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者联盟第四季2023(第三季的挑战者联盟)(1)

两年前,有幸受邀观摩了《挑战者联盟》第一季的首场录制,并与主创有过些许交谈。因此,两年来一直也暗暗关注这档节目的成长。昨日,《挑战者联盟》第三季上档,我很好奇,两年的经验会给这档节目带来怎样的蜕变?

依照我个人的主观感觉来说,走到第三季的《挑战者联盟》有三点最值得关注的变化:

第一, 明星阵容的变化。相较于前两季节目“流量轰炸机式”的嘉宾阵容,这一季的明星阵容似乎“朴实”多了。是烧不起钱了么?未必。在综艺厮杀如此惨烈的市场环境下,第一季要一鸣惊人,第二季要品牌巩固,而到了第三季,明星的流量已经转化为了节目的关注度后,从这一季开始更应该做的是节目的美誉度。因此,与其要一支有“咖位”的团队,不如要一个有“效果”的阵容。据了解,本季嘉宾都私交甚好,正是为了确保这种“效果”。

第二, 叙事逻辑的变化。品牌延续到第三季,从创意到执行该节目无疑都积累了许多经验。在我看来这一季节目非常大的一个进步是在于任务安排的环环相扣、叙事节奏的紧密把握,节目整体的叙事逻辑相较前作有了质的飞跃。

于是,第一期的“苏商特辑”中,节目将城市文化与剧情背景两相结合,架构了本期的情节主线:沈万三发函让膝下的九个“继承人”回归故里,通过才智比拼继承他名满天下的“聚宝盆”,在此期间不断以书信的方式向“继承人”下达下一关的任务,而当最终其中一名“继承人”获得了“聚宝盆”后,盆中还有沈万三的一封信,告知孩子们,其实真正的聚宝盆并非实物,“而是不怕吃苦、敢闯敢做的精神,这就是我们苏商的精神。”

挑战者联盟第四季2023(第三季的挑战者联盟)(2)

当户外真人秀——尤其是剧情类户外真人秀在国内大火到了第三个年头,我们对剧情主线的要求不该仅停留在原创,而是要本土化、高质量的原创。而《挑战者联盟》第三季提供了一个很妙的尝试,这里的剧情背景,不是悬浮的,不是架空的,不是凌乱的,而是于此情、此景、此种人相映成趣的——当“继承人”们穿梭于周庄的古镇老巷里做各种任务的时候,虚拟的剧情与真实的环境交融一体的时候,你会觉得这种做了功课的情景设计是走心的。

幅员万里的中国有那么多鲜活、独特、文化殷实的城市,每个城市又有多元、丰富、视角各异的不同标签,这似乎为这档节目找到一个原创的富矿。《挑战者联盟》具备极强的潜力挖掘出其中更多的宝藏。

从主线到任务

这是我认为《挑战者联盟》第三季做得最优越的一个方面。

因地制宜地根据一个地方文化编制一个框架性的剧情背景,不论功课的大小、难度的高低、用心的多少,国内尚有不少团队完成度较好。然而,在一个剧情背景之下,环环相扣、不偏不倚地完全围绕着这条主线进行游戏、任务、细节的设计,实属少见。

我们不妨来检视一下,《挑战者联盟》的首期节目在这一点上的完成度。

本期节目的核心是“苏商”,需要展现的是苏州文化标签中精明能干、勤劳致富的一面,自然需要明星嘉宾挑战、体验、学习的也是苏州人民的经商之才。围绕此条主线,节目展开了六轮任务:

第一轮,选队长(个人战)。参赛九人以三人为一小组分别挑战三个任务,其任务对应的核心分别是耐心、恒心、慧心,能从各自小组中首先获胜的人获得接下来比赛中选队友的权利。

第二轮,以物换物(小组战)。参赛九人分为三组,每人都分配一个起始的物件,要通过与他人兑换物品的方式尽快做成九次“交易”,全队率先完成者获胜。这一轮游戏就非常有苏州本土气息,以物换物是苏州商业萌芽时期最本源的交易模式之一。节目中的这个设置,不仅在考验参与者的交易能力,亦在考验团队间的配合度。而这也恰恰映射了现实,一个人的精明是无法让苏商成气候的,一方社会土壤上成员的内部合作才造就了苏商文化。这个任务,以小见大。

挑战者联盟第四季2023(第三季的挑战者联盟)(3)

第三轮,涨价任务(小组战)。在不给参赛者任何暗示的前提下,让参赛者用第二轮比赛中“赚取”的银子进货,随即进入该游戏,让三队各自为营地通过角力比赛给自己进的货物涨价。这游戏不止于体力上的角逐,更展现了智力上的博弈。如何做价格杠杆压低对方货价,抬高自家货价?如何策略性地分配时间、精力以获取最大赢面?是否一家独大,或者采取联盟?这个任务,再次以小见大。

