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深藏功名60余载?面对媒体记者的提问,95岁的老英雄张富清如此回答:“和我并肩作战的战友,有好多都牺牲了。他们才是英雄,他们才是功臣!我有啥好显摆的……”

显摆这个词,属于北方方言,通俗地说,就是炫耀的意思。人生在世,难以回避“功名”二字,谁不希冀鲜花与掌声?然而,有的人却把功名看得很重,并当作向人吹嘘的资本;有的人心为物役,信奉利己主义,工作只图出名挂号,干点事儿就到处张扬;还有的人不能正确对待荣誉,评功评奖评先进,抢到了就笑,得不到就跳,甚至闹情绪、撂挑子。

“事已立而迹不见,功已成而人不知”,是一种崇高的境界。几十年来,那些赫赫战功全被老英雄锁进一只破旧的皮箱里,若不是全国统一开展退役军人信息采集,张富清不得不拿出证书奖章,这一切或许将永远尘封。莎士比亚说,在命运的颠沛中,最可以看出人们的气节。英雄褪去光环,回归平凡,有苦自己咽,有难自己扛,再苦再难,他没有躺在功劳簿上伸手要待遇。

“赫赫战功”与“默默无闻”,看似相悖,却辉映着老英雄张富清崇高的人生追求与价值取向。这份从容与淡泊,属于老兵张富清,也属于许许多多战争年代走过来的前辈们。1955年我军首次授衔时,毛泽东说:“论功、论历、论才、论德,粟裕可以领元帅衔。”而粟裕却主动请辞元帅,毛泽东感慨地说:“难得粟裕!壮哉粟裕!竟三次辞帅。”就是因为老一辈优秀共产党人始终把党的事业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才能在名利面前始终做到不忘初心。

“慨然抚长剑,济世岂邀名。”和平年代,同样有许多张富清式的英雄儿女为国家的富强而隐姓埋名、默默奉献。黄旭华院士以自己30年深藏功与名、一心为国倾力奉献的实际行动,谱写了当代精忠报国的《满江红》;“时代楷模”王继才在孤岛中坚守30余年,用自己的坚韧和奉献,换来千家万户的平安;新增“全军挂像英模”之一的林俊德院士,扎根大漠戈壁奋战了50余个春秋,苦干惊天动地事、甘做隐姓埋名人,用生命铸就了一座不朽的丰碑。

一颗感恩心,深藏功与名。这些天然去雕饰的“低调”,是共产党人的本色,也是与人民群众血肉相连的德行,更是广大党员干部应该崇尚和追求的操守。就像刘少奇同志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写的那样,共产党员要“把个人利益溶化在党的利益之中,克己奉公”。

当前,全党正在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与谁比、比什么、怎么比,是摆在党员干部面前的一道考题。对于每一名党员干部而言,都应从老英雄张富清那句“我有啥好显摆的”有所思、有所悟,守初心、找差距、少显摆,如此方能知进退、轻得失、明荣辱,在强国强军的新征程中创造更加辉煌的业绩。

自己混得不行还显摆(我有啥好显摆的)(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