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很火的一个段子:

你是old money(贵族)?

还是new money(新贵)?

我是 no money (月光族) ̄□ ̄||

财富和声望,基本上是人在社会立足的核心。这两天看《菊纹大和绘——日本近现代天皇简史》,感觉日本的门阀士族非常顽强,贯穿几百年甚至上千年依然活跃。今天一起来看看日本的门阀士族。

日本的贵族基本由三部分组成

分别是公家华族、武家华族和勋功华族,这三类占到了华族的90%,除此之外还有神职人员等等。

第一部分是天皇系的皇室贵族,就是战国以前的公卿阶层。这部分被称为公家华族

第二部分是战国时代崛起的地方大名。从1467年应仁之乱到1615年德川家康成为新的幕府将军开启江户时代。150年间崛起的地方大名到今天都在影响着日本社会。这部分贵族在今天的日本依然有很强的经济影响。

这时期崛起的家族有北条氏、德川氏、岛津氏等。这部分被称为武家华族

北条氏

目前使用的人口大约两万一千人,就分布上来说全日本都有。如果是神奈川县(相模国)的就多少与后北条的支族有关联。另一个分布较多的则是在大阪府约有近百人,这些则是江户时期河内狭山藩北条家的后代,是后北条的嫡系。末代藩主北条氏恭一家至今仍在,而且与天皇家有往来。原因是北条氏恭在维新后曾担任明治天皇的近臣。长崎一带有些姓北条的人家,依据考证是昔日鎌仓幕府前北条氏派去镇守九州的西国御家人后代。

德川氏

目前约两万人之数。这些大多跟德川的御三家多少有一些关系,其中也不乏御三家与御三姓的后人。东京都内的使用德川姓氏者有近百人则是末代将军德川庆喜的后人。

岛津氏

近三万人使用这个姓,主要都分布在关西与九州。岛津家的嫡系目前当主是第三十二代的岛津修久。岛津家目前在鹿儿岛县拥有一个大规模的综合企业,主要经营项目有观光、幼教、烧陶、琉璃器皿、博物馆、运输、建筑等。这个企业直接以岛津为公司名称。

第三部分是目前政治影响最大的,就是明治维新造就的勋功贵族。也是最近诞生的贵族。

这部分人大多是下层武士出身,在明治维新中立功。1884年森有礼任命问题爆发(简单说就是首相伊藤博文想要任用森有礼,明治天皇睦仁不开心,就天天躲着不见首相不表态)。首相伊藤博文为了弥合与明治天皇为代表的旧贵族之间的矛盾。在当年7月推出《华族令》,大封明治功臣,包括伊藤博文自己,以及明治三杰中大久保利通、木户孝允的后人在内的一批明治功臣成为新的勋功华族。这部分华族,基本上垄断了今天日本的政治和经济。当今日本财阀,基本上是各类华族的后裔。

日本现今贵族(日本财团都是贵族后裔)(1)

岩崎弥太郎

我们最熟悉的三菱集团更是明治维新时期直接从政府接手的。曾经是日本第一大财阀的三菱集团,并不是岩崎家族白手起家打造的,而是岩崎弥太郎从政府手里接管过来的。三菱的标志源于两个部分:“mits”表示“三”,“bishi”表示“菱角”,是当时岩崎家族的族徽“三段菱”和土佐藩主山内家族的族徽“三柏菱”的结合。

日本现今贵族(日本财团都是贵族后裔)(2)

三菱标志

华族

“华族”是明治维新以后的新造词,包括旧公卿、旧大名、旧寺社法主等旧时代贵族。一直以来,明治政府都没有一个完整的管理办法来规范华族的构成、等级与继承权等相关事宜,《华族令》就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而诞生的。

日本华族的诞生

明治二年六月十七日(1869),也就是在诸大名向朝廷奉还版籍的同日,太政官发布命令,宣布废止公卿大名的称呼,以后一律改称华族。最初的华族包括公卿142家、大名285家,合计427家。

