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在《幽居初夏》中写道:“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声声蛙鸣,是初夏的小调。

天气转暖以后,经常到附近的公园去踏青、赏花。渐近水边的时候,总有声声蛙鸣作为迎接。水草和芦苇丛生的一处处小塘,便是它们的藏身之处,只闻其声,不见其形。

水边有许多孩子,好奇地拎着小水桶和小网兜,希望寻到一条小鱼和自己做伴。水光潋滟的湖里,闪烁着金色,金色的下面,藏着无数秘密,不知多少种小昆虫和鱼类在其中生活。每一片水面,都是数以亿计小生物的家园。春暖花开的时候,就是它们繁衍生息的时节。

钓鱼的老人们很有耐心,一根钓竿、一把马扎、一个保温杯、一只工具箱,再加上一把遮阳伞,一天的时光,就在这样的悠哉中渡过了。年轻些的钓者也有,他们的装备更加高级,合金钓箱、运动服、更加帅气的钓竿,坐在天光水色的风景里,他们自己,也成了风景。

青蛙的蝌蚪和癞蛤蟆的蝌蚪(青蛙的蝌蚪和癞蛤蟆的蝌蚪)(1)

漫步到一处有栏杆的水塘边,孩子们的网捞到了一兜 “ 黑珍珠 ” ,他们欢呼着叫我们过去看。密密麻麻有上百颗,黑黑的、圆圆的,带着一根细细的小尾巴。有孩子说,这不像是青蛙的蝌蚪,他们在图画中看到过,青蛙的蝌蚪有更长的尾巴,脑袋也没有这么大。那么,这就应该是癞蛤蟆的孩子了。

数量太多了,我们几个孩子和大人都觉得看着它们心里很忙乱,于是,观察了一会,就把它们放回水里。一到水里得到了解放,这些小黑东西马上四散开来,如同墨汁入了清水中,渐渐晕染开来。

青蛙的蝌蚪和癞蛤蟆的蝌蚪(青蛙的蝌蚪和癞蛤蟆的蝌蚪)(2)

癞蛤蟆的蝌蚪

青蛙的蝌蚪和癞蛤蟆的蝌蚪(青蛙的蝌蚪和癞蛤蟆的蝌蚪)(3)

青蛙的蝌蚪

青蛙的蝌蚪和癞蛤蟆的蝌蚪,两者的区别一是颜色。青蛙的蝌蚪为褐色,尾巴几乎是透明的,有的甚至能看到内脏。癞蛤蟆的蝌蚪是通体黑色的,不透明。二是形状,青蛙的蝌蚪为扁椭圆形,尾巴较长,头的比例并不太大,相对比较匀称。而癞蛤蟆的蝌蚪是圆形的,尾巴较短,头的比例是很大的,总体来说,头大尾小。三是嘴巴的位置。青蛙蝌蚪的嘴巴在头部的正前方;而癞蛤蟆蝌蚪的嘴巴在圆脑袋的下部。

关于癞蛤蟆这种动物,大部分人是不喜欢的。在文学作品中癞蛤蟆也往往是被嘲讽的对象,比如那句经典的 “ 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 就是对癞蛤蟆这种动物最大的不屑和鄙视。加上它的外貌,一身的 “ 疙瘩装 ” 在人们眼里,看起来是不舒服的。

但是,虽然咱们觉得人家长得不好看,人家也是国家三级保护动物呢,当然是不能随意捕杀的。它们也是捕捉害虫的能手,对于农业生产来说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只是,在青蛙王子的对比之下,人们以貌取人的偏见之下,它们成了不讨喜的。

其实,癞蛤蟆就是蟾蜍,金蟾在人们的思想中是能招财的,做生意的人都喜欢在店面里摆上蟾蜍。

李白在《古朗月行》里写道:“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纳兰性德的《菩萨蛮·萧萧几叶风兼雨》写道:“ 萧萧几叶风兼雨,离人偏识长更苦。欹枕数秋天,蟾蜍下早弦。 夜寒惊被薄,泪与灯花落。无处不伤心,轻尘在玉琴。”

青蛙的蝌蚪和癞蛤蟆的蝌蚪(青蛙的蝌蚪和癞蛤蟆的蝌蚪)(4)

小巧的青蛙王子,好奇地瞪大了眼睛

青蛙的蝌蚪和癞蛤蟆的蝌蚪(青蛙的蝌蚪和癞蛤蟆的蝌蚪)(5)

夏日里这是躲避炎热的最好方式了

青蛙的蝌蚪和癞蛤蟆的蝌蚪(青蛙的蝌蚪和癞蛤蟆的蝌蚪)(6)

随着几次降雨,水面越来越高了。上周来的时候,绿色芦苇的那里,人还是可以站上去的。现在,那里已经扩展成为小鱼小虾们的乐园了。上周那些芦苇还是黄色,仅仅几天时间,春风就吹来了一片绿。

艾青的《绿》中写道:“ 好像绿色的墨水瓶倒翻了,到处是绿的......到哪儿去找这么多的绿:墨绿、浅绿、嫩绿、翠绿、淡绿、粉绿......绿得发黑、绿得出奇;刮的风是绿的,下的雨是绿的,流的水是绿的,阳光也是绿的; 所有的绿集中起来,挤在一起,重叠在一起,静静地交叉在一起。"

春来得快,去得也快。春花已绚烂了一季,很快夏的脚步便跟了上来。浅绿晕成了墨绿,嫩绿变了深绿。等到六月骄阳,荷花便会开放了。

#唤醒春日好时光##唤醒好春天##唐山身边事# #唤醒好春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