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须尽欢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经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和有关机构监测分析,2018年4月2日8时15分左右,天宫一号已再入大气层,再入落区位于南太平洋中部区域,绝大部分器件在再入大气层过程中烧蚀销毁。

天宫一号飞船(天宫一号欢迎回家)(1)

小橘子们应该都知道,最近,很多西方媒体大呼小叫地出来狠狠带了一波节奏,起因就是咱们中国的天宫一号要返回地球了,于是,“天宫一号要失控撞地球了”“携带有毒物质”等等各种耸人听闻的恶意渲染搞得像世界末日要来临一样。

中国失控的空间站很快将在火海中坠毁,没有人知道它的碎片会在坠向哪里。

天宫一号飞船(天宫一号欢迎回家)(2)

中国携带有毒物质的空间站将在下周坠毁在欧洲或者纽约。

天宫一号被某些西方媒体妖魔化成这样也是醉了。而今天,天宫一号“悄无声息”地再入大气层的消息终于让这些谣言炒作不攻自破。

天宫一号飞船(天宫一号欢迎回家)(3)

其实,在距离地球表面300km到1000km的近地轨道上,运行着空间站和各类卫星等航天器。这些航天器在完成自身使命或报废失效后,都将离开运行轨道并最终再入大气层。

天宫一号飞船(天宫一号欢迎回家)(4)

图片截自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官方网站

天宫一号重量才有大概8吨,比起美国重达80吨的天空实验室、俄罗斯140吨的和平号空间站来说,简直是个袖珍航天器,对航空活动和地面造成危害的可能性极小。

天宫一号的碎片在坠落过程中会受到气动热和气动力的双重作用熔化或燃烧,质量和体积逐渐减小,其中大部分碎片在到地面之前就会燃烧殆尽。从20世纪60年代到现在,人类大约有15000吨以上的人造航天器残骸落回地球,但是没伤害到人口密集地区的居民。

而且,咱们中国载人航天办公室官网从2017年3月开始每周都会公布天宫一号轨道状态,3月14日起更是变成每天一次。

其实,被某些西方媒体妖魔化的天宫一号为咱们中国的空间站建设运营和载人航天成果应用推广积累了非常重要的经验。

2011年9月29日21时16分03秒,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升空。

天宫一号飞船(天宫一号欢迎回家)(5)

天宫一号模拟图(图片来自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

天宫一号的设计寿命有两年,实际在轨四年半。超期服役的天宫一号不仅完成了既定任务,还额外开展了多项拓展技术试验,也就是说,咱们的天宫一号除了“必答题”,还搞定了很多“超纲加分题”。

天宫一号在太空先后和神舟八号、九号、十号飞船进行了6次交会对接↓↓↓

2011年11月3日,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飞船成功完成我国首次空间飞行器自动交会对接任务,还进行了二次自动交会对接。中国由此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航天器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

天宫一号飞船(天宫一号欢迎回家)(6)

2012年6月,天宫一号和神舟九号飞船成功进行首次载人交会对接,景海鹏、刘旺、刘洋三名航天员首次进入天宫一号。在轨飞行期间,航天员刘旺操控飞船以不到7分钟、误差仅18毫米的精度完成与天宫一号的对接,实现了首次手控交会对接。

天宫一号飞船(天宫一号欢迎回家)(7)

天宫一号飞船(天宫一号欢迎回家)(8)

在2013年6月神舟十号的对接任务中,天宫一号承担了更多使命: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三位航天员对天宫一号进行在轨维护,完成了航天器绕飞交会试验、中短期在轨驻留等任务。三位航天员还在太空给大家讲课,三个人分工合作,咱们的女航天员王亚平担任主讲老师,指令长聂海胜辅助授课,而张晓光呢则扛起了摄像师的重任。他们向全中国的中小学生们展示了失重环境下物体运动特性、液体表面张力特性等物理现象,全国有8万多所中学,6000多万名师生一起上了这堂意义非凡的物理课。

天宫一号飞船(天宫一号欢迎回家)(9)

天宫一号回家了,我们迈向宇宙的脚步还在继续。2016年9月15日22时04分,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FT2运载火箭将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发射升空,它是咱们中国真正意义上的太空实验室。

天宫一号飞船(天宫一号欢迎回家)(10)

来源见水印

到2022年北京举办冬奥会的时候,属于我们中国人自己的空间站也将建成。我们的星际大航海时代还会远吗?

资料来源: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官方网站、央视新闻、中国科普博览等。

了解更多张召忠文章、音频、视频、图片资料,请关注“局座召忠”微信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