明治十七年(1884)伊藤博文政府颁布《华族令》,依《礼记·王制篇》:“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分华族为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明治十七年七月第一次叙爵,拥有资格的人包括原堂上公卿及其分家(公家华族)、原大名及其分家、御三家付家老(武家华族)、原交代寄合中所领过万石者以及有勋功于国家的新华族。此外,名和、菊池、新田等在历史上有功于皇室的家族后裔、部分神社的世袭神官也得以叙爵,这次被授予爵位的总人数达507人。

部分华族表,参见截止到昭和终战的华族一览表http://www.sanada.net.cn/shiliao/huazuyilan.htm

日本现今贵族(日本财团都是贵族后裔)(3)

昭和终战的华族一览表

在设立之初,华族就是日本社会的特权阶层。按伊藤博文的设想,华族应当成为“皇室之藩屏”、维持现行制度的基石。因此赋予华族以特权,从而保证其社会地位就成为必要。

华族有经济特权

华族的世袭财产受到特别保护,以其为“标的”的转让和抵押行为无效。这样就防止了华族财产的流失,保证了其基本的经济地位。此外华族还集资设立了国立第十五银行(又称华族银行),以保证其财产的保值增值。为了保护历来就贫穷的旧堂上华族,日本政府还专门设立了“旧堂上华族保护资金”,以接济贫穷华族。

华族有政治特权

贵族院议员绝大多数由华族构成,其中30岁以上的公爵和侯爵为自然议员,伯爵、子爵和男爵议员则在拥有本爵位的30岁以上人员当中互选产生。其中伯爵议员定额18名,子爵和男爵议员定额各66名,任期七年。按惯例,贵族院正副议长、宫内大臣、宗秩寮总裁只能由华族出任。在明治、大正时代,由于内阁总理大臣由天皇指定,因此多数内阁总理大臣都是华族出身,其中著名者如伊藤博文、黑田清隆、桂太郎、西园寺公望、近卫文麿等。作为德川宗家当主的德川家达也曾受天皇之命组织内阁,但由于家族会议的反对而拒绝了天皇的命令。

日本现今贵族(日本财团都是贵族后裔)(4)

近卫文磨

近卫文磨

近卫文麿(1891年10月12日-1945年12月16日),近卫文麿出生在门庭仅次于天皇家的日本豪族家庭(公家华族),即五摄家之一的近卫氏。1904年其父近卫笃麿病逝,近卫文麿袭封公爵爵位。1917年毕业于京都大学。日本第34任、第38任、第39任首相(内阁总理大臣),五摄家之一近卫氏的第30代当主,日本侵华罪魁祸首之一,法西斯主义的首要推行者。内大臣近卫忠熙曾孙,左大臣近卫忠房之孙,贵族院议长近卫笃麿长子。

华族有教育特权

所有华族子弟均有进入学习院学习的特权。将来只要成绩在学习院中能排到中等以上,便可以进入全日本第一的东京帝国大学。成绩靠后的学习院学生也可以进入京都帝国大学学习,而普通人为了考入这两所大学则不知要经历多少年的煎熬和努力。

此外华族们还组织设立了华族会馆以加强彼此间的交际,德川宗家当主德川家达常年担任馆长一职。

日本华族今日影响

与欧洲贵族类似,日本的华族也在20世纪以后开始衰落。首先衰落的就是公家华族。旧公卿在江户时代便以俸禄低下闻名,五摄家平均所领不过二、三千石,公卿名门不过数百石,而一般公卿所领更是少至禄米三十石。明治维新后的金禄公债是以原领俸禄为准发放公债,由此导致公卿华族所得甚少。在大正时代,宫廷中经常举行各种宴会和活动。受邀参加的公卿华族甚至会偷偷拿走一些宫中的日常器皿(当然也是上等工艺品),可见其生活窘迫的程度。

