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上一次挑选Win平台的笔记本是在很多年前,那时候Redmi还没有做电脑,鱼龙混杂的市场上,4000元档的笔记本甚至还没有结束三卡交火傻大黑粗“学霸机”的不朽传说——五斤的本啊,A10-7300,再来个超级亮机卡,那是我第一次感受到什么叫1 1 1小于1。

后来在“学霸机”的教育之下,年轻的我以为整个Win本阵营都是这个德性,再到后来被surface产品搞到崩溃之后,就头也不回地转投了Mac阵营,至此,我虽然一直在关注这个行业和产品的动向,但其实已经有一段时间都没怎么好好用过Win本了。

最近同样有相当长一段时间没有给笔记本推新的Redmi,突然发了新品,就是现在我手里的这台Redmi Book 14,这套配置结合这个定价比较意外,它把i5-12500H和2.8K 120Hz的规格一路砍到了4K以内的价位,有Redmi手机内味儿了。

关于i5-12500H我看前几天有人撕起来了,12代酷睿的功耗表现确实不怎么理想,但是得看价位吧,在4K以内这个价位上……真香。况且,我问了一些去年用过首批i5-12500H笔记本的用户,那些产品除了续航不怎么样之外,整体用下来反馈都还挺满意的,尤其是CPU性能比R7-6800H的本子还好一点。再加上后来的i3-13500H 以及i7-12700H提升都有限,

也就是说,i5-12500H本身没有毛病,有毛病的只有价格。

援引手机圈关于骁龙888的一个不恰当且比较极端但很形象的例子:

4999,来自火龙垃圾堆的贵物浴火转生。

3999,不可明说的喷火魔王向烫伤失联逼近。

2999,卑鄙无耻的过时旗舰混入新机序列。

1999,至高无上的性能强机亮相。

1000 ,shut up and take my money.

先把结论写在这里——Redmi Book 14这次有两个不同平台的版本,我手里这个4799元的i7-12700H适合对高性能办公有点要求的用户,真要是买,结合1100元的价差和配置差异(就处理器和C口规格不一样),我更推荐i5-12500H的基本款,极为少见的高素质屏幕、45W满血标压,关键它首发只要3699……这么便宜的i5-12500H基本款不仅是这个系列最值得选的,可能也是在14英寸4000价位段轻薄本里面最值得买的,没有之一。

好了,接下来进入正题。

小米包括米家生态链的那些产品都是有共性的,极简设计、金属色、大面积留白,这不是什么“商务风”,只是单纯的家族风格存留。这样的设计语言在Redmi Book 14身上,就变成了眼前A、C、D面通体的金属喷吵覆盖,而且似乎换了新模具,在家族外观的基础上微调,略微具备一些辨识度的变化应该是对机身圆角的一些修饰。

作为一款全金属材质机身的14英寸笔记本,Redmi Book 14把机身厚度削到了15.9mm,再配上1.37kg的机身重量,在同尺寸的笔记本里面不是最轻的,但是便携性相当出色。我觉得不光我这样的糙汉子,女性用户应该也不难单手拎起、背包携带,不是负担。

redmibook pro14锐龙版值得入手吗(如何评价3699元起售的Redmi)(1)

redmibook pro14锐龙版值得入手吗(如何评价3699元起售的Redmi)(2)

redmibook pro14锐龙版值得入手吗(如何评价3699元起售的Redmi)(3)

另外,Redmi Book 14从顶盖到侧边再到底部,除了几处必要的处理以外,没有什么花哨的设计,为了照顾12代标压U的散热需要,它将散热栅孔放在转轴后方及底部,一眼简约。

当然,在这台Redmi Book 14身上其实也不难看到一些折衷的做法,比如扬声器放在底部从而没有C面预留扬声器口那样扑面的听感,但好在微微翘起,再加上支持杜比全景声能提升声音的传播空间和听感。

redmibook pro14锐龙版值得入手吗(如何评价3699元起售的Redmi)(4)

比如没有SD卡插槽,但能满足主流并且数量豪华到不像轻薄本的扩展应用:1个HDMI 2.1、2个USB-A 3.2 Gen1、1个USB-A 2.0,还有一个雷电4(i5版是个USB-C 3.2 Gen2全功能接口),最后还有一个3.5mm音频接口。

redmibook pro14锐龙版值得入手吗(如何评价3699元起售的Redmi)(5)

redmibook pro14锐龙版值得入手吗(如何评价3699元起售的Redmi)(6)

