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埃德蒙
要论2008年以后中国影迷最喜欢的好莱坞导演,非克里斯托弗·诺兰莫属。
传统的好莱坞江湖已开始分崩离析,马丁·斯科塞斯一方面在和漫威较劲,另一方面拥抱网飞。斯皮尔伯格、詹姆斯·卡梅隆以监制为主,科波拉仿佛只活在影迷的记忆里。
无他,四大帮派他们老了,时代变了。
黑帮、足坛、歌坛、影坛,包括好莱坞在内,都是后浪拍死前浪的生态。
你盘踞这个势力范围再久,都有交出权杖的那一天,就看你选择平稳过渡还是流血政变了。
中国影迷对于好莱坞的传统江湖并没有太多感情,喜新厌旧,他们选择用脚投票,诺兰是他们的新宠。
在最新的豆瓣TOP250里,诺兰的《盗梦空间》排名第9,《星际穿越》排名第13,《蝙蝠侠黑暗崛起》排名第27。
放眼世界影坛,还有某位导演的三部作品都排名前三十么?没有。国内、国外都没有。
包括上述四大导演也没有能三部挤进前三十。
严格意义上来说,上述这三部都是典型的商业片,宏伟的场面、一线的演员,起承转合的好莱坞剧情,一流的视听享受,就是缺少灵魂。
与漫威的爆米花不同,诺兰的商业片并不低估观众的智商,他会讲一个好故事,逻辑严谨,抽丝剥茧,诸多细节,让观众慢慢体会。
他不怕观众看不懂,而是凭一己之力,把观众的观影门槛提高。
一刷感受试听,二刷试图看懂剧情,三刷琢磨演员表演,四刷发现还有细节彩蛋,五刷发现自己还没看懂……
中国影迷在院线里看了太多的无脑的好莱坞大片,换种新口味,一下子被吸引了。中国出现了力量庞大的诺兰粉,期待诺兰的每一部新片,到上映之前观影气氛会达到最高峰。
诺兰两年前来内地宣传《敦刻尔克》,享受的也是好莱坞巨星的待遇。十个保镖合围,日程排满,人声鼎沸。
《蝙蝠侠黑暗崛起》直接提高了漫改电影的档次。虽然这部漫改电影也是典型的二元结构,蝙蝠侠VS小丑,英雄VS反派(Boss)。
观众却发现,诺兰在电影里探索大反派小丑的内心世界,让观众第一次觉得蝙蝠侠也没那么可爱了。反派并不那么刻板弱鸡,而是人格丰满,配角希斯·莱杰拿到了奥斯卡男配,他的英年早逝让这部漫改电影成为了经典中的经典。
拍了三部蝙蝠侠之后,英国导演诺兰在好莱坞有了更多的自主权,开始创作全新的科幻电影《盗梦空间》,再一次提高了观众观影的门槛。
观众们出了电影院都傻了,在豆瓣上打五星的同时质问自己,这到底在梦里还是在现实呢?
尽管莱昂纳多还没有拿奥斯卡,演技没啥突破。尽管玛利亚歌迪亚只是个花瓶,表演单一,让人烦闷。尽管也没啥思想表达,只是讲莱昂纳多在妻子的意外离世里走不出来而已。
但是有剧情啊,烧脑的剧情啊。
梦境穿越这种剧情让你探讨三天,你也不会腻歪的。
而《星际穿越》呢,让诺兰的名声达到了鼎沸。
《星际穿越》也是诺兰在内地院线最卖座的一部。
它是合家欢的电影,成年观众们可以带着小朋友接受诺兰大神的黑洞科普演示。
诺兰是请了专业的物理学家助阵的,科幻电影里的各种奇观是有据可查的,小朋友完全可以不怕被诺兰带跑偏。
诺兰给你展示的外星球的奇观让无数观众刷了三遍,其中有很多人看了不止一遍,巨幕场也经常满员,一票难求。
至于奥斯卡影帝马修·麦康纳和女明星安妮·海瑟薇,你完全可以忽略。
经历了《敦刻尔克》的不温不火之后,诺兰这次隔空带来了新作《信条》。
院线方和观众也很期待,它能和国产大片《八佰》比翼齐飞,早日实现大盘票房过百亿的目标。
可是,熟悉诺兰观影之路的朋友细细想来,应该不会这么乐观。
《信条》再一次向观众展示了观影的门槛,还提出了“你无需看懂,只需感受”的口号。
果然,第一批观影的观众们很少有人敢说能一遍看懂的。
与之前不同的是,二刷三刷的声音弱了很多。
豆瓣评分已经降到7.8分,是诺兰所有电影里豆瓣评分最低的作品,离最低票房5亿的预期越来越远。
我们会说,是这届观众不行,跟不上诺兰的节奏。
从梦境穿越,到星际穿越再到时间逆行,诺兰跑出了一个个科幻的概念,前两次观众都欣然接受,这一次观众不买账了。
因为“回到过去”这个概念,周星驰的大话西游里用过,黄易的《寻秦记》里用过,《终结者》里用了好几次,更多的烂大街的“穿越时空的爱恋”影视剧里用了无数。
诺兰的《信条》拓展了“时间逆行”的维度,用了“祖父悖论”这个概念,加上谍战片的外壳,跟观众讲述“即使知道宿命的存在,但还是得努力生活”的道理。
只要你掌握美国谍战片《007》、《谍影重重》、《碟中谍》的“拯救世界”的套路,接受诺兰的“时间逆转”的设定,《信条》剧情的主线就很简单了。
你如果要推敲细节,看懂每一场戏,那一刷肯定是不够的。
诺兰这几年的电影都是为IMAX服务的,力臻完美的视听享受,把诺兰的商业电影魅力发挥到极致,当然你得动脑子欣赏。
诺兰的弊病也在于此,演员表演并不出彩,缺乏主题深层次哲学表达,只玩概念,不求思想。
这样的诺兰会离奥斯卡越来越远,学院派们也不会认可诺兰的作品。
《蝙蝠侠》还有希斯·莱杰撑场面呢,其他的电影只有奇观了。
好莱坞是最不缺奇观的,奥斯卡是喜欢展现社会弊病并寻求出口和突破的那些电影的,韩国的《寄生虫》就是最好的对准评委口味的例子。
诺兰风格的商业片,奥斯卡评委们是不喜欢的,估计这次重量级奖项估计提名都没有,技术类奖项但可以考虑。
我们希望仍然处于壮年的诺兰能有所突破,从惠特曼和博尔赫斯的作品里汲取更多的灵感,而不是只谈概念,不谈内涵。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