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教授说缘分到了自然就到(同声自相应同心自相知)(1)

想给陈爱明大师写篇文章的想法已经很久了,却不知从哪里下笔。直到今年的第一场春雨,它把我的记忆拉回到十二年前。我隔窗看着细雨润物无声滋养着大地,就像人与人之间的感情,默默地润泽彼此才是最好。情思所至,我也终于敲定了文章的主题——同声自相应,同心自相知。

虽然我和陈爱明大师没有相见,但是互动的非常频繁。无论对艺术、对事物、对市场、对审美,我们惺惺相惜,在互动中形成了高度的契合。我们的交流没有推杯换盏,但是几句话就能说到对方的心坎里,不谋而合、心照不宣,这种心灵的沟通虽简单,但是深刻。这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即便我们周边天天在一起交流的很多朋友,有时也很难达到这种境界。我想可能是人与人的缘分上天注定,这个缘在冥冥之中它不知道在哪里等待,那可能就是在合适的时机,选对了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情。而这种合适的人,才是我们真正应该用心交往的朋友。

陈教授说缘分到了自然就到(同声自相应同心自相知)(2)

中国陶瓷艺术大师陈爱明

说起龙泉,大家很难想到瓯江之乡——一颗藏在大山里的明珠。大家都知道的是说起龙泉,第一是青瓷,它以青如玉、明如镜、声如磬闻名于世;第二是龙泉剑,它始于春秋战国时期,距今有二千六百多年的历史。为了去龙泉,我做了点功课,了解龙泉剑的由来,也了解到青瓷从两晋时期就已经燃起炉火,而在没有真正到访龙泉之前,我也是不识庐山真面目的。十二年前,龙泉只有公路,无论是从杭州还是温州走,崎岖的山路最少也得七八个小时,而且路况也不是很好。早上从长春出发,3个多小时的飞机到达温州,天色已晚,只能在温州小住。第二天早上才能坐上去龙泉的大巴车,大巴车在大山里穿行。隧道就占了路程的三分之二,记得那也是清明刚过的时节,细雨纷纷。我这一路上几乎都是迎着细细的春雨,山是雾蒙蒙、绿油油的,翠绿的山峦加上漂泊的云雾,还有崎岖的山路,好一派江南山水田园风光如一幅山水画般映入我的眼帘。

陈教授说缘分到了自然就到(同声自相应同心自相知)(3)

到了龙泉,这里很安静,安静的让人感觉到回到了农耕时代的田园生活,古老的江南村舍错落有致。县城不大,显得有一些破旧,却处处保留着大山林区的味道。整个街上服务网点不多,人们很悠闲,也很幸福的过着自己的日子。当时徐建新大师的爱人莲莲去接的我,我们晚上小聚了一下。接下来我们漫步在龙泉的宝剑园,我就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一样,对宝剑和青瓷这种一个威武、一个雅致,却都精湛的作品惊叹不已。在潘建武老师的介绍下,我认识了潘建波老师,认识了叶小春大师,随后我们又有幸见到了何健龙铸剑老师。一口气定了十几万的宝剑,也定了很多各位大师的作品,但是要离开的时候,我突然发现有一种工艺叫“跳刀”,跳刀工艺由来已久,它是用坨具旋转轻起轻落在古玉表面刻一段段短阴刻线,再连接成长阴刻线,若断若续,形若游丝细线……后来我知道潘建波老师和黄灿老师作品最大的风格也都是跳刀,或者是米黄釉,他们的师傅是中国陶瓷艺术大师陈爱明。因为时间太紧了,没能和陈爱明大师相见,我就返回长春了。从那时起,我开始关注陈爱明大师的作品,特别是茶末釉。茶末釉是我国古代铁结晶釉中重要的品种之一,以釉吐灰绿颇似茶叶细末而得名,始烧于唐代,清代仿烧最为成功。茶末釉呈失透的黄绿色,在暗绿的底色上闪出犹如茶叶细末的黄褐色细点,古朴清丽,耐人寻味。后来,我再次到龙泉,方知道叶小春和陈爱明是亲叔伯兄弟,本来这次有意想拜见一下陈爱明大师,但那次是汲古斋组织粉丝团一起到龙泉,十几位高端客人被几位大师给包围了,没有抽出时间与陈爱明大师相见,真是特别遗憾。但是对于陈爱明大师的为人、作品和他周边许许多多的事情都有所耳闻,他为人低调、谦和,三十年深入研究传统青瓷制作的各种工艺技法,致力于青瓷艺术的创新和推广,作品《富贵牡丹》、《泉》、《秋到龙泉》被中南海紫光阁收藏,《61厘米哥窑纪念国庆五十周年挂盘》被全国人大收藏,《天球瓶》被英国珍宝博物馆典藏……

陈教授说缘分到了自然就到(同声自相应同心自相知)(4)

陈爱明大师作品《泉》

去年,有一笔大订单跟徐建新大师合作,本来这次计划就是去拜见陈爱明大师的,结果两天都被当地的几位大师给包围了,当我实在想抽出时间去拜见陈爱明大师的时候,却被我们的政府紧急召回,因为我是全球吉商的艺委会主任,要赶回来参加一个会议。又是一次深深的遗憾。

我想,也可能是太多的遗憾使我们的相见更有意义,对和陈爱明大师的相见我有一种发自心底的深深渴望。几次想见未能如愿,陈爱明大师沉稳的性格,艺术创新力,“跳刀”,茶末釉和他所有优秀的作品却在心底扎根了。我曾说,讲作品好,首先作品要少,作品要精,作者的德行肯定要最佳,口碑也要最好,俗话说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陈爱明大师做人做事的风格,在业内大家都是赞誉一片,特别是去年,他高票被大家推选为青瓷协会会长,这个殊荣的获得首先证明他是一位艺术大家,因为在艺术圈里,不是大家很难服众;第二他品质品德一定优秀,否则很难以德服人;第三就是这个荣誉对陈爱明大师来讲是责任,他既要组织艺人不断开拓市场,还要配合政府把青瓷文化做好,因为中国青瓷已经走向世界。龙泉既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青瓷雅而美,代表了儒家文化,青瓷的传统工艺又属中国独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此重要的职务不是一般人能够承担的。

陈教授说缘分到了自然就到(同声自相应同心自相知)(5)

本文作者 汲志斌

今年,汲古斋特别忙。老实讲,想出去一趟很难,因为汲古斋在换赛道,重新组织我们的商业架构,无论是商业模式、盈利模式,还是产品、资金,都有一个大的重组。我们把原来的传统商业模式加上线上运营,又把自媒体和视觉营销有机结合起来,在选品、选人上都下了很大的功夫。我们在打造企业文化的同时,也要树立百年老店的品牌;既要把传统的店铺做好,又要借助互联网思维把企业影响力做大;既要对作者负责,也要保护消费者的利益。因为他们是我们的衣食父母,不可辜负。

其实不论我多忙,我今年一定会抽出时间与陈爱明大师相见,以解我多年思念之情。我们一起“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当然陈大师身兼数职,工作也是十分繁忙,也要看他是否有时间。同声自相应,同心自相知。愿“友”情人终成眷属,愿我们汲古斋和爱明青瓷成为兄弟,把龙泉文化、青瓷文化推向全国、推向世界,让更多的人喜爱中国传统文化。

作者: 汲志斌

辛丑年夏于汲古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