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又叫端阳节、重五节、重午节、天中节、天长节。端是“开端"、“初"的意思。初五可以称为端午。农历以地支纪月,正月建寅,二月为卯,顺次至五月为午,因此称五月为午月,五月五就叫作端午。从史籍上看,“端午”二字最早于晋人周处《风土记》“仲夏端午,烹鹜角黍。”到了唐代,因唐玄宗八月五日生,宋景为了讨好皇帝,避“五"字的讳,将“端五"正式改为“端午"。

关于端午的起源,就史籍来看,共有五种说法:一说是纪念屈原;一说是纪念介之推,流行于山西一带;一说是纪伍子胥,吴楚两地习俗;一说是纪念曹娥,浙江会稽一带习俗;一说是祭“地腊",道教弟子的风俗。另有学者认为端午节是古代的儿童节,因为这个节日围绕儿童的活动较多,比好给儿童挂香包、吃喜蛋、点雄黄等等。

现在多数地方把端午节和屈原联系得最紧密。屈原的故事是这样的:公元前340年,爱国诗人、楚国大夫屈原,面临亡国之痛,于五月初五日,悲愤地怀抱大石投汨罗江。为了不使鱼虾损伤他的躯体,人们纷纷来到江上奋力打捞,并纷纷拿来了粽子、鸡蛋投入江中,有些郎中还把雄黄酒倒入江中,以便药昏蛟龙水兽,使屈原大夫免遭伤害。

从此,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屈原投江殉难日,楚地人民都到江上划龙舟,投粽子,以此来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此后,这种风俗渐渐扩展。

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儿童故事 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1)

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儿童故事 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2)

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儿童故事 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3)

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儿童故事 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4)

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儿童故事 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5)

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儿童故事 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6)

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儿童故事 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