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6年春,铁木真从阿尔泰山前线回到了蒙古乞颜部的“发源之地”——斡难河源头自1200年铁木真与王罕相会于萨里川、联兵讨伐东方各部以来,铁木真连续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辉煌战绩,先后平定了泰赤乌部、塔塔儿部、克烈部、乃蛮部、蔑儿乞部、札答兰部等几个强大的部族,与蒙古兀鲁思并驾齐驱的其他几大兀鲁思相继土崩瓦解了,另外几个比较弱小的部族如弘吉剌、山只昆、合答斤、朵儿边以及汪古部等,则慑于铁木真的威力,自愿或被迫充当了蒙古乞颜部的附庸,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历史上真实的成吉思汗铁木真?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历史上真实的成吉思汗铁木真(1206年大蒙古国成立)

历史上真实的成吉思汗铁木真

1206年春,铁木真从阿尔泰山前线回到了蒙古乞颜部的“发源之地”——斡难河源头。自1200年铁木真与王罕相会于萨里川、联兵讨伐东方各部以来,铁木真连续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辉煌战绩,先后平定了泰赤乌部、塔塔儿部、克烈部、乃蛮部、蔑儿乞部、札答兰部等几个强大的部族,与蒙古兀鲁思并驾齐驱的其他几大兀鲁思相继土崩瓦解了,另外几个比较弱小的部族如弘吉剌、山只昆、合答斤、朵儿边以及汪古部等,则慑于铁木真的威力,自愿或被迫充当了蒙古乞颜部的附庸。

东起兴安岭,西迄阿尔泰山,南达阴山界壕,北至林木中百姓居住的边缘地区,已经没有人再与铁木真抗衡了,辽阔的蒙古草原实际上已经成为铁木真的一统天下。

瓜熟蒂落,收获的季节终于到来了。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忽里台在斡难河源头召开:归附了铁木真的诸部族首领和各级那颜一致推举铁木真为全蒙古的可汗,铁木真告天即位,诸王群臣共上尊号曰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是铁木真的群臣商议、共上的尊号。成吉思汗名号的由来各种史料有几种说法。

《史集·成吉思汗四》指出:“献上这个尊号的是晃豁坛部蒙力克的儿子、人称阔阔出。‘成’是强大、坚强的意思,‘成吉思’是这个词的复数,它与哈剌契丹的伟大君主所带的古儿汗称号是一个意思,都是强盛伟大的君主之意。”这是《史集》的作者拉施特对“成吉思汗”一词的解释。

洪钧的《元史译文证补》主要是用《史集》证补《元史》,因此对“成吉思汗”的解释也同于《史集》:“‘成’,为坚强之义。‘吉思’,为众数,亦犹哈剌乞䚟之称‘古儿汗’。‘古儿’,普也。‘古儿汗’,众汗之汗也。”

第三种说法:“成吉思即腾吉思,言海也。”蒙古史专家伯希和也主张这种说法,认为“成吉思”其意犹言海洋,与西藏语“达赖”有同等含义,“达赖喇嘛”即海洋喇嘛之义,“成吉思汗”表示此合罕具有强大威力,即“海内合罕”之义。

以上记载说明,“成吉思汗”这一称号,最初的确是以“最高的主”或“天神”的名义赐予的,《元史》上则直接写为“天皇帝”。由此可以看出,成吉思者,乃译语天赐二字也

1206年的忽里台,不仅确定了“成吉思汗”的至高无上地位,而且确定了这个新政权的国号:“也客—忙豁勒—兀鲁思”,汉语意为“大蒙古国”。这里沿用的也是北方民族以族名为国名的传统,它标志着蒙古族已经实现了对草原各族的政治统治。在此之前,分散在漠北草原的有十几个部落,各部名称各不相同,蒙古部只是其中的一部。从这时起,“蒙古”就成为草原各部的总名称了,一个统一的蒙古民族共同体出现在了世界的东方。

这无论对于蒙古族,还是对于当时的中国和世界来说,都是一件影响深远的划时代的大事。此后不久,蒙古族就从这里出发,几乎踏遍了大半个世界,斡难河源头的天可汗率领他的子弟们进行了一场又一场惊心动魄的斗争,一个以征服战争为特点的年代很快就降临到欧亚大陆了。

参考资料

朱耀庭《蒙元帝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