14英寸屏幕让Redmi Book 14有足够的空间安排全尺寸键盘,面积较大还带着双曲面凹槽的键帽能同指尖形成良好的贴合。1.3mm键程是这个尺寸的轻薄本很难突破的限制,但回弹力和控制力都还可以,再加上金属机身为手腕提供掌托支撑,长时间码字还是比较舒服的。

一体化的触控板有效维持了整机外观设计的一致性,125mm x81.6mm大面积的触控板对操控效率能起到一些作用,左右按键的回力能接受。而且,Redmi Book 14的键盘是带背光的,挺适合文字录入效率不高的人,比如即将上大学的准大学生,宿舍灭灯之后,需要写点东西,键盘背光对他们比对我这样的盲打老油条有用,

redmibook pro14锐龙版值得入手吗(如何评价3699元起售的Redmi)(7)

redmibook pro14锐龙版值得入手吗(如何评价3699元起售的Redmi)(8)

redmibook pro14锐龙版值得入手吗(如何评价3699元起售的Redmi)(9)

redmibook pro14锐龙版值得入手吗(如何评价3699元起售的Redmi)(10)

Redmi Book 14支持180°开合,用的是一体转轴,对我来说最大用处就是给这台笔记本的显示器校色的时候不用腾出手按住传感器,让屏幕躺倒,自然放置传感器就可以了。真要是

日常使用,我能想到的用武之地就是捧着给别人看显示器上的内容方便一点。

redmibook pro14锐龙版值得入手吗(如何评价3699元起售的Redmi)(11)

redmibook pro14锐龙版值得入手吗(如何评价3699元起售的Redmi)(12)

基于早年被“学霸机”坑害的血泪教训,我自己一直都不太能信得过传统PC厂商,屏幕算是其中一项。小米这些我看着长大的偏移动属性的品牌进入笔记本行业后,算是给了我一些重建信任的理由,还是它们知道怎么做合理的取舍,比如屏幕,本来就需要吸引眼球。

点亮显示器,这是一块16:10的2880*1800分辨率的屏幕。

14英寸的Redmi Book 14屏占比为88.96%,显示面积宽广,在4K价位,给到2.95mm的超窄边框,算是从手机圈过来的这些厂商们综合研发、制造能力的体现之一吧。

redmibook pro14锐龙版值得入手吗(如何评价3699元起售的Redmi)(13)

使用Spyder X结合DisplayCAL软件,实测屏幕色域覆盖97.1% sRGB,实测屏幕亮度最大值353nit。色准方面,Redmi Book 14号称搭载了一块原色屏,未经校色的原始状态下实测色准Delta E小于1,屏幕初始色温设定的是7100k,典型的冷色温,落在了我比较喜欢的甜点色温区间,当然,如果是喜欢看大黄屏的可以在到手后无脑设置成暖色温。

整体来说,结合这个测试数据,和我自己的主观体验,Redmi Book 14是迄今为止我在4K元档用过的屏幕最好的轻薄本。

redmibook pro14锐龙版值得入手吗(如何评价3699元起售的Redmi)(14)

redmibook pro14锐龙版值得入手吗(如何评价3699元起售的Redmi)(15)

redmibook pro14锐龙版值得入手吗(如何评价3699元起售的Redmi)(16)

redmibook pro14锐龙版值得入手吗(如何评价3699元起售的Redmi)(17)

redmibook pro14锐龙版值得入手吗(如何评价3699元起售的Redmi)(18)

redmibook pro14锐龙版值得入手吗(如何评价3699元起售的Redmi)(19)

redmibook pro14锐龙版值得入手吗(如何评价3699元起售的Redmi)(20)

redmibook pro14锐龙版值得入手吗(如何评价3699元起售的Redmi)(21)

至于性能,轻薄本为什么要关注性能?我相信,当年不少人都有过在高考后选择三卡交火“学霸机”,结果“买前写论文、买后游戏人”,甚至在【Gaming on a Mac】的南墙上撞的头破血流。这,正是为什么要给轻薄本的要求性能的原因。

这次Redmi Book 14的i5-12500H和i7-12700H两个版本,我的是i7-12700H款,但我推荐你买i5-12500H的,具体原因都在开头说过了。

redmibook pro14锐龙版值得入手吗(如何评价3699元起售的Redmi)(22)

