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驴散文大全(有一种诚信叫赊小鸡)(1)

小时候,村子里家家户户都养鸡。那时候,养鸡可不是为了吃肉,反正在我的记忆里,除了过年过节,家里根本就没肉吃。

按理说,家家户户都养鸡,吃鸡蛋不应该是问题吧。问题是,那时候有几家是能吃得起鸡蛋的呢?鸡蛋是用来换钱的!

反正小时候,几乎没有吃过煮的鲜鸡蛋,最多是喝鸡蛋汤,或者是腌的咸鸡蛋。不过,捡鸡蛋我可是很勤快的哦!早晨一起来,就跑去鸡窝那,伸手往里摸一圈,经常鸡蛋还热乎着呢。说来也奇怪,那时候怎么就没想过万一摸着鸡屎可咋办呢?

在北方,清明有吃红鸡蛋的风俗。具体为啥就不清楚了!

记得五年级的时候,清明节学校组织去唐李庵春游。娘给准备了一瓶水,还有一个红鸡蛋。好像是用红纸染的吧。郊游结束,水喝完了,鸡蛋可没舍得吃——我要留着回家吃。怕把鸡蛋弄坏了,一路上可都是小心翼翼地攥在手里的!

郊游期间,同学们都在玩碰鸡蛋的游戏。谁的鸡蛋碰破了,谁就输了——谁输了,谁就得背赢了的。这种游戏我可不参加,鸡蛋我是要带回家吃的。

回来的路上,有个同学非追着碰我的鸡蛋,据他说其他同学的鸡蛋都被他碰坏了。我坚决不应战!没成想躲他的时候却一下子摔倒了——鸡蛋也摔坏了。结果是我哭了一路,老师把那个同学也训斥了一路——活该!谁让他欺负老实孩子的。

最后红鸡蛋怎么处理的,已经不记得了——那一路上的小心翼翼却永远留在了记忆里。

借驴散文大全(有一种诚信叫赊小鸡)(2)

当然啦,印象最深刻的还是赊小鸡。

每到开春,外乡人就会挑着担子走街串巷,扯着嗓子喊“赊-小-鸡,赊-小-鸡,赊小鸡咧”!那个“咧”是要拖上恨不能半分钟的哦!不大一会,妇女和孩子就会围上一大圈。吵吵嚷嚷,叽叽喳喳,和小鸡们的声音差不离。

那时候,还不知道赊是啥意思,只是觉得很稀奇,买完小鸡不给钱,只把户主的名字和小鸡的数目记在小本子上。看清楚哈,记的是户主的名字哦!秋天的时候鸡长大了,能下蛋了,再按着本子上的名字一家一户来收钱。

庄户人实诚,一般不会不认账,做人讲究的就是诚信。如果有个别德性不好的人家赖账,邻居们就会很瞧不起他们一家!有时候,也会帮赊小鸡的出主意,把钱要回来。

据说,有一次有个邻居就不想给钱,说人家的鸡仔不好,都死了。那时候,鸡都是散养的,平时鸡们在外面玩,晚上才各自回家——就有人出主意让赊小鸡的晚上去那个邻居家要账,结果就不用说了哈!

现如今,赊小鸡的买卖应该没有了,赊房子、赊汽车倒成了平常事。更加平常的是媳妇也可以赊了,特别是大城市!不给彩礼不说,连结婚证都省了——这心得多大呀!

搁在以前,这个时候赊小鸡的商贩就该开始进村了。那悠扬的吆喝声又该响彻大街小巷了吧?

嗯!嗯!还是先亮亮嗓子来两声吧!“赊-小-鸡”,“赊-小-鸡”,“赊-小-鸡咧”!

借驴散文大全(有一种诚信叫赊小鸡)(3)

------------------------------------------------------------------------------------------------------------------------------------------------------------------------------作者简介:

韩大虎,山东省邹平市碑楼村人,笔名觉海贝影,号善淳居士。爱好散文写作和诗歌创作,著有诗集《觉海贝影》。“海南省缘梦行公益助学协会”会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