉拌菜、绿茶等生、冷、寒、凉的食物。


如果是热性的病症,如风热感冒、积食发烧、内热外感、时邪感冒等,孩子还要忌口像韭黄、韭菜、大蒜、蒜黄、花椒、大料、葱、姜等热性的食物。

发烧时最提倡的食物就算大米粥,因为大米粥易消化,还最容易补充津液,而且大米色白,容易入肺经,也有补肺、润肺的功效。


特别提醒的是,如果是孩子还在吃母乳的阶段,母乳喂养的妈妈,也要按照上面所说的饮食进行忌口。


发烧三个过程及护理(发烧护理的七个关键点)(5)

孩子发烧时,怕冷怕热的表现往往十分明显,我们可以细心观察孩子,根据孩子自身的感受来增减。


当孩子出现明显恶寒(怕冷)情况的时候,比如外感风寒的孩子会有恶寒的情况,还有当体温明显升高时也会恶寒,这时孩子往往会身体蜷成一团、哆嗦,我们就要给他适量增加衣物或被褥。


像风寒感冒,我们可以用厚一些的被褥给他裹紧,或者背后敷上红豆包,让他略微出一些汗,通过汗液把体表寒邪排出,但是切忌不要让孩子出大汗,津液流失过多,反而不利于病情好转。


像积食发烧、时邪发烧、风热感冒,孩子往往会感到燥热,踹被子,那么我们可以在保证不会让他着凉的情况下减少被褥,或解开衣物,以助散热。

当孩子病情好转以后,精神状态也会好转,往往就会下床玩,这时也要根据情况适当加减衣物。活动时适当少穿,不动的时候要适当的多穿。


要注意,穿得再多不要捂出汗。我们判断衣服穿得是否合适时,不是摸手心,而要用一根中指感知他后背。如果后背有汗,或者衣服发潮、湿了,说明毛孔都张开了,这时孩子很容易着凉,那么就要用干布把皮肤擦干,等汗都落了,再减少衣物。


发烧三个过程及护理(发烧护理的七个关键点)(6)

人生病的时候其实不是特别想吃饭,也不是特别想玩,这是很正常的,因为生病时需要很多的正气,补充正气最好的方式就是通过睡眠和休息。


所以孩子生病了最好在家中静养,不外出,更不要到远地方旅游,或者不要去人多嘈杂的地方,比如说封闭的商场,室内游乐园等等。这些地方不光是空气污浊,最重要的是会损耗心神。养病不光是让身体休息,心神休息才是最重要的。


发烧三个过程及护理(发烧护理的七个关键点)(7)

人体需要动用气血,脾胃腐熟运化食物后,才能够获得其中的营养成分,所以能否获得足够的营养,关键在于脾胃是否健康,只要脾胃功能正常,仅仅食用主食和蔬菜就可以获得足够的营养。


孩子生病期间,以及病愈后一段时间,脾胃都是出于比较虚弱的状态,这时我们要尤其注意给孩子提供的食物,是否适合他脾胃当下的运化能力。


像肉、蛋、奶这类食物,如果单纯从西医的营养学来看是高营养的,但从中医角度来看,却属于滋腻难化的食物,而且它们的气比较腥膻秽浊,脾胃不好运化,而且还会助湿生痰、化热。


所以虽然孩子退烧了,但脾胃还没有完全恢复,这时如果吃这些滋腻难化的食物,会再次受伤,造成病情反复,甚至加重或产生新的疾病。这在中医里叫做“食复”。我们的老学员@雪菜菜曾在 这篇文章中分享了她的一次孩子病好后没注意饮食导致“食复”的经历,在我们的学员里,也有很多妈妈有过类似的教训,所以务必要按照第二项饮食清淡的原则来安排饮食。


发烧三个过程及护理(发烧护理的七个关键点)(8)


即使孩子病好了,我们在日常护理中也不能松懈,要帮助孩子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护好脾胃会为他一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多做一些养护脾胃的儿推,如推脾经。正所谓“四季脾旺不受邪”,当孩子的脾胃强健了在,正气就会提升,不容易生病,即使生病了也特别容易痊愈。


发烧三个过程及护理(发烧护理的七个关键点)(9)


很多家长在当孩子的病好了以后,就又开始恢复以前的生活习惯,其实这时候我特别希望大家做一件事,就是复盘。就像我们工作一样,每天工作结束后要复盘,一个项目结束后也要复盘。

我相信我们学儿推当然不是只想当一个儿推消防员,我们真正的心愿是想让孩子体质得到提升,所以我们不能孩子病好了,就翻篇儿过去了。几乎所有疾病的起因都能推导到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如果不注意这些,病好后习惯照旧,那么孩子的体质很难得到提升。


所以我们要回问自己,孩子到底是怎么病的,是怎么积的食?是怎么着的凉?日常养护中有哪些没注意到的情况,孩子有没有情绪方面的压力?……,当我们找到真正的原因后,就对疾病会有更深一层的认识了,自然也就会明白日常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


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我们大多数人都是在一次次磨难中得到成长的,我们当然不希望孩子生病,但当孩子生过一次病后,我们至少要从这场病中得到更多启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