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镜头知识详解

(一).焦距

光线在传输时如果遇到一面凸透镜,会在镜后汇聚到一个焦点。如果光线时平行传输来的,则汇聚的点成为焦点,从凸透镜中心点到焦点之间的距离,称为焦距。摄影学中的焦距时镜头的重要性能指标,镜头焦距的长短决定这照片的成像、视角、景深大小和透视强弱。

(二).等效焦距

在不同画幅的机型上,同一焦距所拍摄的画面视角大小也不同。同一支镜头接装在全画幅机型上时所拍摄的照片视角较大,而接在APS等小画幅机型上时拍摄的照片视角较小。这种效果与镜头焦距长短所造成的视角大小不同一样。例如,17mm镜头接装在Nikon D700 上,是这只镜头接装在Nikon D90上时拍摄的画面视角的1.5倍。

26mm焦距在全画幅机型上与17mm焦距在APS-C画幅机型上的视角一致,这时26mm焦距可以称为等效焦距,而此处的26/17=1.5即焦距转换倍数。在前面曾经介绍过画幅的概念,感光元件大小所成的倍数,即为等效焦距的转换倍数。在换算等效焦距时有一个公式,为:等效焦距=镜头焦距X转换倍数。例如,28-70mm镜头用在APS-C画幅相机上的效果就相当于42-105mm镜头用在全画幅相机上的视角效果。

单反相机最常用镜头(数码单反相机镜头详解)(1)

(三).焦距与视角

镜头焦距的长短与感光元件的大小不一样,都会影响最终所拍摄画面的视角大小,较短焦距所拍摄的大视角接近180°,而较长焦距所拍摄的画面视角要小于10°,即焦距越长,视角越小,画面中可容纳的景物就越少;焦距越短,视角越大,画面中能够容纳的景物也越多。

(四).镜头口径与有效口径

数码单反相机镜头的前端一般都会表一个数字,如52、58、72等,佳能18-55mm镜头的前端标有58mm,这是指镜头前方的口径大小,标识这个镜头口径值,可以方便用户在为镜头加配滤镜时作为参考,搭配与镜头口径大小一致的滤镜。镜头口径除了作为加装滤镜的一个标志之外,并没有其他作用,但是有效口径却对镜头参数影像很大,有效口径是决定外界进入镜头光量的参数,大多数情况下,可以将有效口径看作是最大光圈值。

有效口径就是指将光圈开到最大时,光圈孔的直径。

(五).恒定光圈与非恒定光圈

镜头上都会有光圈的标识,有的是1:3.5-5.6,也有的标为1:2.8等。1:3.5-5.6的意思是镜头最大光圈为F3.5-F5.6,这表示假设焦距为20mm时镜头的最大光圈为F3.5,当焦距变为50mm时,最大可能变为F5.6,也就是说镜头的最大光圈不是恒定的,称为非恒定光圈;1:2.8则表示无论焦距为20mm还是50mm,镜头的最大光圈都是F2.8。简单地说,恒定光圈镜头无论是在广角端还是在长焦端,最大光圈值都是恒定的;非恒定光圈镜头的最大光圈值随着焦距的变化而有所变动。一般情况下,恒定光圈镜头的光学品质比非恒定光圈镜头的光学品质要好。

单反相机最常用镜头(数码单反相机镜头详解)(2)

(六).光圈叶片

镜头内的光圈由许多金属薄片组成,通常的光圈片数有5、6、7、8、9等。光圈金属片缩进与扩展会形成不同的拍摄效果,具体如景深、景浅以及星芒效果。许多摄影作品表现出了非常美丽的星芒效果,但是不同镜头拍摄的星芒效果中星芒的数量各不相同,有的星芒多,有的星芒少,这是由光圈金属片组数决定的。但要注意,奇数组金属片和偶数组金属片形成星芒的规律也不相同。

这里有一个规律:当光圈金属片组数为奇数时,星芒数为组数的2倍;当金属片组数为偶数时,星芒数与组数相等。例如10组金属片有10条星芒;11组金属片和22组金属片都有22条星芒。

(七).放大倍率

放大倍率是指镜头在最近对焦距离下拍摄时,所拍摄的实际对象大小与感光元件上成像大小的比例,如标示1:2则代表感光元件上的成像大小只有被摄实际对象大小的1/2,微距摄影时,所拍摄对象与所成像大小的比例接近1:1,即感光元件上的成像与实际对象大小基本一致。

