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一点,再慢一点,周围的空气仿佛都已经静止,只有刘畅本人的双手缓慢而又灵巧地从生锈的炮弹上一点点拆下引信,然后再慢慢放在专用的转运箱中,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弹弹弹战术训练?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弹弹弹战术训练(屏住呼吸40分钟连拆九弹)

弹弹弹战术训练

慢一点,再慢一点,周围的空气仿佛都已经静止,只有刘畅本人的双手缓慢而又灵巧地从生锈的炮弹上一点点拆下引信,然后再慢慢放在专用的转运箱中。

每一个步骤,都小心翼翼;每一个动作,都是与死神擦肩而过。

他们是现实中的拆弹专家,电影中同款的MK-5型排爆服重达60公斤,穿在刘畅身上让他的动作略显缓慢,但更多的是沉稳。

刘畅是锦州市公安局安检排爆大队的大队长,这支特殊的队伍由4名民警和7名辅警组成。10月21日,刘畅和他的队友们共同完成一场惊心动魄的任务,在短短40分钟内,拆除转移炮弹、手榴弹9枚。10月28日下午,锦州一处水坝下面,又发现了战争时期遗留下来的一枚航弹,刘畅和战友们经过3个多小时的努力,成功将其起出并顺利转运销毁。

而在过去的几年里,刘畅和他的战友们曾清理爆炸现场5次,排除各类炮弹500余枚,靠着一次又一次零差错的完美操作,赢得与死神的较量。

村民发现“铁疙瘩”40分钟拆除转运9枚旧弹

身着厚重的排爆服,静静地趴在目标爆炸物旁边,然后轻轻一剪,任务结束。这是电影中的画面,然而在现实中,这一剪远远没有看似那么简单。

10月21日,锦州市太和区大薛村村民报警称,发现一个“铁疙瘩”,非常像电影里的炮弹,希望公安机关能够进行处置。

为了消除隐患,锦州市公安局反恐支队安检排爆大队刘畅和他的战友们火速出警,奔向事发现场。

赶到现场后刘畅等2名民警穿好排爆装备,摆放排爆工具,而这些准备工作要求在5分钟内完成。

看过电影《拆弹专家》的小伙伴们,一定会认为电影中拆弹专家身着排爆服,拆除炸弹引信的一幕很帅。但大家也许不知道的是,穿在排爆民警身上的同款MK-5型排爆服,其重量达60公斤,相当于一个成年人的体重。它虽然厚重,却是排爆民警每天穿越生死线时永恒的伙伴。

带好无磁工具组,刘畅和战友迈着厚重的脚步,“冲”进了百姓所说发现炮弹的方位。

通过现场勘查,村民报警所指的是一枚解放战争时期遗留的60毫米口径迫击炮弹,虽然年久腐蚀但引信完好,仍然存在爆炸风险。

刘畅立即缓缓趴下身体,打开无磁工具组展开拆除工作。一点点拧开引信,与弹体脱离,再一点点将拆下来的引信轻轻放到专用的转运箱。动作慢一点、再慢一点,趴在炮弹旁边的刘畅手指灵活却缓慢平稳,“干我们这行不求快,但求稳。每一个步骤都决定着群众的安危和自己的生死。”

短短的5分钟,在现场却恍如隔世,当刘畅和队友将拆除的引信放入转运箱,再慢慢移动到转运车上之后,现场所有人才松了一口气。

你以为到这里任务就结束了?不,第一颗炮弹拆除转运之后,刘畅和队友立即拿出探测器在周围进行搜爆。果然在其下方又发现了数枚不同类型手雷、炮弹,现场的工作气氛紧张到令人窒息。再次,进入沉稳的拆弹模式;再次,开始与死神的博弈。

终于,历时40余分钟,现场发现的9枚炮弹、手榴弹在悉数消除安全隐患后进行转移销毁,又一场行走在生死边缘的无声较量,依旧以排爆民警的完胜而告一段落!

