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赫初级钢琴曲集》的教学分析

禹惠馨

【摘要】巴赫是巴洛克时期德国著名作曲家,被西方尊称为“音乐之父”。他的创作广泛多样,以复调音乐为主,涵盖了当时除歌剧外几乎所有音乐体裁。他的作品如《巴赫初级钢琴曲集》《创意曲集》《平均律钢琴曲集》等,在当代钢琴教学中常被使用,贯穿了每个钢琴学习者的学习生涯。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巴赫初级钢琴曲集》,主要从巴赫所处的时代背景入手分析其音乐风格和技巧,并对演奏《巴赫初级钢琴曲集》时的常见问题进行分析,提供适当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对复调的理解和掌握更加明晰深刻。

【关键词】巴赫;初级钢琴;教学分析;音乐教育;音乐教学

巴赫的《初级钢琴曲集》是复调钢琴作品中最经典、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又被称为《小巴赫》。(下文都称《小巴赫》),是学习复调音乐演奏必不可少的入门级教程。其严谨的创作思维通过严格的大小调体系与复调结构、协调的和声效果和清晰简洁的声部体现出来。因为这套曲集由一些简短的音乐片段构成,因此十分适用于学琴两到三年,有一定读谱能力和音乐理论基础,刚开始进行钢琴复调起步学习的学生使用。

该曲集共28首曲目。大多为舞曲风格,包含小步舞曲11首、波洛涅兹舞曲、摩塞塔舞曲、加伏特舞曲、萨拉班德舞曲、进行曲等9种体裁。且作品之间具有旋律、声部和创作手法上的联系。如:第6课【1-1】与第8课【1-2】双手的旋律相反、声部和强弱关系互相倒置;第7课(g小调)与第6课、第8课(G大调)为同主音大小调,可以让学习者体会到大小的之间截然不同的音乐色彩。同时,作品之间顺序安排合理,演奏难度科学、有规律的递增,可以逐步提升学生的演演水平和对复调音乐的感悟。

巴赫初级钢琴曲集第16首讲解(巴赫初级钢琴曲集的教学分析)(1)

谱例1

巴赫初级钢琴曲集第16首讲解(巴赫初级钢琴曲集的教学分析)(2)

谱例2

一、教学中常见问题分析

(一)触键

演奏《小巴赫》时最常提到的一个问题就是触键。例如在这本《小巴赫》(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谱面上可以看到,作品中常有跳音和连音的演奏效果对比。但在巴洛克时期,确切地说,谱面上并没有标记跳音和顿音记号,但这并不意味着巴洛克时期没有断奏这种演奏方式,只是作曲家不太会在意顿音、跳音的表现。因为巴洛克时代的击弦钢琴、拨弦钢琴与管风琴都演奏不出现代钢琴这样的断奏效果。但顿音、跳音毕竟是一种音乐的体现,也可以说是一种表现手段。因此我们在演奏和教学中都要体现出音色和语气的对比与变化。

巴洛克时期的连奏与浪漫主义时期的连奏有着本质上的区别。连奏要均匀,指尖力量集中,下键利落,在颗粒性中形成清晰的句子,极其考验手指的独立性。而不是浪漫时期情绪外放的揉键与粘连。断奏则要弹的独立轻巧,触键、离键都要快;或使用手臂的帮助使音乐具有独特的巴洛克风格,断奏演奏的时值较浪漫,时间稍长,音色更加扎实明快。对于断奏的演奏方法要根据不同曲目的风格具体分析,因此设计分句非常重要。

(二)跳音记号的演奏

以第一课《小步舞曲》为例,这一版本的《小巴赫》在谱面上已经具有了清晰明了的乐句划分,我们可以按照谱子上的乐句划分来进行演奏;也可以主动思考,对作品有不同的理解和处理方式。