与公家华族不同,武家华族在维新后获得了本领十分之一的收入作为俸禄,因此大都通过金禄公债政策获得了大量公债。勋功华族则从明治维新开始就活跃在日本的政坛。一直到2009年当选的麻生太郎都是功勋华族后裔。

在太平洋战争中败于美国后,日本被美军占领。基于对日本进行民主化改造的目的,占领军总部希望能废除作为“明治体制”基石的华族制度。1947年,根据新的《日本国宪法》,华族制度正式废除。据统计,当时有爵位者包括:公爵17名、侯爵38名、伯爵105名、子爵351名、男爵378名,共计889人。1947年5月15日上午10点,自岛津忠重公爵以下204名华族齐聚东京皇居“表三之间”拜谒昭和天皇。在会见中,天皇表示:“从今以后华族制度废除,各位要努力不辱没祖先的名声。”

到今天,日本的华族制度虽然已经废除70多年。但影响依然很大。华族目前仍有不少后裔活跃于政、商两界,其中细川家当主甚至出任内阁总理大臣,龟井家当主父女也分别担任着众议员和参议员。此外“华族会馆”也并未消亡,目前以“霞会馆”(因地处霞关得名)的名称继续存续,拥有数百名会员(会员身份受限)。

日本现今贵族(日本财团都是贵族后裔)(5)

1919年巴黎和会,日本代表团

如图,看一个具体案例。1919年巴黎和会,日本派出西园寺公望(前排中,公家华族公爵)为首席全权代表、牧野伸显(前排左一,明治维新三杰大久保利通次子,1935年被授予伯爵,属于勋功华族)为次席全权代表的谈判队伍。他们两人各自带着自己的得力干将。西园寺公望带着同属于公家华族的近卫文磨,此人前文有介绍。近卫文磨的外孙细川护熙在1994年成为日本第79任首相。这次谈判牧野伸显带着自己的女婿吉田茂。吉田茂也不是等闲之辈,生父和养父都是明治维新新贵。吉田茂后来成为二战后日本第一位有影响力的首相。他的外孙叫麻生太郎,2009年出任日本首相。

日本现今贵族(日本财团都是贵族后裔)(6)

大久保利通

日本现今贵族(日本财团都是贵族后裔)(7)

他外孙的外孙麻生太郎

你看,从明治维新三杰之一大久保利通到麻生太郎,横跨近200年的家族活跃在日本政坛。也是日本政治门阀的代表了。当然也不是所有的华族都能叱咤两百年。同为明治维新三杰木户孝允虽然也成为华族但后代并没有太显赫的人物。而三杰中最令人唏嘘的西乡隆盛则都没能成为新的贵族。

日本现今贵族(日本财团都是贵族后裔)(8)

西乡隆盛

西乡隆盛

1868年1月3日,西乡隆盛与岩仓具视、大久保利通等人发动王政复古政变,推翻了德川幕府的统治,建立明治新政府。因他在倒幕维新运动和戊辰战争中的功勋,受封最厚。1870年初,由于与大久保等人在内政方面的分歧,辞职回鹿儿岛任萨摩藩藩政顾问。

1873年10月,因坚持征韩论遭大久保利通等人反对,辞职回到鹿儿岛,兴办名为私学校的军事政治学校。1877年,被旧萨摩藩士族推为首领,发动反政府的武装叛乱,史称西南战争。9月24日兵败,死于鹿儿岛城山。

西乡隆盛可以说是三杰中功勋最高的。同时他还是明治天皇睦仁的老师,睦仁幼年丧父,对西乡的感情很深,如父如师。可惜最后西乡隆盛因为鹿儿岛暴动自杀身亡,没有得到任何爵位。就连明治天皇睦仁想给西乡隆盛的遗子西乡寅次郎赏赐1200日元资助他去德国留学都难以实现。

今天,如果你的日本朋友苗字是岛津、毛利、德川、近卫、鹰司、德川、一条、二条、三条、九条,那人家真的可能是old money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