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流传广泛,它以口头的形式经过代代相传于民间,多数是老一辈总结的经验之谈,所说的意思通俗易懂显而易见,而且朗朗上口趣味十足。这不仅体现了咱们农民的智慧,也方便了人们的理解记忆。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句俗语“弟兄分家莫为邻,女儿不嫁同姓人”,人们为何这么说?有没有道理?

兄弟分家的意思(兄弟分家莫为邻)(1)

“兄弟分家莫为邻”

兄弟就是指哥哥和弟弟,也指泛称意气相投或志同道合的人,在基督教中的人们多称同道中人为兄弟,但这句俗语里的兄弟,指的是一个家庭中有血缘关系的同辈男子,长者为兄,小者为弟。

在一个家庭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家庭人口也会日渐壮大,孩子大了要结婚生子,人口必然增多。但一个家庭的和睦与否,不是用简单的你好我好大家好就能表达清楚的,做为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私人空间。

常言道:“儿大不由爹,女大不由娘”,儿女不可能一辈子按照父母安排的人生道路行走,孩子年龄大了,都有自己独立的意志和思想,当这种思想意志和父母的观点产生冲突时,父母认为叛逆,儿女则认为被父母控制不能被理解。

兄弟分家的意思(兄弟分家莫为邻)(2)

就拿家庭权力来说,在儿女小的时候,父母拥有这个家庭的绝对权利,儿女结婚后组成一个新的独立的个体,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到父母的绝对权,直到有一天父母接受不了儿女的做法,在权力无法实行的情况下,就会出现矛盾。

在比如,儿子结婚成家,儿媳虽然成为了家庭成员之一,但毕竟是个新环境,难免饮食及生活习惯不会一样,难免出现貌合心不悦,因此,处于种种情况来说,为了家人能够更好地生活,最好的方法就只有分家。

其实分家也是好事,平时各自为伍、互不干涉,有事大家一起商量。也免得因 生活习惯不同,互相看不惯对方,分家也是对彼此的解脱。那么,为什么说“兄弟分家莫为邻”呢?

兄弟分家的意思(兄弟分家莫为邻)(3)

农村有句话叫“远亲不如近邻”,既然邻居如此重要,要是自家兄弟那岂不是更好。老人既然说“兄弟分家莫为邻”也自有一番道理。近邻本就是为了互相帮助才说“远亲不如近邻”。而兄弟分家是为了避免家庭冲突才分家的。

如果兄弟虽然分家,还像在一起一样天天见面在一起,兄弟间当然没事,可妯娌之间难免一些鸡毛蒜皮的事牵涉其以前家庭产生矛盾。这样不仅让兄弟两家都不舒服,也让外人笑话。

如果离开一点,就避免了弟兄间一些没必要的矛盾,距离产生美嘛!因此也就有了“兄弟分家莫为邻”的说法。

兄弟分家的意思(兄弟分家莫为邻)(4)

“女儿不嫁同姓人”

这句话的意思表面上看,就是说女孩子出嫁不能嫁给同姓的人家为妻,这是为什么呢?

在我国古代姓氏的来源其实在原始氏族时期就有姓了。姓起源于女系,氏起源于男系。“姓表血统,氏表职官、表居地、表职业”,如今姓氏只用于表明家族。也就是说同姓的人都有着不同程度的血缘关系,在母系社会,同一母系的后代不能通婚,为了区别不同的婚姻集团,便有了姓。

随着同姓的不断出现,为了区别家族的地位、出身,才产生了氏,最早明确记载姓氏是从周朝开始的。氏的本义为“支”、“歧”,目的是用来区别子孙的出处,同一姓可以衍分为许多不同的氏。姓氏主要来源以前的上层阶级,有以土地划分赐姓而来,也有出生地等其他原因而来。

而村庄的产生,据说最早居住的是一姓一居地,人口多了就成了村庄。在很大程度上嫁同姓就是同一村庄的人,同村就有一定的血缘关系,这不合当时的伦理道德。因此也就有了“嫁女不嫁同姓人的说法。

兄弟分家的意思(兄弟分家莫为邻)(5)

由此来看,“兄弟分家莫为邻”好像有部分道理,“女儿不嫁同姓人”虽然关乎伦理道德,但理由不太充足,毕竟同姓人不见得都有血缘关系,因为姓氏来源不一。所以,我们一定要正确认识和理解每句俗语,近亲不能结婚,但同姓人不是不可以结婚。不知大家是不是这样认为的?欢迎留言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