跳音我们通常弹原时值的一半,即八分音符,要靠手腕去带动手指动作;左手谱面上并没有标记连断,可以有以下的弹法。一、左手弹成连奏;二、左手所有的八分音符连奏,时值长于八分音符的(四分音符、二分音符、附点二分音符)做断奏处理。另外,还可以有一种弹法:即左手连奏,右手的八分音符处理成跳音,双手形成音色上的连断对比。较为密集快速的八分音符我们需要用指尖集中力量、快速下键快速离键的方式进行弹奏;较慢的八分音符则用手臂带动进行断奏处理。除以上处理方式外,还可以有其他处理,但一定要有想法的去做,而非随意处理。

(三)顿音记号与跳音记号的断奏对比

前文曾提到巴洛克时期的作品中并没有跳音与顿音的断奏标记。谱面上跳音记号与顿音记号均为后世编者的理解。为突出不同之处,可将顿音记号演奏得更加短促清脆。以第四课为例,这一课在第一小节出现的跳音记号我们要演奏得神气、有棱角,不要太柔和,但要坚定。具体演奏时值如下【1-2-1】。

巴赫初级钢琴曲集第16首讲解(巴赫初级钢琴曲集的教学分析)(3)

在《小巴赫》中有六首作品出现了颤音,有三种演奏方式。

巴赫初级钢琴曲集第16首讲解(巴赫初级钢琴曲集的教学分析)(4)

(四)装饰音的奏法

2)同一品种水稻在同一受力方向下各部分之间的连接力不同,主茎秆与枝梗之间连接力最大,枝梗与粒柄次之,籽粒与粒柄之间连接力最小。

①装饰音使用的音与该片段的调性相同。

②装饰音与表示节拍音符同时奏出。

301调查启动之后,美国对华出口产品的准入要求变得越来越严格,产品要通过专业机构的EPA测试,取得各项认可证书,以CARB证书为例,每份证书费用3万元,并且认证时间较长,一般需要6个月左右;同时,进入美国市场的汽油机须缴纳每台25美元的保证金,占用了企业的大量资金,增加了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在美国市场的开发。

③装饰音所使用的音与该片段的调性相同。

④不同速度的乐曲中颤音也有不同的速度。

不同的移动应用类型在实现方式上对应着不同的应用开发技术栈,主要包括传统模式、Bridge模式和寄生模式等3种。

⑤颤音的密度往往与乐曲的速度成正比。

⑥颤音之后若主旋律进行是往上的,颤音结尾应往下回旋后再往上,或反之。

上述规则对于业余学琴的孩子及初学者来讲很难记住,但现代乐谱的标记详尽,只要督促学生认真数拍子,计算节奏,在有经验后即可融会贯通。

在教学中,教师既要尊重原作,又要结合现代钢琴发音特点和学生的特质,选择适合学生的方式来演奏,使学生掌握装饰音的演奏规律,使演奏效果达到最好。

在葬礼上,念诵这段经文的人叫“导事”(也有写成“道士”)。这个导事,并不是专职的祭师(苗族似乎没有这个角色)。在纳平山,我们见到的这个导事,将近60岁,正式职业是做牛马生意。

三是不管涉案对象有多么大的功劳。利夫西先后参加过朝鲜战争、越南战争, 2008年10月,美国314号公路的部分路段被命名为“比尔·利夫西将军公路”,以纪念利夫西的卓越贡献。但警方对这些都不予考虑,功是功,过是过,不能将功折罪、以功抵过。

《小巴赫》中出现的装饰音比较有代表性。

第23课出现的上波音的前一个音是主音的上方三度(同21课第5小节);第28课上波音的前一个音与主音相同(同21课第8小节)。

第11、13小节的“尖跳音”需要弹得更加果断干脆,先将指尖与手掌力量放下去,再依靠前臂的带动快速离开琴键,触键的时间略短于跳音记号,可弹为原时值的四分之一。切记绝不能在手指触键后突然将手臂抽离琴键以达到短促的效果,这种音色不够饱满结实。如此一来可以将谱面上的两种断奏做出音色上的对比,将情绪推向高潮【1-2-2】。

(1)从上方音开始演奏:第14、16、18、21与27课第二次出现的颤音是从上方音开始的【2-1-1】:

