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手拍死了一只小飞虫,没想到一觉睡醒,脖子上竟有火烧火燎的感觉,上面还布满了水疱。医生说,这是被隐翅虫袭击了......

皮肤科专家提醒,随着最近雨水增多,虫子出没频繁,大家务必要注意提防。

在家里如何预防隐翅虫(又到隐翅虫出没季节)(1)

隐翅虫是一种黑色的蚁形小飞虫,身体为橘黄色,头、胸和尾部为铁青色,白天喜欢栖居在潮湿的草地等处,晚上爱朝着有光亮的地方飞。市区的公园里,小区的树和草地上,都有它的影子。

在家里如何预防隐翅虫(又到隐翅虫出没季节)(2)


对付隐翅虫,不能用手拍

隐翅虫并不叮咬人,但是其体内的强酸性毒液一旦沾到皮肤上,有腐蚀作用,会导致皮肤疼痛灼痒,并出现片状的白斑或水疱,甚至溃烂。严重者可伴有恶心、呕吐、发烧等全身症状。

如果发现身上停留隐翅虫,千万不能拍打,轻轻吹走即可,吹走虫子后,用清水或碱性肥皂水洗净接触过的皮肤。


如何预防隐翅虫“叮咬”?

到郊外游玩时,做好必要的防护,尽量穿长袖衣裤;清除房屋四周的废料、杂草,让隐翅虫无孳生场所和栖息地;不在室内堆放废旧物品,保持室内整洁;隐翅虫喜欢昼伏夜出,有趋光性,晚上在灯光下学习、工作时,要关好纱窗。


这些虫子,也要注意

现在正是各种小虫子活跃的时候,出门在外见到这些昆虫就要格外当心了!

蜱虫

被咬后切忌拍打或硬拔

蜱虫喜欢潮湿的环境。气温升高时,蜱虫便开始活跃。

在家里如何预防隐翅虫(又到隐翅虫出没季节)(3)

在叮咬人时,蜱虫散发一种麻醉物质,然后将头、螯肢埋在人的皮肤内吸血,可造成局部充血、水肿、急性炎症反应,还会引起继发性感染。有些蜱虫在吸血过程中,其唾液还会分泌神经毒素,可导致人的运动性纤维传导障碍,引发呼吸衰竭甚至死亡。

当被蜱虫叮咬后,切忌直接拍死虫体或硬拔,这样容易刺激蜱虫在皮表释放更多病毒,硬拔还会使蜱虫的口器留在体内导致感染。最好是将酒精擦在虫体上,杀死蜱虫后用镊子将其从体表拔除。

恙虫

出现疑似恙虫病症状应迅速就医

每年4月开始,恙虫也开始活跃起来。

在家里如何预防隐翅虫(又到隐翅虫出没季节)(4)

一旦被恙虫叮咬后,病状大部分是发烧、肌肉酸痛、咳嗽,往往被市民误以为是感冒发烧,忽略就医或误诊,有可能造成死亡。

恙虫病一般症状较轻,早期及时治疗效果良好,极少死亡。但如果不治疗的话,恙虫病会导致心肌炎、脑膜脑炎和肺炎等严重病变。

恙虫会停留在草丛中,伺机攀附到动物或人类身上,被叮咬的部位会形成焦痂。若被感染发烧一周后,人体会出现红色斑状丘疹。若未经适当治疗,致死率可高达70%。


周末户外活动时,尽量穿长袖长裤,不让害虫有机可乘。尽量少在阴湿的草丛、树林里久待,尤其不要在这个季节长时间坐卧在草地上。如发现可疑症状,需尽快就医。#北京人寿 身边亲人#

参考来源|人民健康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