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唐战神李存勖为什么死的(后唐李存勖奇葩一生)(1)

在我们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有过皇帝好几百位,奇葩的皇旁也不在少数,比如明朝第十五位皇帝明熹宗喜欢当木匠;南北朝时南梁的创建者萧衍则是痴迷信奉佛教,出家当和尚;还有喜欢演戏的后唐开国者李存勖皇帝。《棠棣王朝》这本书就以当时真实的历史为背景,刻画了沙陀军李克用李存勖父子、十三太保、五代名将的群像,和几十支大小军阀混战的逐权复国故事,这是权力的游戏,也是爱情的传说,是智谋铁血的角力,更是人性的变幻展示。但我比较吸引我的是李存勖奇葩的一生,他从一位武功盖世的皇帝到“文艺青年”,沦落为脑残粉,最后死于伶人之手。心心念,如果李存勖生于现代,估计是位闪耀的大明星,而他的每个折点也将刷爆头条新闻,成为热搜。

后唐战神李存勖为什么死的(后唐李存勖奇葩一生)(2)

图片来自百度

李存勖名义上是李唐的宗室,实际上跟李唐没有任何血缘关系。因为他原本是不姓李的,而姓朱邪,但因他的祖父朱邪赤心镇压兵变有功,得到唐朝皇帝赐于国姓“李”,编入宗室族谱,属于皇族。他的父亲是晋王李克用,他十一岁时便跟随父亲出征作战,得胜后便随父亲进见唐昭宗。昭宗见了他,非常惊讶地说道:“这孩子真是长相出奇!”然后轻抚着他的背说:“小儿日后必定是国家的栋梁之才,不要忘了为我大唐尽忠尽孝啊!”接着,昭宗又赏赐他翡翠盘等物。因为昭宗对李存勖说了一句“此子可亚其父”,意思是说使他的父亲成为亚军,超过其父,因而得名为“亚子”。

聪慧的李存勖没有辜负众人的期望,李克用逝世之后,继任晋王,先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摧毁了李克宁、李存颢等人的叛乱,尔后亲自带兵去解救潞州之围,趁大雾攻打梁军,大破梁军,彻底解除了潞州之围,晋军声势大振,百姓归心,随后,李存勖联合成德镇、义武镇两镇再次大破梁军,还把成德镇、义武镇纳入到自己的统治之下。完成父亲的遗愿,打下半个中国江山,在魏州即位称帝,国号唐,历史上称为后唐,成为一名武功盖世的皇帝。

后唐战神李存勖为什么死的(后唐李存勖奇葩一生)(3)

图片来自百度

于李存勖的军事能力,假如他再有更高的政治智慧,或许结束五代十国,统一天下就是他啦。可是历史没有假设,文武双全的李存勖,除了英勇善战、谋略兵法,还精通《春秋》,喜欢音乐,懂音律,喜欢听戏还喜欢演戏。人有爱好是很正常的,但有时候把爱好玩过了火,把最重要事荒废了将不可挽回。李存勖称帝后,认为已完成父亲遗愿,中原已定,就不再进取,而是开始享乐。在位期间,为了满足自己的爱好,开始痴迷戏剧,精于戏剧,洞晓音律,自制词谱,常常面涂粉墨,穿上戏装,登台表演,不理朝政,并自取艺名为“李天下”,在现代可谓是地地道道的“文艺青年”。

李存勖变身成为位高权重的文艺青年,可还不知足,还沦落为伶人脑残粉。在一次演戏中,李存勖连喊两声“李天下”,被旁边一个戏子上去打了一个耳光。李存勖大怒,那个戏子道:“李(理)天下只有一人,你连叫两声,另外一声叫谁呢?”周围的戏子大笑。李存勖一听,觉得有道理,就对这名戏子大加赏赐。就这样,慢慢变成伶人的脑残粉。

皇帝不好好当,偏要去做戏子,宠幸伶人到了极点,经常同意伶人的无理要求,还冤杀忠臣郭崇韬。国家的财政权、官员的人事权、军队的调动权、以及皇帝的知情权等都被伶人所控制,武官们看在眼里,痛在心里,与伶人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激烈。终于在公元926年爆发了,李嗣源带兵杀入皇宫。可还没等李嗣源杀到皇宫,被李存勖提升为直御指挥使的伶人郭从谦趁机发动兵变,带着叛乱的士兵乱杀乱砍,火烧兴教门,并在混乱中射死了李存勖。当李嗣源杀到皇宫时,李存勖的尸骨已烧得所剩无几,就这样,李存勖带着他忠爱的乐器、各种戏服一起归天啦。

欧阳修在《伶官传序》中写到:“故方其盛也,举天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便是李存勖一生最好的写照。


回到现代,以李存勖对音律的专业以及对演戏的忠爱,一定是当红大明星,可惜,他生不在当代。

最后,以李存勖自己填的《如梦令》来怀念这位君王吧:

“曾宴桃源深洞,一曲舞鸾歌凤。长忆别伊时,和泪出梦相送。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