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提高个人工作能力和为自己毕业后的工作做好铺垫,我来到睿泽障碍人士服务中心实习。我自诩对这个机构颇有了解,就是照顾全市的“心青年”(对青年心智障碍人士的爱称),给他们提供帮助的助残类公益组织,应该也没有什么太复杂的工作任务。但实习第一天的早上八点,一群“心青年”排着队来到办公室打卡上课的时候,我才意识到,这将是我实习道路上的一场“硬仗”。

实习心得我想陪着你们(实习心得我想陪着你们)(1)

机构运动区

第一仗打响在机构食堂,并不是说伙食不好,而是要和机构里的“心青年”近距离接触,面对面,碗对碗。有的人甚至会在我的面前流哈喇子,坐在轮椅上的小女孩因为大小便失禁,需要常年兜着尿不湿,散发着一股特别的味道,一旁的护工阿姨在谈论着昨晚谁谁谁状态不佳,又拉在床上了。我味如嚼蜡,苦不堪言。这些对我这个新人属实是一种折磨,好在家离得近,趁休息时间我赶回去开个小灶才得以喘息。

一仗未平,一仗又起,第二天老师安排我给学员上课,我忐忑不安,“我能做好吗?他们上课不认真时我要怎么办呀?还会有什么突发情况吗?”我满脑子的问号,满心的顾虑和担忧。但人生本就充满挑战,我需要踏出那一步!我一边深呼吸一边自言自语,试图安抚自己,不知不觉便站在教室门前。推开门的一瞬间,我看到那天中午让我感到熟悉又害怕的面容,但这一次,他们扬起笑容,热情地朝我挥手,大声叫我“老师好!”这突如其来的变化让我有些惊讶,他们貌似跟我预想的样子不太一样,现在的他们,似乎有着某种魔力,促使着我情不自禁,露出笑容回应他们。

接着便开始了我与大家的第一堂课,课堂上的学员抢着举手上台表演,用力鼓掌活跃气氛,在有学员不听话窃窃私语扰乱课堂秩序时,教室里具有表达能力的学员就会喊他名字说“羞羞羞”。在他们的帮助下我很快的融入了这个有温度的教室中,在这个时候,站在讲台上的我就像幼儿园教师,他们就像和我产生信赖关系的宝宝。

实习心得我想陪着你们(实习心得我想陪着你们)(2)

学员们在上舞蹈课

在实习过程中,我对一名“唐宝宝”印象特别深刻(唐宝宝,对唐氏综合症患者的爱称),他个头不高,吐字不清,却很喜欢与人沟通。

在我第一次在休息时间与学员沟通交流,想了解他们的年龄和爱好,拉近彼此的距离时,他竟一步一步地跟着我,主动介绍起其他学员:“老师,这是老丁,他有老年痴呆(一般指阿尔茨海默症,临床表现为记忆障碍、失语、失认等),经常忘记自己的宿舍在哪”,“她叫阿兰,她听不见,老师你的手要比划”,“他是土豪,不爱讲话,就喜欢一个人坐在角落玩玩具。”一开始我对这个过于热情,又不时发出“桀桀桀”笑声的学员有些害怕。后来通过不断的接触知道了他是个活泼开朗,是个喜欢管事的“小孩”,他还把自己任命为“班长”。

他的这副认真劲儿,使我回忆起自己在初中当班长的场景,那时候的我,面对老师只有敬畏与退却,从来没有想过在新的老师面前建立起老师与学生沟通的桥梁,我不禁为他竖起大拇指!回头望向这个“小班长”,他玩着手指嘟囔着,依旧个头不高,吐字不清,但落日的余晖洒在他身上,影子被夕阳拉长,我没有看清他的表情,但我感觉此时此刻,他是笑着的。我那一刻感受到了一股暖流,忍不住迈出一步向他靠近。从这一刻起,我不想再当局外人了,我想走进他们的生活,我也想看看学员们眼里的世界。

实习心得我想陪着你们(实习心得我想陪着你们)(3)

小方的wink

“世界以痛吻我,要我报之以歌”泰戈尔的诗句是对他们最好的诠释,或许是上帝造人的时候开了小差,让他们以与众不同的姿态降落人间,但这些“折翼天使”仍努力谱写属于自己的歌曲。他们懂得旁人情绪,会操作电子设备,会随着音乐摇摆,会耍小性子,喜欢睡懒觉,喜欢吃下午茶,喜欢有人陪着一起玩。乖巧的学员每天主动叠被子,上课举手争做第一名,也有调皮的学生,带头解鞋带脱衣服,嬉笑成一团。

他们像石缝中长出的小草,只要给予足够的阳光雨露,就能够茁壮成长,他们或许不能成长为参天大树,但他们却能以绿芽装点一片春天。

实习心得我想陪着你们(实习心得我想陪着你们)(4)

课间愉快温暖的氛围

在教室里我是学员的实习老师,在办公室里我是机构的实习生。实习生活与我想象中的不太一样,我以为实习只是和“心青年”一起写字、画画、玩游戏,可事实上,我们需要做的事情比这多多了。需要给学员上课,帮助他们更好地照顾自己;需要进行活动策划、设计课程教案;还需要及时察觉每位学员的情况,及时提供鼓励支持,以及帮助街道“心青年”普及政策相关的知识,及时去街道报备。我们常常忙得连轴转,也顶着许多压力和不被理解,但受过的委屈总是值得的,在看到问题解决后,大家的感谢,学员的成长,公众的理解,都像一双无形的手,安抚着我们紧绷的神经。

实习心得我想陪着你们(实习心得我想陪着你们)(5)

小钱在给谭老师捶背,缓解一整天的劳累

来到机构实习,是一场特殊的战役。它给我带来了很多收获和全新的感受,也让我对未来有了更多的思考与遐想。无论以后我选择何种职业,我都想成为一个有共情力的人。面对差异,不先同情,因为同情是一种怜悯,双方所处的位置不同,不能平等交换身份,同情不一定会有对方的感受和体会,而是用共通的情绪将心比心,站在同一高度去尊重。就像睿泽机构里的老师总是蹲着聆听笑着回答,就像睿泽里的学员,听不太懂难以理解,却会展露笑容。

共情力需要去感受、去关注、去接纳、去理解、去认同、去尊重“心青年”的情感和情绪,以关切的话语、温暖的怀抱、尊重的语气、平等的姿态去表达我们心中对“心青年”最单纯最真挚的爱。

——END——

转载自:睿泽障碍人士服务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