由表4可以看出,分段logistic映射和kent映射部分测试项没有通过;chebyshev映射虽然通过全部测试,但测试值较低;而复合混沌映射不仅完全通过了这几项测试,并且每一项测试值都高于其它混沌序列,说明复合混沌映射的随机性更好。

巴赫初级钢琴曲集第16首讲解(巴赫初级钢琴曲集的教学分析)(5)

(2)从主音开始演奏:第20课的颤音标记在全音符上,并且与主音前方的音相同,为了强调主音可从主音开始演奏,而不必从上方音开始;

在21课中上波音出现了三次,奏法虽然相同(都是从上方二度开始),但上波音前方的音与上波音主音的关系却有区别,这就需要教师仔细分辨,多听录音,根据自身经验准确判断。

2.倚音

小巴赫中出现的倚音有两种:短倚音和双倚音。

短倚音出现在第1、5、10、20、28课中,双倚音出现在第26课中。演奏倚音时我们要做到小音符必须和拍子对齐,即小音符的第一个音和左手一起弹出来,而不是先将小音符弹出来再弹左手的音。

巴洛克时期,作曲者通过严密的音符逻辑来表现他们细腻的情感,因此巴赫的乐句起伏较为平淡,并不多变;倚音的解决与富有重量感的古典乐派不同,有其独特的风格。连线句末尾不会像浪漫派那样飘逸。

由于巴洛克时期乐器的构造,作曲家必须以颤音的方式来延长发音,达到延续的声音效果。巴洛克时期的颤音不像现代的颤音那样随意,从上方二度或下方二度都可以,而是要从上方二度开始,无论上波音还是下波音都要回到本音。另外:

在《小巴赫》中出现了五次上波音。

3.上波音

(1)第12、20课的第八小节的上波音是从主音开始演奏的【2-3-1】:

巴赫初级钢琴曲集第16首讲解(巴赫初级钢琴曲集的教学分析)(6)

(2)第21(出现三次)、23、28课是从上波音的上方音开始的。

第27课第7小节的颤音前一个音是主音的上方音,颤音结束后下一小节接的音也同样回到了上方音,因此要从主音开始演奏。如果颤音后接的不是上方音则不需要如此【2-1-2】。

①第21课的第5小节上波音的前一个音是主音的上方三度;

②第8小节上波音的前一个音即上波音的主音;

授课对象为高职一年级学生,学生的基本特点:(1)学习基础比较薄弱,学习成绩较差;(2)厌学思想比较严重,主动学习意识较差;(3)对理论知识比较抵触,对实践操作性内容相对比较感兴趣;(4)在学习本门课程之前,对会计行业及岗位相关知识缺乏了解,缺少感性认识。

③第17小节上波音的前一个音是主音的上方二度。

1.颤音

D-二聚体是交联纤维蛋白的特异性降解产物,其在血浆中的含量升高提示继发性纤溶活性增强和高凝状态。分析2项[13,15]随机对照研究发现:术前进行IPC治疗能降低病人D-二聚体水平,与陈东峰等[24]研究结果基本一致;持续IPC治疗24 h与持续IPC治疗≤18 h相比,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病人D-二聚体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析原因可能与治疗活动中断,病人睡眠及治疗时间较长导致病人依从性降低有关。

4.下波音

在《小巴赫》中下波音出现在第25和27课中,通常是小二度进行的。

加固目的是临时通行特种车辆,拱桥加固验算时恒、活载分项系数可取1.0,结合主拱圈组合内力、应力包络图分析,拱脚、0.088 L、0.191 L、0.283 5 L、拱顶为控制截面,加固前多个主拱圈截面不能通过抗压强度验算,多次对加固设计参数与车辆荷载模型进行优化,此处仅按最终优化结果进行加固设计验算。

