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听故事,说有一天杜甫坐轿子出去考察民情,天空飘着雪花,杜甫用手数着眼前飘洒的雪花:”一片、两片、三四片,飞入水中边不见。”一轿夫接过去:”莫非你是杜子美?”,杜甫说“然、然然、然然然然!”我不知道这个故事是不是杜撰的,但是当时觉得原来大诗人写诗这么简单啊?诗人也很亲民呢!还觉得杜甫很孩子气,居然数雪花,现在想想也挺幽默的。

关于杜甫资料短句(人生是含泪的微笑)(1)

当时年龄小,才开始接触诗,觉得趣味盎然,想象场景,反复记忆,回味不尽,得到美的享受;甚至想原来诗还可以这样写,这么简单啊?我怎么就想不到呢?所以几十年过去了,我都还记得那个情景。

前两天看杜甫的一首诗:手种桃李非无主,野老墙低还似家,恰是春风相欺得,夜来吹得数枝花。通过这首绝句,可以杜甫当时的处境是非常贫困的,同时也看出杜甫忧国忧民的思想。又说春风欺负他,也表现出他幽默风趣的一面,如此处境,还那么乐观,实属不易。

关于杜甫资料短句(人生是含泪的微笑)(2)

他是多么热爱生活啊,看到桃花开了,应接不暇,不知道该先看哪一朵,不知道该先爱哪一片。“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感觉像一个孩童,看着花儿,生怕喜欢了这朵,冷落了那朵。所以说这也可爱那也可爱。一个心地善良纯净的形象浮现在我们面前。

他还想和那些嫩蕊商量一下,要它们慢点开放,这样自己就能看久一点。他对春天和花朵不停唠叨,自言自语,不管它们是否懂一个老人的心意。“不是爱花即欲死,只恐花尽老相催。繁枝容易纷纷落,嫩蕊商量细细开。

所以说我们一直都认为杜甫是一个现实主义诗人,其实我们很可能错过了一个幽默的杜甫。

其实我们都知道,杜甫生活在国家衰败的唐朝。安史之乱使老百姓民不聊生。杜甫的生活颠沛流离,爱子也惨死怀中。在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还有“三吏三别”中,我们看到当时老百姓生活的场景,杜甫生活的苦难。构成了我们对杜甫的第一印象:苦大仇深,饥寒交迫,忧国忧民。

但杜甫的内涵远比这丰富。前些年出现一个词,叫“杜甫很忙”,很多事件网友都说杜甫说的,其实又说杜甫没有说过这样的话。出现这种现象其实正是对教材课本里被塑造成单一化、扁平化杜甫的一次调侃吧。

关于杜甫资料短句(人生是含泪的微笑)(3)

有一个大师说过:人活着,心智的路线大约有两条并行,一条是快乐的,用幽默滋养;一条是深沉的,用悲悯裹缠。一则向上飞扬,一则向下植根。

这样的人有趣兼而有情。生的小欢小乐与大悲大慈和谐地贯注一体,爱己而敬人。杜甫就是这样的人。

杜甫他既可以深沉悲悯地洞察社会,写老百姓的疾苦,为老百姓呼吁。又可以以幽默之眼去体验人生“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听闻官兵收复了故土,高兴得快要发狂。喜形于色了然于诗。

丰子恺、鲁迅、马克吐温、契诃夫、卓别林等都是这样的人。他们有悲悯之心,也有幽默风趣的一面。

而如果我们再去多读一些杜甫的诗,会发现它既能快乐地让人大笑,又能痛苦地使人落泪。“幽默的秘密源泉并不是快乐,而是悲伤。”这句话是马克吐温说的,也可以作为解读杜甫诗歌的一把钥匙。

其实现代人的人生何不是如此。没有人过得容易,有的人人前风趣,人后辛酸,又有多少人知晓。因而:人生是含泪的微笑。说着说着就笑了,笑着笑着就哭了,说的就是这个吧!

#泛文化写作营##杜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