上手先跑分,CineBench R20当中,i7-12700H单核674pts,多核5376pts,感觉和i5-12500H单核性能是基本一致的,多核的理论性能也和物理核心的多少有关。这个成绩基本和去年更高价位的轻薄本差不多,所以单论CPU,去年更高价位轻薄本能做的,它也可以,更高价位的轻薄本做不了的,它估计也不太行。

redmibook pro14锐龙版值得入手吗(如何评价3699元起售的Redmi)(23)

就i7-12700H来说,它的性能还是可以的,6个大核在游戏性能以及单核性能方面,不仅远强于同时期的锐龙7 6800H,也强于此前所有的标压酷睿处理器。在8个E核的加持下,i7-12700H的多核性能同样也是远远超越了对手,更不是此前低功耗的11代酷睿i7-1165G7可比。

redmibook pro14锐龙版值得入手吗(如何评价3699元起售的Redmi)(24)

使用AIDA64 FPU进行烤机测试,测试时室温约在20摄氏度,测试是在极速模式下进行。烤机进行了10多分钟,最后处理器以45W左右的功耗稳定运行,CPU温度是80摄氏度,基本说明这次的散热配置堆得挺到位的,印象当中去年的一台6000元的同平台轻薄本45W满功耗运行只能支撑不到1分钟,然后就降到35W。

redmibook pro14锐龙版值得入手吗(如何评价3699元起售的Redmi)(25)

另外,Redmi Book 14没有配备独显,但i7-12700H内置的Iris Xe GPU其性能表现也不逊于满血的MX 250独显。

Redmi Book 14使用的是一块来自于长江存储的PC300 512GB SSD。

闪存用的自家基于晶栈Xtacking 2.0技术打造的第三代NAND颗粒,主控用的是慧荣SM2267XT,采用DRAM-Less设计,通过HMB缓冲技术,直接将系统内存作为动态缓存使用,不再需要单独的DRAM缓存,省去了DRAM缓存之后,降低了PC300的物料成本,也就给了OEM们更富裕的成本空间。

这大概也是Redmi Book 14能用上这块固态的原因之一吧。

redmibook pro14锐龙版值得入手吗(如何评价3699元起售的Redmi)(26)

在AS SSD Benchmark中,这块SSD的总分为3795,顺序读写超过3188MB/s、1797MB/s,4K随机读取49MB/s,随机写入235MB/s。

redmibook pro14锐龙版值得入手吗(如何评价3699元起售的Redmi)(27)

Redmi Book 14的主板上已经集成了双通道的16GB LPDDR5 5200MHz内存,

使用AIDA64进行内存缓存测试,测得的读取、写入、复制带宽分别为73948MB/s、76422MB/s、63410MB/s,延迟为115.5ns。

redmibook pro14锐龙版值得入手吗(如何评价3699元起售的Redmi)(28)

其它方面,Redmi Book 14标配100W GaN USB-C电源适配器,对小米手机的用户比较友好,能够支持后者手机的55W快充。

redmibook pro14锐龙版值得入手吗(如何评价3699元起售的Redmi)(29)

redmibook pro14锐龙版值得入手吗(如何评价3699元起售的Redmi)(30)

考虑到这台产品的定位,我认为需要高性能的办公场景可能更能体现它的优势。至于i7-12700H与i5-12500H的表现,现在实测下来可以断定在Redmi Book 14身上,CPU方面两者单核性能没什么大的区别,而多核性能后者就是前者打个八折。

而在价格方面,i5首发价3699元,i7首发价4799元,有星光银/星辰灰两个颜色可选,5月23日晚8点就可以买了。那么鉴于这两款笔记本有1100元的首发价格差距,除了处理器之外就只有C口规格不一样,却有着同样规格的高素质屏幕、45W满血标压,怎么选不用我再多说了吧。而且,买Redmi Book 14省下来的钱,还可以趁着固态良心放价给存储扩容。

Redmi Book 14支持第二硬盘位扩展,为PCIe 4.0,M.2 2242接口。M.2 2280接口最大可扩充2TB;M.2 2242接口最大可扩充1TB,这样买了Redmi Book 14再给固态扩容拉满,要多划算有多划算。对4K档轻薄本来说,也算是彻底榨干、发挥出了它所有的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