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很多言论说:养个孩子而已,穷有穷的养法,富有富的养法,生下来总能养活的。

可是说这些话的人,一定没弄清楚,养活的前提也是要有生存的物质基础,而且是养活而不是养好。仅仅养活?什么时候生儿育女的标准这么低了。

一个家庭一个月养娃成本(养娃第一要素一定是要有钱)(1)

见过太多因为钱而让孩子连基本的“需求”都得不到满足的父母及爷爷奶奶了。我们家楼下有好几家肠粉店,有一家因为是石磨肠粉及使用地道的农家蛋和花生油,均价比其他几家价格贵一元,我几乎天天去吃早餐,日子久了就认识了一个带着三个孩子的宝妈,孩子都已经上学,她会时不时带她的孩子过来吃早餐,每次都选择去便宜一块钱的隔壁,某一次我忍不住对她说“怎么不去这家,这家真好吃太多”,第一二次的时候她只是笑笑不回,后面遇见多了,她真诚跟我说“我也知道这家好吃,可是我家就我老公挣钱,三个孩子上学吃饭压力比较大,省一块是一块”,得亏孩子都懂事,尽管眼里都是渴望,依然乖乖跟着他们母亲进去另一家价格便宜一块但味道真心差好多的肠粉店吃早餐。虽说孩子适当吃点苦是好的,但如果长年累月这样养育孩子,孩子心底会不会埋下自己想要的好东西不敢勇敢去争取拥有而习惯性地退而求其次的自卑心理,甚至影响到孩子成年甚至一辈子。

我知道一定会有人反驳,自己做早餐省钱啊。能这样怼的人一定没亲自养过孩子,一份普通素肠粉才三块钱,蛋肠才四块,自己做稍微有营养的早餐成本一定会比这高,而且为人父母的再勤奋,估计也不能天天早起为孩子准备早餐。当然,我说这事的主要目的也不是齐不齐得来做早餐的问题,而是这种最基本的吃饭问题都让孩子得不到满足,真的让孩子怎么想。

一个家庭一个月养娃成本(养娃第一要素一定是要有钱)(2)

楼下还有一家蛋糕面包店,几乎三头两天就遇到孩子撒泼躺地上让自己妈妈(或带自己的爷爷奶奶)买面包或蛋糕的,撒泼原因很简单,妈妈(或带自己的爷爷奶奶)不给买,好多次,有的孩子被硬生生地哭着抱走了,也有的孩子边哭边跟着妈妈或爷爷奶奶走了几百米的路后怎么也不愿意走了,最后大人不得已又折回来给孩子买上面包或蛋糕的。排除特殊的原因孩子不能吃面包或蛋糕的情况后,我相信还是大人舍不得花这几块钱十几块钱,因为也真是挣钱不易吧。还有其他各种经过玩具店要买玩具,经过超市要玩摇摇车等等,养一个孩子单单外出就是各种小钱的支出,但很多时候如果这种基本的小钱都满足不了,这些孩子童年里最基本的快乐都没有,以后长大了,她的童年估计也缺失很多了吧,小时候很想要的玩具得不到,长大后得到了就没有那种块乐了。这种对孩子身心影响是不是太不好。

何况,上面这种都是小支出。

一个家庭一个月养娃成本(养娃第一要素一定是要有钱)(3)

后面孩子的教育支出更是大头,还有日常养育里孩子万一发烧什么的,严重点去医院拿个药都是以千为单位付费的。更别提其他支出了。

所以,我向来不喜欢那些什么穷养也能养的鬼话,也不喜欢作为丈夫的说自己妻子带带孩子本没花什么钱的怎么就支出那么多的歪论,更不喜欢努力都不努力就说自己做不到的父母。如果已经为人父母,那就竭尽全力挣钱把孩子养好。如果即将成为父母,依然是拼尽一切努力挣钱,尽可能给孩子相对好的成长环境,无论吃穿用度还是接受的教育环境,大人都希望活得体面,孩子也希望成长得体面啊,体面后才能谈成长的更加美好啊。

给孩子够得着的。从来不算溺爱。况且,自己的孩子自己也得跟着孩子一起成长啊,怕啥,成长得更好就对了。

当然,我说的有钱,也不是说非要成为大富豪,至少能让孩子吃上相对喜欢吃的食物玩上喜欢玩的玩具,能接受自己渴望的教育吧。

,