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昱字仲德,在电视剧或者小说中的文学形象是一个文弱的谋士,其实历史上程昱是个不折不扣的文武双全的人才。

程昱一生对曹操的评价(曹魏五谋士文武双全程昱)(1)

程昱

先不说其他,我们大略分析下程昱担任过的官职:寿张令(县令)—东平相(职同太守)—尚书—东中郎将兼济阴太守(都督兗州事)—振威将军—奋武将军(封安国亭侯)—卫尉(魏国),后被曹操罢免该职,曹丕即位复程昱卫尉并进封安乡侯,死后追赠车骑将军,谥曰肃侯。

程昱一生对曹操的评价(曹魏五谋士文武双全程昱)(2)

影视剧形象

从程昱一生的官职经历大概可以看出来,其实他担任的主要是地方的一把手和军职为主,其死后的谥号为”肃“,何为肃?曰:刚德克就曰肃,执心决断曰肃,威德克就曰肃等等” 可以说明程昱绝不单纯是一位智囊型人才。

程昱是今天山东东阿人,和关二爷在体型上几乎相仿,三国志《程昱传》记载:“长八尺三寸,美须髯”(一米八以上)。刚刚出道时候在兖州刘岱下面,不过只是帮忙,没有接受他的邀请,直到刘岱被黄巾军所杀,曹操占领了兖州一带后,程昱归了曹操。曹操的地盘属于四战之地,周围一圈几乎都是敌人,虎视眈眈,早期程昱更多的是镇守地方,特别曹操征讨徐州吕布反叛偷袭后方时候,大本营附近很多县都已经投降。推测当时的情形,兖州的治所在鄄城,周边是范县和东阿县,荀彧和程昱镇守在此,鄄城扼兖州咽喉,重中之重,由于曹操将主力带往徐州,后防空虚,被吕布逐个击破,后荀彧留守鄄城,程昱赶往东阿协助防守,中途先去了范县解除了范县县令投降的后顾之忧,便马不停蹄到达东阿,以拒陈宫,从而解除了三镇丢失导致崩盘的危机,史载:“昱至东阿,东阿令枣祗已率厉吏民,拒城坚守。又兗州从事薛悌与昱协谋,卒完三城,以待太祖。太祖还,执昱手曰:微子之力,吾无所归矣。”此次三镇危机中,程昱机智果敢,独立领军,兵行险招,几乎成了后方的救火队长。这一时期也是曹操起兵到后来称王以来,最危险的时刻,当时曹操有意投靠袁绍的打算,最后还是程昱坚定了曹老板的立场挺了过来。

程昱一生对曹操的评价(曹魏五谋士文武双全程昱)(3)

兖州三郡形势图

后来曹老板站稳脚跟后,袁绍的势力也更加壮大,曹袁之间的矛盾逐渐爆发,官渡之战也就打响了,公元200年(建安5年)2月,袁绍进兵黎阳(今河南浚县,与兖州接壤),企图渡河(黄河)寻求与曹军主力决战,当时程昱驻守鄄城(今山东菏泽),看过地图的朋友可以知道,过了黄河向东大军就可以到鄄城了,曹操准备派兵支援程昱,因为鄄城只有800守军(没听错,就800号人),对面袁绍倾巢而出,约10万主力,但是程昱力荐曹操不要增兵,因为曹操本身就兵力不足,再分这点兵过去只是当炮灰,战略上没有任何意义,程昱分析袁绍带大军出来肯定是急与寻找曹军主力,他驻守的鄄城不到一千人,不会引起袁绍的主力,兵少反而更加安全,最后袁绍听说鄄城人少,果然没来,曹操也替程昱捏了一把汗。“太祖谓贾诩曰:程昱之胆,过于贲、育。” 官渡之战袁绍主力大败后,程昱主动吸收周围的逃亡的人,增加军事力量,随后主动出击协助主公打击袁谭袁尚的部队,妥妥的一位地方军政主管的角色(有些相似关羽驻守荆州了)。

程昱一生对曹操的评价(曹魏五谋士文武双全程昱)(4)

官渡之战袁曹形势图

赤壁之战是程昱最后一次随曹操远征的记录,对于程昱劝曹操两度杀刘备,以及分析孙权会联合刘备的判断,就不再赘言了,这些方面在小说和演义中也有体现,反应的更多是他智囊参谋的价值。

从性格上来说,程昱并不是一个温文尔雅的儒士,程昱性格刚毅,脾气不是太好,人际关系处的也不是很好,但他是曹操的铁杆忠粉,和其他几位投降/跳槽过来的谋士比较,曹操估计安排他做了估计不少黑暗面的事情,所以史书对他正面评价不多,毕竟替曹老板做事情,有些锅还是要背的。

总而言之,就是这样一位看似有性格缺陷的人,却活到了八十岁,现实还是说明,他也是个赢家,聪明的人。

程昱一生对曹操的评价(曹魏五谋士文武双全程昱)(5)

动动你的小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