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上一个河北地图:河北地图-承德的位置,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承德话为什么像北京话?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承德话为什么像北京话(都说承德是普通话之乡)

承德话为什么像北京话

先上一个河北地图:

河北地图-承德的位置

承德市是河北省的地级市,具体位置是在河北的最北部东北方向上,承德与内蒙、辽宁、北京天津四个省区都接壤,所以处在一个一市接四省的节点上。

具体到承德市各区县的分布是这样的:

承德市地图

通俗点说现在承德市属于“七县三区一县级市”

而素有“普通话之乡”之称的承德市滦平县位于承德市的西南方位上,挨着北京的密云、怀柔。

相对于讲普通话的程度来说,如果滦平县按100分来算的话,除了承德市宽满族自治县以外,普通话水平至少都在90分或以上的水准,而且无论是小孩子还是上到几十岁的老人,都能讲出一口流利的普通话。

宽城满族自治县讲普通话的程度就会差一下,如果按评分标准来说,大致上应该普遍在75-85这个水平,年岁稍大一些的祖父辈口语化偏重,但相对于讲普通话的承德来说,在具体语境中都能明白和听懂,只是非标准普通话的表述。

宽城地图

宽城话相对于承德普通话而言有点口音和口语化,也有自己的特色。

记得过去有这样一个有趣的例子,说宽城话习惯于说倒装句,比如“不知道”,承德地区其他县区都说不知道,宽城会说成“知不道”这种,所以就调侃说一听说话就是承德宽城人。

除之之外,宽城还有一个很另类的乡镇,叫峪耳崖镇,但本地人口语上如果说就是另外两个名字,第三个字不读“yá”的音,而读成“nié”,还有一种叫法是直接把“峪耳”两个字简读成“rù”,第三个字在读“nié”,也就是说叫“峪耳nié镇”或者“rù nié镇”

官方上这个镇的称呼就是字面读法-峪耳崖镇,同时这个镇在说话上很有特色,甚至区别于整个承德市的说话音调儿,是和唐山、天津发音说话一样,大致上是和唐山、天津近或多或少有关系。

峪耳崖镇也是宽城地区的一个矿业大镇,也是比较出名的峪耳崖金矿,金矿开采历史最少可以追溯到100年前。

整个承德的说话口音可以这样说,按普通话标准来看,平均过了80分的水平没问题,只是宽城满族自治县这个地方说话相对不太标准一点。

因为宽城满族自治县紧挨着东北辽宁,又挨着唐山这一带,早期又是从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分出来单独成立的县,所以口音上会相对杂一些。

承德地区的口语或者地方语言说法

表达时间的

早晨:早新(新读轻声) 晚上:后哄

中午:晌乎 夜里:黑家

昨天:昨根儿 今天:鸡根儿 明天:明根儿

农作物的叫法

玉米:棒子。种子叫棒子种,小苗儿叫棒子苗儿,长玉米以后叫棒子秧儿,收获以后叫熟秸秆。

土豆:土豆也有直接叫土豆的,但多数可能叫shái药

大豆:黄豆 小米:谷子

还有很多地方叫的西葫芦,我们这叫角瓜

关系称呼上

爸爸的亲兄弟:比爸爸大的,都叫大爷,比如大爷、二大爷,三大爷,小的都叫叔

爷爷辈儿的:和爸爸一样,大的也叫大爷,二爷、三爷这种

带着“表亲”的,比如爸妈的表姐兄弟的,一般都叫表舅姑姨这种,他们的孩子也对应加表叫弟妹这种。

舅舅的媳妇儿,叫“妗子”的比较多,当然叫舅妈的也不少。

那有网友可能问了,爸爸的哥哥叫大爷,爷爷的大哥也叫大爷,这怎么区分?

爸爸的哥哥叫大爷,这个爷字发音轻声,而爷爷的哥哥要明显加重,发正常的二声。

再比如单独碰见了,只要你叫称呼这个乱不了,一块碰见了,一般得先叫长辈儿吧,所以在具体的语言环境里很好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