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武则天与唐高宗李治生有四男二女即:李弘、李贤、李显、李旦和太平公主(有一女夭折)。因李弘是长子,被立为太子。但是,李弘只有二十四岁就死了,没有接到李治的班。

对于李弘的死,《新唐书》中说是被武则天亲手杀害的。这一结论在史书记载和民间流传中似乎形成定论,成为人们公认不讳的历史概念。其实太子弘并非武则天所杀,死亡另有原因。太子弘到底是怎么死的?《新唐书》为什么把太子之死嫁祸于武则天?

武则天为何毒死李弘 新唐书为什么把太子弘之死(1)

上图_ 《新唐书》是北宋时期宋祁、欧阳修、范镇、吕夏卿等合撰的一部记载唐朝历史的纪传体史书

一、太子弘死于痨瘵即肺结核

太子弘在合壁宫薨逝是多年患病的必然结果。为什么这样说?许多历史资料均有记载。《旧唐书·高宗诸子列传》中的记载:“咸享二年驾幸东都,留太子京师监国,太子多病庶政皆决于辅弼。”由此可见,当时太子弘已疾病缠身,甚至达到不能正常处理政务的程度。

过了四年,到上元二年(675年),年仅二十四的太子弘死于合壁宫。当时高宗李治有诏曰:“皇太子弘,天资仁厚,孝心纯确……,既承朕命,掩欻不言,因兹感结,旧疾增甚,俄迁上宾之驾,谥为孝敬皇帝。”意思是:太子弘天性仁厚,身染痨病,带病接受父命,以致操劳过度病情加重,竟一命归天做了上帝的宾客,按太子的品行,谥为孝敬皇帝。从李治这个诏书可以看出,李弘自立为太子就染上痨瘵。是何年所得无从可查,但是得了这种病(肺结核),在四年中的发展是足以致命的。

这些资料为太子弘是因患痨瘵(肺结核)而死,提供了足够的证明。

武则天为何毒死李弘 新唐书为什么把太子弘之死(2)

上图_ 李治(628年7月21日—683年12月27日) ,即唐高宗

二、太子弘请嫁二公主与其母结怨被杀不是事实

几种史书都记载了太子弘与武则天母子结怨后被杀的原因,是因为请嫁二公主一事。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说:“义阳、宣城二公主,萧淑妃之女也,坐母得罪,幽于掖庭,年逾三十不嫁。太子见之惊恻,遽奏请出降,上许之。天后怒,……,己亥,太子薨于合壁宫。时人以为天后鸩之也。”

《新唐书·高宗本紀》中也有“上元二年(675年),四月己亥,天后杀皇太子”之说。《唐历》一书其中有三处记载,把太子弘请嫁二公主,作为了母子结怨的理由,只是在李弘死亡的记载上稍有不同。

武则天为何毒死李弘 新唐书为什么把太子弘之死(3)

上图_ 《旧唐书》的修撰离唐朝灭亡时间不远,资料来源比较丰富

历史上,太子弘请嫁二公主确有其事。但是在《旧唐书》中却没有找到关于太子请嫁二公主,母子结怨,太子被害的迹象。请嫁二公主是在咸享二年,太子薨逝是上元二年,期间相隔了四年。我们不仅要问,世界上哪有母怨亲子,四年后又去报复的?且不说当时武则天是日理万机的当政太后,就是一般井市妇女也不会这样做。更何况请嫁二公主之事又无害于武则天,根本没有母子结怨的条件。所以,因太子请嫁二公主母子结怨而被害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

某些史书还有这样的说法:武则天有临朝的野心,太子弘是他的障碍,故除之。这也是无稽之谈。当时唐高宗只有四十八岁,皇子们都是成年人,在这两代人都能当政的情况下,武则天只要除掉太子弘,自己就一定能轮到当皇帝呢?显然是不会的。至于某些史家为什么要把相隔四年的事情拼凑在一起,形成因果关系,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武则天为何毒死李弘 新唐书为什么把太子弘之死(4)

上图_ 武则天(624年-705年12月16日)

三、应当还原历史真相尊重客观事实

上元二年,武则天在合壁宫鸩杀太子弘的事,只有《新唐书》是肯定的写出来的。其他史书只是提到,并没有肯定。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也只说:“时人以为天后鸩之。”并加注按语“其事难明,疑之传疑”。《唐历》只是提出太子弘“不以寿终”,也没有肯定的指出是武则天所为。

我们进一步来分析:《新唐书》是二十四史之一,为正源官书。其作者欧阳修等是北宋人,于公元1060年写成此书,据上元二年有385年,其内情何以得知?据司马光猜测,欧阳修可能是根据《唐历》的记载,和李泌对唐肃宗的一段谈话作为依据的。然而,李泌和《唐历》的作者都是唐肃宗时代的人,距上元二年已有八十多年,他们也没有亲身经历,也是靠别的史料或听人传说而已。

这样,武则天鸩杀太子信息的来源只有一个,那就是嗣圣元年(684年) 骆宾王的《讨武瞾檄文》。因太子弘身染痨瘵,临终出现吐血症状,正和下毒的状况相似,不免给宫中的人留下了印象。正巧八年后武则天临朝,使李家宗族所痛恨。又见骆宾王在《檄文》中描写武则天“杀妹屠兄,弑君鸩母”等内容。于是人们前后联系,认为“弑君”就是杀死储君,为民间广为流传,以致被《新唐书》所采用。

武则天为何毒死李弘 新唐书为什么把太子弘之死(5)

上图_ 骆宾王(约619年—约687年),唐代著名诗人

四、追根求源还武则天一个公道

论史料,最可靠的应该是宫廷实录和唐高宗的诏书。因为宫廷实录是出自宫廷记事的原始文献,其可靠性毋庸置疑。诏书是皇帝用于号令天下的文件,受全国的监督,更为可靠。虽然宫廷实录我们难以寻觅,但高宗的诏书却能见到。

关于高宗对太子弘痨瘵薨逝和赐谥的诏书,在几种史书中都有记载。其中也都明确的写了:太子弘幼年就患有疾病,待其痊愈后就把皇位禅于他。太子性情仁厚,因病情日益加重而死逝,被谥为孝敬皇帝的内容。

难道欧阳修不知道肺结核是当时不治之症吗?而且他还把高宗的这个诏书编入书中。为什么他不以“诏书”为依据,而宁可相信“传闻”来表明太子弘是母鸩而死的呢?

武则天为何毒死李弘 新唐书为什么把太子弘之死(6)

上图_ 欧阳修(1007年-1072年)

原因有二:

通过对历史资料分析,我们清楚了太子弘是死于肺结核。而不是《新唐书》中说的,是被亲生母亲武则天鸩杀。欧阳修冤枉了武则天,应该还她一个公道。

文:穆炳森

参考资料:《新唐书》 《旧唐书》 《资治通鉴》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