另外,镜头焦距的变化也会影响放大倍率,保持同样的拍摄距离,用同一款相机,使用同样的镜头,在50mm焦距端拍摄的对象和在100mm焦距端拍摄的对象,两者的成像大小比例也为1:2。

(八).非球面镜片与低色散镜片

1.非球面镜片

光线通过透镜时,透镜中间位置附近透过的光线会准确地汇聚在焦点位置,但是通过透镜边缘部位的光线则会汇聚在焦点与透镜之间的位置,这样光线汇聚的散乱性就会造成最终拍摄照片的模糊。这种汇聚点的偏差,成为“球面像差”。如果要修正通过透镜边缘光线的汇聚偏差问题,可以使用特殊种类的透镜来解决,这种特殊的镜片即为“非球面镜片”,是指镜片中间的弧度与镜片边缘的弧度不同,以此来修正光线折射的焦距,确保通过镜片任何位置的光线都能准确聚焦在焦点上,形成清晰的图像品质。

2.低色散镜片

自然界中的光线都是复合型光线,是红橙黄绿青蓝紫等颜色的光线复合而成的,不同颜色的光线通过透镜后的焦点位置也不相同,这样就会造成聚焦点的不一致,造成色散的问题。摄影学中,物体发出或反射的光线进入相机,在感光元件上成像时,如果发生色散,会对成像质量有严重影响,因此相机厂商多采用低色散镜片。通过低色散镜片,可以有效抑制光线通过透镜后色散严重的程度,提高画质。

单反相机最常用镜头(数码单反相机镜头详解)(3)

二.镜头的种类与运用

(一).定焦镜头与变焦镜头

定焦镜头是指镜头焦距固定不变的镜头,使用时一旦确定好拍摄距离,则拍摄画面的视角就无法改变了。如果要变换视角,需要前后挪动拍摄位置。

定焦镜头的光学品质一般非常好,优于一般的变焦镜头,特别是焦距、拍摄条件相同时,可以看出两者拍摄效果的明显差别。定焦镜头对拍摄画面四周的变形抑制能力很强,比变焦镜头要好一些,特别是在大广角焦段,它可达到的最大光圈较大,如F1.2、F1.4等超大光圈一般只出现在定焦镜头上。另外,定焦镜头还有重量较轻、便于携带的优点。

虽然定焦镜头的光学品质较好,但当前使用率更高的还是变焦镜头,变焦镜头可以增加摄影作品的多样性,利用变焦镜头可以拍摄出爆炸效果等特效,并且在拍摄位置比较固定的情况下,变焦镜头可以将被摄主体拉近或拉远拍摄,满足不同作品的需求;当然变焦镜头与定焦镜头相比,所拍摄作品的画质可能有一些欠缺,但随着技术的发展,当前许多变焦镜头的画质已经逐渐逼近了定焦镜头,可以拍摄出画质绝佳的摄影作品。

(二).广角镜头

广角镜头通常是值焦距在50mm以下的镜头,常见的由28mm、35mm定焦镜头以及12-24mm、18-55mm变焦镜头等。广角镜头的特点如下:更深的景深范围,由于广角镜头焦距较短,所以很容易就可以拍出大景深的摄影作品,这与广角善拍风景的特性相吻合;画面四周明显的形状畸变,大广角镜头会因为视角过大而造成画面四周几何形状的畸变;强烈的透视效果,透视是指主体远离背景,或靠近背景的视觉效果。

广角镜头使用最多的场景就是拍摄大视角的风光作品。使用大广角镜头拍摄风光作品时,要注意控制画面四角的形状畸变和镜头晕影。

单反相机最常用镜头(数码单反相机镜头详解)(4)

(三).标准镜头

标准镜头是指拍摄视野与人们用一只眼睛所看到的视野范围相近的镜头。通常情况下,全画幅相机的标准镜头焦距在50mm左右,APS画幅的时机标准焦距为40-50mm。标准镜头的价格相对便宜,并且视觉效果与人眼相近,另外,标准镜头还具有对焦快速、准确的特点。

标准定焦镜头的画质极佳,常用于拍摄人像等对画质要求很高的题材。

(四).长焦镜头

通常情况下,焦距超过50mm的镜头即可称为长焦镜头,焦距再高时,则可以成为望远镜头。望远镜头与望远镜的特点相似,可以将远处的景物拉近,看得更清楚。长焦镜头的特点如下:更浅的景深效果,焦距越长,背景虚化效果会越好;会产生压缩感,透视规律不明显,使用长焦镜头拍摄照片时,会使主体与背景之间的距离拉近,不太符合透视规律。

