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作者李宏聊时尚独家原创,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这时的宫廷斗争已经成了朱棣和朱高炽兄弟、朱瞻基祖孙四人之间的多重矛盾。用现在的话说,太子应该是候补皇帝皇太孙是候补皇太子,实际上也是候补皇帝,那么朱高炽面对的就是两个候补皇帝;况且皇帝朱棣也不可能完全站在他一边,因此朱高炽在政治上并没有取得什么决定性的优势。其实朱高炽兄弟之间早就有矛盾。朱棣起兵后,建文帝的名臣方孝孺就曾向朝廷建议,应该利用这种关系来实施反间计,于是朝廷派人送给朱高炽一封信,向他许诺,如果归顺朝廷,就封他做燕王。两军交战之时不给敌方主将送信,而是给守卫北平的朱高炽送信,显然是想离间他们的关系。但朱高炽非常清醒,收到朝廷的信之后连信封都没有拆,就直接派人连同朝廷的信使一并送给朱棣处理(《明通鉴》卷一二),说明他很有头脑,没上当。
朱瞻基剧照资料
在此之前,朱高燧的一个亲信宦官叫黄俨,可能是看到朱棣比较喜欢小儿子朱高燧,于是就向朱棣打了小报告:世子私下里和朝廷有勾结,你看,朝廷给他送信来了吧?可能是让他为朝廷守住北平,反过来抗拒你。这事还是朱高煦探听到的。据说朱棣听了不信,就问朱高煦,是否有这回事。朱高煦没有正面回答,而是说,朱高炽当年曾与皇太孙关系不错(《明仁宗实录》卷一),皇太孙就是现在的建文帝。看来朱高煦和前边那个小报告似乎配合默契,朱棣对此很可能是半信半疑,但他看了朱高炽送来的信后说了一句话:“几杀吾子!”说明朱棣听到这个消息后肯定极为气愤,我在前方率军浴血奋战,完全是你死我活的处境,你却背着我和敌人勾结,这事放在谁头上都会动怒。
饰演朱高燧的演员
不过很可能就在朱棣怒不可遏的时候,朱高炽派来送信的人到了,朱棣看到信封未拆,就知道高炽根本没看信,也就说明他与朝廷一方根本没有勾结,这件事完全是敌方的离间计,因此才说,好险啊,差一点害了我儿子。可见朱棣即位前,朱高炽兄弟矛盾就很深(《明史·仁宗本纪》)。高煦早在夺位战争中就想借朱棣之手来整垮大哥高炽。可是现在呢,尽管朱高煦不断地利用父皇朱棣来打击太子的势力,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关押、杀掉了一批太子的部下,但这都是局部的、一时的成效,很有限,没有根本改变宫廷政治势力的格局,皇帝、太子、太孙、亲王的地位更没有实质性的变化,太子还是太子,你朱高煦还是亲王,搞来搞去,太子被削弱的势力由于太孙的崛起而得到了补充和加强。
朱棣剧照资料
相反由于支持他的武将邱福之死,朱高煦的势力而受到削弱,夺位之举也进展不大。在这种情况下朱高煦怎么办呢?他不得不调整了自己的战略对策,一方面继续诬陷太子的部下,另一方面则加速、加强了武力夺位的准备,两手并用,双管齐下。朱棣多次巡幸北京,除了北征蒙古之外就是营建北京,为将来迁都做准备,这一点朱高煦和所有的人都看明白了。问题是朱棣常在北京,既有常年征战的主力部队,又有战斗力很强的边军,还有老对头朱瞻基的护卫部队,再加上营建北京的几十万军士,北京的军事实力是相当强的,朱高煦想在北京夺取帝位,需要对付的军队较多,胜算的把握极小。而首都南京的军事力量相对弱一些,周围没那么多守卫部队,太子朱高炽又常常惹起朱棣的不满。
明朝街景资料
许多重要部下大都进了“流动监狱”,南京周围又是经济发达的富庶地区,有了这几个条件,显然在南京夺位的可能性和优势都要高于北京。因此朱高煦打定主意,把他的战略重点放在首都南京。永乐十一年(1413)的冬天,身在北京的朱高煦突然提出要回南京。朱棣有些奇怪,因为如果没有皇帝的命令和十分充足的理由,高煦作为随从北巡的亲王是不能随便提出离开北京的。但高煦既然说了,朱棣只好同意,只不过话说得比较委婉:“现在正是天寒地冻,你和随从要回南京很不方便,还是等明年开春天气暖和一点再说吧。到了第二年的春天,朱高煦又找到父亲,要求批准他回南京。朱棣可能有些不高兴了,去年年底他让高煦等到春暖花开再走,其实是不想让朱高煦回南京。
朱高煦剧照资料
可偏偏这个老二没听懂,今年一开春就又要走,他为什么这么着急呢?朱棣可能起了疑心,但又不好直接拒绝,只好半是委婉半是试探地对高煦说:“我本来是想等到秋天再让你回南京。”朱棣说这话,实则还是想挽留朱高煦,或是希望高煦顺着他的话表个态:那我就等到秋天再说吧,或者说那我就暂时不回去了。不料朱棣说完,朱高煦却一声不吭。很明显,他是用沉默来坚持自己的决定。朱棣没办法,只好让步,毕竟是自己器重的二儿子,不过是想早点回南京,有什么不行呢?于是朱棣命令钦天监的官员选个好日子,安排朱高煦的行程。但朱棣还有些不死心还想挽留朱高煦,他提出了一个条件:“如果你一定要回去,你的大儿子应该留下来陪我。
明朝战争资料
这个条件实际上有双重含义,一方面是高贵身份和地位的政治待遇,因为在朱棣的三个儿子和十几个孙子里,能够被允许陪伴皇帝的皇子皇孙极少,当时经常陪伴朱棣的皇孙除了皇太孙朱瞻基之外,几乎没有别人,并且谁能经常陪伴在皇帝身边,那可是天大的荣耀。因此,朱棣提出留下朱高煦的长子陪伴他,等于给了朱高煦一种相当优越的政治待遇。但另一方面,既然朱高煦对朱棣的多次挽留不买账,总是急于回南京,朱棣自然会起疑心,他提出留下朱高煦的长子在北京,实际上是一种试探,甚至是暗含要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