第25课的下波音从主音开始演奏;第27课的下波音同25课的下波音演奏方式相同,但要注意还原下方二度音来构成小二度。

二、复调的学习

在教学中我们需要首先告诉学生,何为复调音乐。简单的来说,在一段音乐中可以听到两个以上的旋律,不同声部的旋律交织进行,相互呼应,即为复调音乐。要把复调音乐的特点准确地表现出来,不仅需要强调手指的独立性,也需要培养对音乐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强调声部线条化、切分音的处理、声部对比和互补、句读重音和表情分句等弹奏复调音乐的能力。

我们可以遵循“突出外声部”的原则。若旋律不在外声部,则要着重表现旋律声部,或是以不同的奏法来区分。如第28课《序曲》的B段:中声部是十六分音符,我们可将十六分音符弹成断奏,在音色上与高声部做出区分。再如第22课《波洛涅兹舞曲》,在演奏双音时高声部要突出,声音亮出来,而根音(即内声部)轻柔不嘈杂,在演奏时贴键弹奏,不需要演奏的手指则要与键盘有一点距离。

以上5个子系统组成了总的余热回收系统(缸套水及烟气换热器系统)。本系统的特点是将不同性质的热量加以综合利用:①缸套水的利用,采用了较高性价比的温差换热设计,板式换热器采用了不锈钢材料,传热效果好、防结垢。②烟气的利用,采用了防露点腐蚀的换热设计,换热器采用强化传热翅片管结构,传热效果好、无露点腐蚀。③系统设计的安全冗余度高,任何一台发动机故障都不影响系统的整体运行,任何一子系统的故障也不影响热水循环发电系统的运行。

三、对巴赫作品风格的理解和把握

由于巴赫的音乐从来没有脱离德国的音乐传统,所以他的作品大多深沉、广阔、内在,因此,在教学中应提示学习者要时刻把握巴赫的创作风格:内敛含蓄而非充满戏剧性。教师也应提醒学生在演奏时要注意控制力度变化的幅度,不能出现极端的强弱起伏,突出主题的旋律与歌唱性,将各声部的线条都清晰明确地表现来。踏板的使用原则是根据和声谨慎的使用,不必踩足,尽量运用“手指踏板”(即按住某一琴键,保持长音与另外的音发生共鸣)。因此,要非常重视弹奏巴赫的指法。

他说这话时,他们刚刚结束一场床笫之欢。他靠在床头抽烟,她赖在他的臂弯。那话不中听,她便想过滤,可是已然刺耳入心。她穿着不知被多少女人穿过的拖鞋,起身去洗手间,坐在马桶上观察他的领地。一切都乱糟糟的样子。洗衣台上还放着画好的设计草图。洗脸台和镜子都湿漉漉的。她帮他收拾好了,用纸巾擦了又擦。镜子里的那个她,穿着他的睡袍,头发乱着,眼睛迷茫着,带着一种类似天上掉馅饼的幸福感。可是天上掉的馅饼大多是馊的,而她的幸福感,似乎已经飘走了大半。

四、结论

在教授《巴赫初级钢琴曲集》时,我们要通过了解巴赫的生平背景和创作风格来演绎巴赫独特的复调音乐作品。通过练习巴赫的作品来提高手指独立性,强调复调音乐的线条性和多声部的独立处理,同时做到严谨把握节奏、适当地展现自由、清晰的地处理声部、不同的触键、相同的典雅。在此基础之上,学习和掌握巴赫的复调音乐作品,为将来学习和演奏巴洛克时期的作品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民.巴赫初级钢琴曲集[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1.

[2]林华.我爱巴赫:巴赫钢琴弹奏导读[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3]丁传杰.巴洛克音乐风格与钢琴艺术表现[J].长沙大学学报,2019(3).

[4]董理.基于演奏艺术想象力的《巴赫初级钢琴教程》教学方法探析[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2)

作者简介:禹惠馨(1996—),女,蒙古族,辽宁沈阳人,沈阳音乐学院音乐教育学院,18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音乐教育专业,研究方向:钢琴教学法。

中央音乐学院常桦教授

探寻巴赫音乐语言中的趣味

——《巴赫初级钢琴曲集》教学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