挑战者联盟第四季2023(第三季的挑战者联盟)(4)

第四轮,分钱(个人战)。然而,这其实是虚晃一枪,节目组“骗”参赛者们即将要进入个人战,所以要把经过前三轮积蓄下来的银子进行组内分配,有的小组平均分配了,有的小组有人多有人少。然而,分配刚刚完成,节目组立即宣布分配最多钱的三个人立即淘汰。这难道不是一种现实影射么?在创业团队中,在经商环境下,多少因为利益分配不均而引起的纠纷,而不懂得分配之道的人,也往往是最容易被环境所淘汰的。这个任务,是不是也再次以小见大?

挑战者联盟第四季2023(第三季的挑战者联盟)(5)

第五轮,密室取钱(个人战)。目前仍留下来的六名参与者分为两组,分别进入两个密室,在0-1000两银子中自行“取款”,唯一的胜利者,是要在三人间拿到中间数值的。这一轮再次考验了博弈的能力,是否能揣度明白对手性格的特征,行为的偏好,思维的逻辑,以此分析出最有利于自己的方案。这难道不是一个商人最需具备的能力么?又是一个以小见大的任务。

挑战者联盟第四季2023(第三季的挑战者联盟)(6)

第六轮,观察虚实(个人战/团队战)。这既是一个个人战,也是一个团队战。称之为“个人战”是因为这轮比赛的结果,将会决定本期的冠军;称之为“团队战”是因为其他七名被淘汰的“继承人”也将站队两人身后,为其出谋划策。比赛的内容很简单,两队分别背竹篓上台,对方猜测竹篓里面是否真的有“金子”,猜对加100两,猜错减100两,最终比拼谁的银子多。这轮游戏不但在考验观察分析的能力,对于决赛的两人而言,考验的还是个人的决断力。在真实的商场上,能谋与善断,是需要兼具的品质。这又何以不在以小见大?

所以,我很欣赏节目最后的一句话,说“节目玩的不是游戏,玩的是仁信,玩的是情意,玩的是团结,玩的是友爱”。这期节目游戏的品质的确非常高,它并不只在为玩而玩,而是与苏州这个环境,苏商这个主题紧紧相扣、环环相接,几乎所有的游戏都有商人世界的隐喻、投射与模仿,通过游戏让人看到了苏商品质中的精明、中庸、耐心、恒心,能力中的细致、决断、慧心,而这样有所意指的游戏我认为才是有价值、有意义的。

同时,这样的任务挑战设计也是不容易策划与构思的。因为它要因地、因人、因情境地量身定做。但也因为这样的不可复制性,让我对后面几期节目将如何架构,产生了好奇。

从任务到人物

然而,好的任务的标准,并不是如答题卡上的标准答案,符合了剧情情境的命题要求就足够的。

好的任务的标准,是要能出人物。

比如在第一期节目中,这六关的任务就将陈学冬经商头脑非常强大的人物特点塑造得十分鲜明。

在第二轮“以物换物”的任务中,他不但利用节目规则的便利,在游戏伊始就启用“风云对抗帖”抢先完成了第一单“交易”,且抓住“以物换物”的命题精华在于互惠互利的“win-win”效应,于是省却了其他人耗散大量时间去玩石头剪刀布的精力,迅速找到需求有互补的参与者进行频繁“交易”,最厉害的一点是,他能清醒意识到,本轮任务并非个人赛而是团队赛,于是带领着小组里的其他两名成员团队出击地进行作战,迅速完成了任务。这里,体现的是他内部协作的精明。

挑战者联盟第四季2023(第三季的挑战者联盟)(7)

在第三轮“涨价任务”的任务中,他深知自己团队中有两名女性的条件在体力对抗上处于下风的处境,于是与也有一名女队员的团队达成合作协议。又敏锐发现“敌军”没有进“友军”和自己都有进的布匹,于是从第二轮开始策略性地调整,火力全开地只攻一点,最终获胜。最地道的一点是,在本轮他们获得最高利益后,陈学冬在考虑三方格局的基础上又分给了“友军”一笔“分红”。这里,体现的是他外部协作的智慧。

挑战者联盟第四季2023(第三季的挑战者联盟)(8)

仅仅通过这两轮游戏的表现,陈学冬这个人物,就算立起来了。

结 语

当第三季的《挑战者联盟》归来,流量明星的依赖少了,策划品味的提高多了,我觉得分外庆幸。

一个好的节目,理应是一个彼此交融的整体,环境也好,剧情也好,任务也好,人物也好,不应该是割裂的、分离的、交错的。这一季的《挑战者联盟》挺好,剧情在环境里,任务在剧情里,人物在任务里,和谐得刚刚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