3小时转运生锈航弹脱下排爆服里面已经湿透

10月28日下午,安检排爆大队外出执行任务返程途中,再次接到了新的任务,在锦州一处水库的堤坝下,发现了一枚锈迹斑斑的弹,“村民发现的,说挺大个,具体什么弹还不知道。”

弹就在堤坝的下方,且被许多重石压在下面。现场在安全距离拉起警戒线,刘畅穿好排爆服,踩着厚重的脚步走过去。慢慢移开一部分重石,刘畅看到眼前是一枚锈迹斑斑的航弹,“也就是飞机投下的。”

几十年过去,这枚硕大的航弹已经锈迹斑斑,但谁也不清楚它是否还存在炸响的危险。

冰冷的河水里,刘畅缓缓趴下身子,找到航弹的引信位置,发现已经锈死,“初步估计引信已经失效,应该可以转运。”

可是这么大的航弹被压在下面,要转运也并非易事,一个人肯定完成不了。另一位战友穿好排爆服,前来帮忙。几个人忙活3个多小时,才成功将航弹起出,小心翼翼移动到转运车上。

任务完毕,脱下排爆服,刘畅身上的警服已经被汗水湿透。

黄豆、缝衣针练出灵活双手他们靠“零差错”取得胜利

每次有爆炸物被发现,就是刘畅和战友们赶赴战场的时候。

清理爆炸现场5次,排除各类炮弹500余枚。其中航弹80余枚、各类榴弹炮弹160余枚、迫击炮弹190余枚、手榴弹90余枚,地雷2枚。这是刘畅和战友们近些年来的不败战绩。

面对死神一次又一次擦肩而过并取得胜利,刘畅告诉记者,他们唯一取得胜利的法宝就是“零差错”。

排爆大队有一台“排爆机器人”,据介绍这是在人无法接近爆炸物时使用的。10月29日,记者采访时,排爆大队正在进行建筑物下排爆作业训练。现场模拟在一栋大楼发现疑似爆炸物,排爆队员们需要利用排爆机器人进行拾取,转移到安全地点,再对其进行销毁,消除爆炸隐患。一名队员手持操纵台,排爆机器人通过特殊的三角履带登上两组台阶,成功接近爆炸物,。仅仅不到30秒,机械臂伸出将爆炸物成功拾取,再转运到一个空旷地带。此时,销毁装备已经准备就绪,当爆炸物被运到此处。随着刘畅现场指挥,倒数123之后,销毁设备一声巨响,将爆炸物击中粉碎。

在日常训练中,作为专业排爆手,他们有几项特殊的训练。他们用镊子夹线穿过缝衣针练细心,用筷子将黄豆从一个碗转移到另外一个碗中,练专注力和手的灵活性;用双手端着自制水银平衡装置行走,练习眼力与手、脚的协调配合;穿着全套排爆服转移重物,练习克服排爆服重量平稳转移爆炸物。

奉献的背后他比其他人更珍惜幸福

出生于1982年的刘畅从警17年来,曾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2次、个人嘉奖2次,并荣获2次“人民满意政法干警”称号。

每一次荣誉背后,都是一次次真正的考验。妻子为他自豪,更多的却是为他担心。而这种担心和自豪,成为两人之间不用言说的默契。

每次有任务刘畅从不告诉妻子,而是在任务结束的时候才给妻子发一条微信,“告诉她,我又成功了一次。”妻子也并不多言,回复一句“你真棒。”而每次任务后刘畅下班回家,妻子都早已等在饭桌前,“她是看见我回来,没受伤才会放心。”女儿刚刚出生16个月,刘畅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抱抱孩子。他说,正是工作中的危险,让他更加珍惜眼前的幸福和与家人的每一次团聚。

早就有人劝刘畅转行。以他的专业技术和经验换一份工资高、风险低的工作并不难,但刘畅却从未为之所动,始终保持着对职业的痴迷,“从我上警校那天起,我就知道警察是一个危险行业。也是从那天起,我们身上就已打上了担当和奉献的烙印。”

对话刘畅我们是对抗死神的人必须冲在前面

记者:每次任务都面对着生命危险,你们不害怕吗?

刘畅:就像《拆弹专家》电影中演的一样,哪有人面对生死毫无畏惧?只是总有人要冲上去。既然选择了警察,选择了排爆,我们就是第一波对抗死神的人,我们必须冲在最前。

记者:每次成功拆弹,你有成就感吗?

刘畅:每次成功排除爆炸隐患,我都能看到警戒线外群众有种特殊的眼神,可能是崇拜,可能是感谢。在那一瞬间,我们面对的风险都值得了。但同时,做我们这个职业,更多时候需要的是冷静,是在紧张、高压气氛中的波澜不惊,这也是我们保证“零差错”所必须的心态。

记者:在专业角度,有什么话想提醒普通群众吗?

刘畅:提醒广大市民,如发现战争时期遗留炮弹、手榴弹,切勿自行处置、移动,请第一时间拨打110报警,并与爆炸物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等待公安机关专业排爆队伍进行处置。

来源:辽沈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