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穗剑古典舞蹈(舞长穗剑的老人)(1)

“铁塔燃灯”

长穗剑古典舞蹈(舞长穗剑的老人)(2)

“醉打蒋门神”

长穗剑是一种与众不同的运动方式,其剑把后配有长约110厘米的长穗。舞练时身随步动、剑随身行、穗随剑舞,动作轻灵敏捷、潇洒飘逸,令人赏心悦目。上世纪初,古都开封曾经流行“宋都长穗剑”,但因其剑法动作难度较大,习练者越来越少,现已濒临失传。开封市武术爱好者王新忠偶然接触到“宋都长穗剑”,并一直对其情有独钟。22年来,他不断收集整理“宋都长穗剑”的资料,并反复琢磨每一个招式习练。后来,他又将自己对生活和武术的一些见解融入剑招中进行创新,并取名为“宋都汴梁长穗剑”。他说,他晚年最大的梦想就是借助练习长穗剑宣传开封文化,并让更多人参与,通过练剑强身健体。

从小喜欢运动

王新忠告诉记者,他从小就非常喜欢运动,而且爱好广泛。生活中,除了跑步等运动外,还经常玩翻跟斗、倒立、转呼啦圈。后来,他喜欢上太极拳,每天练习太极拳也成了他的必修课。前几年,为了挑战自我,他还参加了一家电视台举办的才艺大赛,表演的才艺是转呼啦圈,受到大家的喜欢。“比赛拿不拿名次都是次要的,获得快乐是最重要的。”王新忠高兴地说。后来,好动的王新忠老人在练习轮滑时意外摔倒,手腕和髋关节粉碎性骨折,但这并没有影响他健身的脚步。

“躺在病床上的那段时间可把我给憋坏了,虽然不能动,可我每天在病床上也想着怎样健身。对学习的轮滑技巧、太极招式在脑海里像放电影一样一个个过一遍。”王新忠说。经过一段时间的恢复后,他刚能下床活动,就又开始了各种健身运动。他说,这些运动不仅使他获得快乐,还增强了他的体质。

意外邂逅长穗剑

71岁的王新忠老人是原开封市冰箱厂的一名职工。说起长穗剑 ,还得从20多年前说起。1994年的一天,因单位停电,王新忠便到河南大学校园里转悠。偶然间,他看到一位老人舞的剑和平时见到的不一样——剑穗比剑身长,他就多看了几眼。当时,舞剑的老人握剑翩翩起舞,嘴里还念念有词——“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一招一式都有一个开封的历史典故,这就更引起了他的好奇心。“剑穗看起来比剑身还长,本来就很吸引我,再加上他每起一个动作,嘴里就说出一个历史典故,这就让我更有学习长穗剑的冲动。”王新忠说,在和这个老人的交谈中,他得知老人是河南大学一名退休老教授,舞的剑叫“宋都长穗剑”。当天,在王新忠的再三央求下,老教授答应教他练习长穗剑,并送他一套剑谱。老教授还告诉他,由于长穗剑练习难度较大等原因,不少年轻人都不太感兴趣,一些练习长穗剑的老年人也在练习一段时间后就放弃了,希望他有心理准备。听完老教授的话,王新忠丝毫没有动摇,坚持练起了长穗剑。

“长穗剑确实不好练,比如‘彩蝶飞舞’招式,需要将长穗剑抛到空中后再接着,并且很连贯地做下一个动作。这些招式一些老年人做不到,就放弃了。”王新忠说,“我是越难就越想琢磨,越想练出个名堂。现在,我每天早上练习长穗剑已成习惯,遇到刮风下雨天出不来,一天都不好受,总觉得身上缺了点东西。”

希望推广长穗剑

前几天,记者在河南大学明伦校区见到了王新忠老人,他正在给他的伙伴们讲解长穗剑的动作要领。“前一段时间,因为我的腿摔着了,一些动作都做不出来,只能靠解说为他们纠正动作。有的伙伴练过一段时间后,觉得有难度就不练了。这几个伙伴悟性高、动作灵活,坚持了下来。”王新忠一边纠正动作一边向记者介绍。

王新忠说,22年来,他在原有“宋都长穗剑”的基础上,对长穗剑的“剑谱”又进行了重新整理,使剑法与“剑谱”更加贴近开封文化,并取名为“宋都汴梁长穗剑”。如今,该剑的招式有“铁塔燃灯”“醉打蒋门神”“倒提铁笔”“彩蝶飞舞”等38个招式,几乎每一个招式都有一个开封的典故。为推广长穗剑、宣传开封文化,王新忠曾联系过河南大学的学生,想通过他们的练习将“宋都汴梁长穗剑”传出去,但由于种种原因,不少学生练习一段时间后就放弃了。后来,他又试着联系我市各旅游景点的武术团体,但要么是被当场拒绝,要么就是长期没有回音。

“学习长穗剑要建立在喜欢的基础上,现在教的几个老年朋友就非常上心,我们经常在一起研究切磋,非常高兴。”王新忠说,“我最大的梦想是将长穗剑传承下去,无偿教授给爱好者,为宣传开封文化尽一分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