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赵同增

现在人怎么知道古代方言(古代普通话怎么说)(1)

一本风格朴素的书,带着浓郁墨香,静静躺在桌上,是河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退休教授高明乾的新作《河洛方言通释》。

翻动这本新书,高明乾如数家珍:“全书382页、34万字,注释方言1194条,记述了102种动物、132种植物、109种器物和66项人文觅踪,除了配有亲朋好友拍摄的136幅照片,还有我手绘的303幅形象图,可以图文对照阅读。”

高明乾已经82岁高龄,是“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老人”,还患有面肌痉挛和老年手颤,书写、绘图、操作电脑都十分困难。5年来,高明乾比退休前还要忙,逢年过节也全天“泡”在办公室,用耐心和意志克服身体上的种种困难,三易其稿,最终完成了全书的创作。

一生著作等身、桃李满天下,本可以含饴弄孙、颐养天年,却还要常年伏案、把铁板凳坐穿。很多人不解地问:“你何苦呢?”

现在人怎么知道古代方言(古代普通话怎么说)(2)

“只要能把更多的河洛方言留下来,我就一点不觉得苦!”高明乾说,“河洛”指黄河、洛水流域,是传统意义上“中原文化”的核心地区。河洛方言虽沾满泥土味,据考证却曾是夏商周时期的雅言,是中国最早的通用语言,也可以说是“古代的普通话”,被口口相传4000多年,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方言词汇和方言现象销声匿迹或发生改变,让高明乾感到十分心痛。“作为一名洛阳人,保护传承河洛方言是我的责任!我从年轻时开始收集整理相关资料,几十年来一直都在为之努力!我把此书献给河洛大地,希望后人知道我们的先人说着什么话、过着什么生活,我的心愿就算达成了!”高明乾说。

孙志波,南京大学汉语音韵学博士、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古代汉语教研室主任,也是我省汉语方言调查项目管理小组成员,对高明乾为方言著书的行动热情点赞:“我们需要更多像高明乾这样的民间语言保护人!”

孙志波说,由于经济、文化、社会快速发展,人员流动加快,不同地区交流频繁等客观原因,方言的生存空间被极大压缩,代际传承大幅减少,且不断受到普通话和其他强势方言的影响,方言正逐步融合、趋于同质化,生存状况不容乐观。

现在人怎么知道古代方言(古代普通话怎么说)(3)

“方言是一种宝贵资源,不仅具有学术价值,是地方文化的载体,是人与人沟通的纽带,还是思维的方式与工具。”孙志波说,方言有着独特的韵味和“有趣的灵魂”,是一个地方的“特殊标签”,亟需保护传承。

2016年—2019年,国家和省语委出资在全省设立35个方言点,专门成立团队,分批对河南方言展开调查。孙志波说,仅长垣市一个方言点,他就收集近7000条录音、录像和纸笔资料,保守估算,全省已收集各类资料20余万条。据了解,我省正在以此次方言调查为基础,编纂《河南方言资源集》,对我省方言进行进一步保护传承。

“每年9月第三周被定为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但推广普通话和使用方言并不矛盾。”孙志波说,河南方言是一座富矿,值得深入挖掘,但我省专业从事方言研究的专家学者不超过10人,保护传承方言需要全社会参与。

“增强使用方言的自豪感,在家庭可以尽量用方言,多参加与方言有关的文化活动,多支持方言研究者的研究工作……”孙志波说,像高明乾这样为方言记录保存资料的行为,更值得鼓励。一起努力留住方言,我们的生活会更多彩。

编辑:代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