长焦镜头常用于拍摄体育比赛及野生动物等摄影题材。

(五).微距镜头

花草以及昆虫的微观世界需要使用特殊的镜头来进行拍摄,这些特殊镜头称为微距镜头。微距镜头的最近对焦距离一般非常短,并且所拍摄画面的放大倍率可达到1:1,即拍摄照片中的对象与其实际大小一致。微距镜头特点如下:最小光圈值较小,通常可以缩至F38、F45等,因为拍摄距离很近时,比较容易造成对焦点前后景物虚化的效果,如果要将对焦点前后都拍摄清楚,就要使用非常小的光圈;对焦速度很慢,由于微距镜头从最近到最远的对焦过程比较长,因此对焦速度非常慢,即使使用超声波马达对焦,其对焦速度也比一般镜头要慢。

单反相机最常用镜头(数码单反相机镜头详解)(5)

(六).鱼眼镜头

一般单反镜头的拍摄视角都要小于180°,但鱼眼镜头却可以获得超过180°的拍摄视角。鱼眼镜头的形状与一般镜头不同,其前端镜片突出,并有极大的弧度,这样便于扩大拍摄视角,一般鱼眼镜头即是超大的广角镜头,常见的鱼眼镜头焦距有6mm、8mm等。鱼眼镜头的特点如下:拍摄画面水平线上下的弯曲,使用鱼眼镜头拍摄时,水平线以上的景物会向下弯曲,水平线以下的景物会向上弯曲;测光有难度,因为鱼眼镜头视角极大,所以拍摄画面中会涵盖较多的明暗景别,可能极亮与极暗的区域都会包含在拍摄画面中,这时测光点的选择就要特别小心,否则会造成极亮与极暗区域的曝光过度或不足。

通常情况下,焦距小于16mm的镜头大多是鱼眼镜头,焦距越小,画面畸变的程度越高。

单反相机最常用镜头(数码单反相机镜头详解)(6)

三.镜头外接设备

(一).增倍镜

为使特定的镜头发挥更大的功效,相机生产厂家大都推出了镜头功能扩展附件,例如使用100mm镜头进行望远拍摄时有一些难度,但重新购买一款200mm的镜头又价格不菲,于是厂商推出的焦距增倍镜就会起到作用。增倍镜又称为增距镜,即增加镜头的焦距,如若使用100mm焦距的镜头无法满足拍摄要求,可以在镜头前加装增倍镜,使焦距变为200mm,即可满足拍摄要求。常见的增倍镜放大倍率有1.4倍、2.0倍等。

增倍镜并不能解决一切问题,并不是说有了增倍镜就相当于真正拥有了另一款镜,因为原本精密的光学仪器加入了其他调节因素之后,效果自然会改变。使用增倍镜后,画质会变差,包括色彩饱和度、锐度等都会有所下降;另外,使用增倍镜后,原本的最大光圈会缩小一级,如F2.8的最大光圈在加装增倍镜后,最大光圈会变为F4.0。增倍镜常用于大光圈的望远镜头上。

(二).近摄环

拍摄微距照片时,如果使用的是非微距镜头,有时即使在最近对焦距离下拍摄,也无法达到1:1的拍摄放大倍率。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使用近摄环。这样可以为用户免去购买专用微距镜头的必要。使用近摄环后,最终拍摄照片的画质并不会受到明显影像,因为近摄环就是一个金属环,没有安装光学镜片;但使用近摄环后,快门速度会变慢,因为近摄环会影响进入镜头的入光量,这样在拍摄微距照片时,就需要使用三脚架提高相机的稳定性。使用近摄环后,对焦方式与一般镜头不同,必须先转动变焦环进行初步对焦,才能转动对焦环进行对角修正;如果是定焦镜头使用近摄环,则必须前后移动拍摄位置,否则无法完成对焦。

单反相机最常用镜头(数码单反相机镜头详解)(7)

四.选购镜头的要点

用户再熟悉了镜头的特点后,都会根据自己的拍摄爱好进行镜头的选择,这里要提示一点,镜头好坏并不是能否出完美照片的根本原因,能否拍摄出完美照片的最重要的因素在于摄影者本身,并且一般较好的镜头价格不菲,除非经济条件很好,否则不要轻易购买器材,即使是资深摄影师,所拥有的镜头也不一定非常多。

购买镜头时,一定要装机进行实拍测试,另外,还要取下镜头对准光源进行观察,查看镜头内部的镜片上是否有气泡或是灰尘等杂志,并查看镜头与相机机身接触的边缘是否有磨损。

单反相机最常用镜头(数码单反相机镜头详解)(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